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汉代的民爵 汉代的民爵

导语:以下汉代民爵的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什么是民爵 所谓「 ”民爵”,指的是两汉魏晋时,以普通百姓为授予对象的爵位。以两汉时来看的话,就是「 ”公士”「 ”上造”「 ”簪袅”「 ”不更”「 ”大夫”「 ”官大夫”「 ”公大夫”「 ”公乘”这八级「 ”二十等爵”制度下的低爵。 汉代二十等爵 汉代的二十等爵,乃是对秦代二十等军功爵的继承。 战国时期,列国多多少少都有实行过某种程

以下汉代民爵的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什么是民爵 所谓「 ”民爵”,指的是两汉魏晋时,以普通百姓为授予对象的爵位。以两汉时来看的话,就是「 ”公士”「 ”上造”「 ”簪袅”「 ”不更”「 ”大夫”「 ”官大夫”「 ”公大夫”「 ”公乘”这八级「 ”二十等爵”制度下的低爵。 汉代二十等爵 汉代的二十等爵,乃是对秦代二十等军功爵的继承。 战国时期,列国多多少少都有实行过某种程度的军功爵制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即是秦国的军功爵制度。到了秦统一后,以至西汉之初,二十等爵不仅保有着原有的「 ”鼓励、酬奖军功”这一层面的作用,还渐渐有了「 ”构建、规范社会秩序”这一层面的作用。而要发挥后一种作用,其最主要的手段之一,便是「 ”泛赐民爵”。 「 ”泛赐民爵”,就是在皇帝即位、立皇后、立太子、出现祥瑞等国家庆典、喜事之时,普遍地向一部分民众赐予爵位。西汉、东汉400余年的时间里,这样「 ”赐民爵”的事例,即多达200次左右。【1】 注1:例如「 ”五月丙寅,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曰皇太后,赐民爵一级”。「 ”九月,长安城成,赐民爵户一级”。「 ”二月甲子,立贵人马氏为皇后,皇子刘炟为皇太子。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三老、孝悌、力田,人三级;流人无名数欲占者,人一级”。 具体而言,则大致有三种情形—— 赐「 ”天下男子”【2】爵一级、二级、三级; 赐民爵「 ”户”一级; 赐「 ”民为父后者”爵一级。 而赐民爵的最高上限是为「 ”公乘”。达到公乘后,再被赐爵,则需将高出的爵级转给儿子、兄弟或兄弟的儿子。【3】 注2:汉代普通百姓中的女性,并不能成为「 ”赐民爵”的对象,但是却可以通过继承途径获得民爵。汉代的爵位继承顺位为——儿子→女儿→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妻子。 注3:因功授爵,或出钱粮向政府购买的爵位一般不受此限。 民爵有什么用 一、对于百姓而言: 由于民爵实际上即是二十等军功爵中的低爵部分,因此在西汉早期时,一度还有过政府按爵分配田宅的制度。但大约自西汉文帝朝开始,该项制度就不再实行了。 而「 ”法律特权”「 ”免役权”亦是同理——减刑、免刑、赎刑的权利,拥有较高民爵者所拥有的更优势的法律地位,以及免役权等等,在西汉初期以后,亦在逐渐失去。 不过,即便在西汉中后期以至东汉时,民爵对百姓而言却也并非完全没有意义——于富人而言,爵位的高低往往决定着其合法占有田宅等的上限;于穷人而言,迫不得已之时出卖自己所拥有的民爵【4】,则可能是一根救命稻草…… 注4:汉代的民爵,通常可以在民间自由买卖。这种民间民爵买卖与官方出售爵位不是一码事儿。 另外,对于流民之类的人而言,获得民爵,则是成为「 ”编户齐民”、回归一般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对于国家而言: 泛赐民爵,一方面是皇帝施恩于百姓,同他们建立直接联系的手段之一;另一方面,则是构建、规范社会秩序、统治秩序【5】的重要手段。 注5:譬如在基层的社会层面,抑或在家庭中的宗法伦理层面。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哈萨克人 哈萨克族饮食习惯 哈萨克族人平常都吃啥下一篇:从秦朝到宣统帝退位,两千多年中中国为什么没有什么进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