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著名京剧旦角荀慧生:一生行善,晚年凄凉

导语:在过去,梨园里的人地位很低。如果他们身体有问题或者年老退休,生计就成了大问题,甚至死后安葬也成了难题。成名后,“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经常扶持生计艰难的艺人,还发起了买义地的募捐活动。在“四大著名丹

在过去,梨园里的人地位很低。如果他们身体有问题或者年老退休,生计就成了大问题,甚至死后安葬也成了难题。成名后,“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经常扶持生计艰难的艺人,还发起了买义地的募捐活动。在“四大著名丹麦人”的携手带领下,众多艺术家们解开行囊,购买了十二亩土地空,建造了“梨园墓地”。

九一八事变后,荀惠生捐钱支持抗日。伪满洲国邀请著名北京人到东北参加《登位大典》演出,荀惠生断然拒绝,称“绝不与汉奸为伍”,随后退场隐居一年半。七七事变后,他不顾自身安危,前往卢沟桥前线,为抗日将士做吊唁表演。与此同时,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当时,一名年轻士兵受重伤,生命垂危。他恰好是荀惠生的剧迷,说临死前最大的愿望就是听荀惠生唱个“红娘”。荀慧生来了,抱住了年轻的战士,唱着“叫张生,躲到棋盘下,我一步一步走,你一步一步爬……”后来,他连续七天在北京进行慈善演出,捐出了所有收入。

1966年8月23日,一批文艺工作者,包括老舍、萧军、罗、、等。,在北京文庙被批评殴打。当他被释放回家时,他的背上沾满了血,他的衬衫破烂不堪,粘着痂。他还安慰妻子,说自己会气功,挨棍子只是皮外伤。但是他觉得老舍性格软弱坚强,怕他硬。不幸的是,老舍第二天就死在了湖里。

1968年底,荀慧生不幸逝世。他一生做了好事,但他的夜景是暗淡的。

荀惠生出生于河北省东光县,幼时家境贫寒。七岁时随父母在天津生活,不久被父亲卖到一个梆子团学戏曲,遭到毒打虐待。后来卖给了梆子,梆子的灵感来源于花旦庞的“私人学徒”。合同上还写着“不服从约束就被打死”,“学徒期间不得赎身,不得探亲”。庞奇发夫妇对弟子一向严格。被称为弟子的荀慧生,是个家奴,吃了不少苦头。幸运的是,他才华横溢,工作勤奋。九岁时,他以“白牡丹”的艺名正式演出。

辛亥革命前夕,鲁迅会生与革命家王中生在同一舞台上演了《革命家庭》等革命剧。王中生被捕入狱后英勇就义,11岁的荀慧生也有牵连。幸运的是,他以“在硕口唱戏”为由被释放。

从此,他一度因嗓音倾倒而无法唱出戏剧性的高音梆子。几个大学生剧迷居然为这个孩子成立了“白社”,联名提出让荀慧生停止演奏,提高嗓门,放弃梆子剧,庞奇发却被迫回答。《白沙》也支持了荀慧生,让他有机会向很多著名京剧大师学习。

荀慧生少年的坎坷还没有结束。荀父把小荀惠生卖给庞奇发的时候,他有一份七年的合同要休学。根据这份口头协议,荀慧生应该是1915年开学,能够独立表演和上课工作。谁知道荀父因为不识字被庞奇发骗了,雇佣合同里也没有写明他的身世。7年后,庞奇发断然否认不让荀慧生开学。幸运的是,尚小云和其他朋友帮助他逃脱,李等人出面调解。最后达成协议:荀慧生推迟两年开学,继续给庞奇发唱歌赚钱,两年后自己创业。成为自立门户的荀慧生迅速走红,后与梅兰芳、尚小云、程并称为“四大名人”。

和其他著名女演员一样,荀慧生在北京也有很多故居,能考的只有五个。但是,就像其他知名人士一样,随着北京的城市化,他的故居大部分被推土机掩埋,有两个具体的门牌号无法再检验,只有一个可以确认,依然存在。

荀惠生早年住在前门外的大耳胡同,但这不是他在北京最早的住处。1910年随师入京,次年师鲁、薛兰芬学习青衣、花旦。在此期间,他被转移,他的住所不再可供检查。1918年加入西群社,投身京剧。同年,他与著名音乐明星吴乔夫的妹妹吴春生结婚。他们的婚房在大耳胡同,具体门牌号没有记录。

