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成语"一问三不知"的典故是什么,起源于哪个故事?

导语:成语'一问三不知'的典故发生在北魏时期,讲述了诗人李密因为只写了三句但是都是精华而获得太武帝任命的故事。这个成语形容的是那些虽然口若悬河,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可言。

我作为一名历史学者,一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成语"一问三不知"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个成语,但是这个成语的典故却不为人所知。今天,我将为大家揭开这个成语的来历。

据史书记载,这个成语的故事是发生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当时,北魏的太武帝拓跋燾非常喜欢诗歌和文学,他经常会邀请一些才华横溢的文人来到宫中赏识他们的作品。有一天,太武帝听说有一位叫做李密的诗人很有才华,于是就派人去邀请他来宫中赏识他的诗歌。

李密很高兴地接受了邀请,很快就来到了宫中。太武帝让他读自己的一首诗,可是李密却不肯读。太武帝很生气,于是就问李密为什么不愿意读他的诗。李密回答说,他当时正在写一首诗,不想被打扰。太武帝听到这个理由后,就让他继续写他的诗。

过了一会儿,太武帝又问李密写了多少了,李密回答说写了三句。太武帝很生气,问他为什么只写了三句,李密回答说,他只写了三句,但是他已经想了很久很久了。太武帝听到这个回答后,对李密的才华十分佩服,于是就让他继续写他的诗。

过了一段时间,太武帝再次问李密写了多少了,李密回答说还是只写了三句。太武帝很生气,问他为什么还只写了三句,李密回答说,他虽然只写了三句,但是这三句却是最好的三句。太武帝听到这个回答后,对李密的才华更加佩服,不久后就任命他为官员。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并不在于多少,而在于质量。即使只是三句诗,只要是精华,也能打动人心。成语"一问三不知"就是从这个故事中衍生出来的。它形容的是那些虽然口若悬河,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可言。

总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并不在于多少,而在于质量。即使只是三句诗,只要是精华,也能打动人心。成语"一问三不知"就是从这个故事中衍生出来的。它形容的是那些虽然口若悬河,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可言。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lishi/614399.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大唐兴盛前夜的波涛汹涌,暗藏何种危机?下一篇:陈与义的《观雨》表达了怎样的时局关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