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苟延残喘的典故是什么?这个成语的来源和故事是什么?

导语:本文介绍了成语“苟延残喘”的来源和故事,讲述了陈留在东汉末年建议刘备请求孙权出兵的故事,以及“苟延残喘”这一生存态度的意义和价值。

“苟延残喘”这个成语来源于《后汉书》中的一则故事。当时,汉朝的末代皇帝刘协被曹操控制,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帝王的权力。曹操在东汉朝廷中的权势日益扩大,刘备等反对曹操的人也无法奈何他。这时,一位名叫陈留的官员向刘备建议,让他派遣使者前往东吴,请求孙权出兵抵抗曹操。

刘备听从了陈留的建议,派遣了诸葛亮等人前往东吴。但是,东吴并没有出兵,而是让诸葛亮等人在东吴待了很长时间,使得曹操的势力越来越大。最终,刘备只好逃亡到四川,开始了他的川蜀之战。

在这个过程中,陈留的建议被很多人认为是“苟延残喘”,即勉强维持生存。但是,陈留却认为,逃亡并不是绝望的选择,只要还有希望,就应该坚持下去。他的这种精神,被后人称为“苟延残喘”。

这个故事的历史背景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刚刚开始。当时,天下大乱,各种势力都在争夺控制权。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而“苟延残喘”则是一种既坚韧又乐观的生存态度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的许多重要人物,都是通过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才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这种精神,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仍然是非常有价值的。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lishi/614125.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项羽为何怀疑范增的忠诚?下一篇:日旁字清可组成哪些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