大耳胡同今天依然存在,保护得很好,只是柏油路好像和两边青砖灰瓦不太协调。这条小巷因其形状看起来像耳朵的外缘而得名。它有弧度和弧度。

他也住在菜市口南边的南半胡同,这段经历也是缺记录,具体门牌号无法考证。不过胡同还在,谭嗣同故居附近。这条始于明朝的胡同,曾经接纳了龚自珍、徐锡麟、鲁迅等无数名人。著名的绍兴会馆就在胡同另一端的出口附近。鲁迅在这个会馆住了七年半,写了《狂人日记》。

荀惠生,十九岁,家住胡的南半部。与此同时,他有将近半年的时间在上海蛤蟆的舞台上表演。当时杨小楼受田单邀请演戏,他邀请谭小培、尚小云、荀慧生同台演出。演出反响很好,半年来一次次加演,被称为“三小一白”。

荀慧生人生巅峰的真正见证者是玄武门外春树上的三胡同11号。据记载,这座房子“朝南,有四个庭院。红漆的街门和墙垛上面有精致的雕刻装饰,门外有一对石鼓墩,下面有三层绿色的石阶。进大门,南房北房高大宽敞,中间有连廊。庭院西南角有假山亭阁,布局十分精巧。”

荀慧生买这房子的时候才二十出头。1923年,23岁的他收了叶守美为第一弟子。1924年,热爱绘画,拜吴昌硕为师。1925年,他与余叔岩合作拍摄了《捕鱼与杀戮之家》。1927年,《舜天时报》在京剧丹星举行“五大名剧夺冠”评选。与新剧《丹·尹青》同台入选的还有梅兰芳的《太真传》、程的《红传》、尚小云的《摩登女郎》、徐碧云的《碧珠坠楼》。世人往往将许碧云排除在外,将梅兰芳放在首位,1931年,四大名将再次入选,梅兰芳、尚小云、程、荀慧生入选。

但是,这个非常重要的故居已经不存在了,就连整个香椿上的三条胡同也不存在了,甚至很多以香椿名义的胡同也不存在了。现在这一带成了“袁春书社区”,位于春树上两条胡同的林海印和荀慧生的故居都没了,让我很无奈。

荀惠生在这里住了十几年,直到抗日战争才搬走。当时他拒绝在伪满洲国演出,得罪了日本人。后来他的住处被汉奸占领,被迫迁到西单白庙胡同22号。这条小巷已经消失了,变成了一栋高层建筑。据记载,荀惠生在这里的住处比香椿上的三家简陋得多,他的生活也遭遇了久违的尴尬。直到1957年,他才从这里搬走,搬进了他一生中最后一个住所——宣武区山西街13号,这也是他仅存的故居。

当时,荀慧生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还担任过北京市文联常务理事、京剧组委会主任、京剧研究所所长。他一度意气风发,响应号召,进行戏曲革新,修改《红娘》、《钗头凤》等剧目,融入了“阶级斗争”的元素。

那时候他一定真的有当家作主的感觉。但即使他改的剧本“顺应了阶级斗争的潮流”,也未能避免阶级斗争的灾难。“文化大革命”开始以来,他屡遭批判,1968年底因病去世。当年梨园人的命运一般是这样的。

我看到了山西街13号,冷冷的,很孤独,周围都是高楼大厦,胡同看起来很孤独。事实并非如此。据说荀惠生喜欢种树,院子里种了四五十棵果树,有梨、柿子、大枣、杏子、李子、山楂、苹果、海棠等。每年都把收获的枣送给梅兰芳、田汉、老舍。

院子很大,门口挂着“区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大门上的油漆和篱笆上的砖都掉了。

2012年3月,看到一篇题为《12万元/㎡明丹》的新闻文章《循会生四合院出价7500万元》。文章称,荀慧生的14个后人携手委托位于山西街13号的故居到北京产权交易所寻找买家。按建筑面积计算,每平方米12.5万元,按建筑面积计算,每平方米19万元。当时类似地区的四合院价格在每平方米10万元左右,荀慧生故居价格之所以这么高,是因为庭院结构大气,具有历史等不可复制的价值属性。

据说荀惠生的后代想卖掉老房子,是因为后者人不富裕,而且老房子占地面积大,历史悠久,维护成本高,所以有套现的想法。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盐矿 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盐矿:足以容纳400多人下一篇:最大的鸟是什么鸟 世界上最大的鸟:鸵鸟最长达3米脖子长跑得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