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揭秘:明朝是如何把人民装进笼子里的

导语:现在大家都喜欢做比较,从自己的,到自己的国家,再到东西方的比较。曾经有人把明朝和当时的欧洲做了一个比较,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明朝二百多年间,对应的时期恰好是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那么,众所周知,文艺复兴的最终结果就是英国人把国王关进笼子,约束他随心所欲地做

现在大家都喜欢做比较,从自己的,到自己的国家,再到东西方的比较。曾经有人把明朝和当时的欧洲做了一个比较,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明朝二百多年间,对应的时期恰好是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那么,众所周知,文艺复兴的最终结果就是英国人把国王关进笼子,约束他随心所欲地做事。后来,他们开始了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直到现在。当时的明朝,恰恰相反,不是人民把皇帝关在笼子里,而是皇帝把人民关在笼子里,这包括政治、思想、经济三个方面。

网络映射

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1500多年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做了一件震惊全国的事情,就是杀了宰相胡,然后发生了案。这两次大规模的清洗,一度害死官员,几乎找不到人工作。最后,他们不得不从监狱中释放一些人,让他们戴着手铐和脚镣继续工作。

杀了胡之后,他正式下令废除存在了1500多年的宰相制度,并立下了祖训:严禁后人重新立宰相,违者以重罪论处。没有宰相,就意味着皇帝是国家元首,同时又要开展行政首长的工作。这样一来,国家的一切权利都集中在皇帝一个人的手里,另一个就是皇帝的工作量在空之前变得巨大。

嘉靖年间,形成了内阁制。据统计,朱元璋有400多件国家大事要处理,不吃饭不睡觉,每天读的字数可能在20万左右。据史书记载,他真的很喜欢这个超级无聊的工作。他每天大约5点起床,工作到晚上天黑。但是,朱元璋忽略了一点。他的后代会像他一样精力充沛,热爱这份工作吗?然后经过几代人的演变,嘉靖皇帝到了,所谓的内阁制开始形成。内阁的主要任务是帮助皇帝处理各地方和中央部门的文书报告。他们把处理意见写在一张纸上,叫做“草案”,建议皇帝应该如何处理这件事。有时候文书太多,皇帝看不到,就用红笔批字,说“OK”什么的。被认可的字叫“批红”。

网络映射

这些在内阁工作的官员虽然没有行政权,使用人权,但是他们有权利为皇帝写指示,起草中央文件,有权利推荐人,所以有时候甚至比真正的宰相还要大。

到了宣德帝的时候,就像我们前面说的,他对这些繁重的行政事务已经不感兴趣了。所以内阁每天提交的报告只选择读六七本,然后交给身边的太监审批,一边去玩。于是,原本属于皇帝的两大权力,一个落入内阁手中,一个落入宦官手中。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明朝有那么多可怕的太监。他们用太阳和月亮玩弄世界,痛苦地对待大臣们,因为他们手中有这种力量。

科举八股文禁锢心灵

到了明朝,除了政治权利完全集中在皇帝手里,人民在精神上被关进笼子,四书五经和孔孟在科举考试中实行。

科举制度曾经是个很好的东西。用现在的术语,叫科教兴国。但是朱元璋到了以后,这个制度有了很大的变化,就是内容只考四书五经里的东西,形式必须用八股文。从此,在明清五百多年里,中国人的思想固化在四书五经里:你让臣死,臣不得死,不死就不忠;父亲让儿子死了就忍不住死,不死就是不孝。不忠不孝叫无父无王,无父无王是畜生,是叛徒,是贼,谁都可以惩罚。

网络映射

老百姓仅限于“士、农、商”的范围

经济上,朱元璋把中国人关进笼子的方法之一,就是把当时的社会阶级分为四类,分别是知识分子、农民和商人。每个人都必须做自己身份允许的事,不允许他超越自己的职业。

他规定,人民必须每天生活在五英里以内,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就需要十几个人携手并进,而且必须互相了解自己在做什么。如果这个人出了什么事,周围的人都不知道他做了什么,那对不起,但是应该一起扔进大禹。这时的中国还是成了一个巨大的集中营。

明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和社会状态?就是因为朱元璋用政治、思想、文化、科举、八股文,然后用经济制度把中国人牢牢钉在那里,关进笼子里。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咸丰第一皇后:大智若愚却死因成谜下一篇:揭秘高高在上的帝皇为何被称为“陛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