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闪电战和大纵深作战 闪电战和大纵深作战 同为装甲战术到底有何区别 谁又更胜一筹

导语:闪电战和深度战斗有什么区别,和装甲战术一样,谁更厉害?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长久以来,大纵深作战和闪电战,是二战中两大经典作战理论,对战后的军事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战争期间,苏德双方分别运用闪电战和大纵深作战,打出了无数精彩绝伦的战役。但是对于二者到底有何区别,则比较模糊,今天笔者就为大家分析这两大作战理论的区别和优劣。 一.二者的相同之处 首先来说,大纵深作

闪电战和深度战斗有什么区别,和装甲战术一样,谁更厉害?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长久以来,大纵深作战和闪电战,是二战中两大经典作战理论,对战后的军事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战争期间,苏德双方分别运用闪电战和大纵深作战,打出了无数精彩绝伦的战役。但是对于二者到底有何区别,则比较模糊,今天笔者就为大家分析这两大作战理论的区别和优劣。 一.二者的相同之处 首先来说,大纵深作战和闪电战的相同之处,在于对技术兵器的发挥。可以说这是二者的共性,要求集中双方的技术兵器。如果进行深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康布雷战役中,协约国的坦克兵团冲击,对于后世的闪电战和大纵深理论有很深的影响。 根据作战意图,英国第三集团军意图突破德国第二集团军的防御。为此英国第三集团军准备476辆坦克,1000余架飞机和1000余门火炮,计划在宽达12公里的正面发起突击。1917年11月20日早上6点10分,英军在不经炮火准备的情况下突然进攻,措手不及的德军被英军在转瞬间突破了战线,英军在仅仅付出了4000人左右的伤亡,即向德军阵地推进了足足7000码,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是很少见的。 尽管这次战役最终因为英国第三集团军缺乏后备兵员,而失败告终。但是康布雷拉开了装甲战的序幕,并奠定了一个装甲作战的基本原理,集中技术兵器和兵力,对敌发起进攻,也就是对敌进行突破。 闪电战和大纵深作战理论的相同之处,首要之处就在于集中优势兵力,部队在选定的突破点上进行集结,并发起突然进攻,在预定突破方向上取得突破。同时为了加强部队的突破能力,炮兵,空军,装甲部队和步兵将进行多兵种协同作战,以迅猛的攻击,击穿敌方战线,在一个方向上摧垮敌人的战线。 同时隐蔽性和机动性也是双方的共同点,部队在发起进攻前,应该采取战役掩护措施,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让敌人无法判断己方的真实意图,从而达成进攻的突然性。 另外部队的机动性也是一个硬性指标,如果部队不能有优秀的机动性,则无从谈起突破时的迅猛,扩大战果也成了泡影,因此部队必须具备良好的机动性。 达成上述要求,部队则可以快速突破敌军战线,进而扩大战果,消灭敌军。从这里可以看出,闪电战和大纵深作战,在很多地方是一致的,双方都是基于对一战阵地战的反思和对康布雷战役中多兵种合成作战的经验汲取而形成的。当然这并非苏德两国所独有的,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所兴起的一种思潮,闪电战和大纵深作战都是这种思潮下的产物。 二.闪电战和大纵深作战的不同之处 但是闪电战和大纵深作战在本质上又很不同,这在于双方的战略核心思想和具体战术上。就战略上讲,闪电战本身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战略思想,或者说它是在避免焦灼的阵地战的前提下,所诞生的一系列战术构成。 而大纵深作战则是由一个完整,经过系统研究和考证的产物。二者的诞生就已经截然不同,在后续发展,必然产生重大的分歧。 闪电战强调的是突破,分割包围,歼灭。一战中的德军有自己的一套渗透战术,部队选择对方的薄弱点,进行攻击渗透,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则割裂对方与其友邻部队的联系,进而反向包围并将其歼灭。 在机械化作战中,德军仍旧沿用了这一战术,集中突击力量,从敌人的薄弱环节进行突击,突破对方的战线后,迅速向敌人的后方突破,将敌人一次歼灭,寻求最大战果。 这样的前提下,闪电战就势必要在第一轮突击上就投入最大力量,也就是集中了自己近乎全部的装甲部队,发起决定性的突击。突破敌人后,突破口交由步兵占领和扩大,后续部队仅仅要求能够补充突击部队的战损即可。而突击部队也不负责占领,它的目标在于快速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最终迫使对方投降。 而大纵深作战则不同,它其实包括了防御和进攻两个方面,也就是大纵深防御和大纵深进攻。大纵深理念早期体现于大纵深防御,要求建立起大纵深,火力密集的防御阵地。 典型的例子就是莫斯科战役中,苏军在莫斯科以西建立起纵深达300公里,多梯次配置的防御阵地。装备反坦克火炮的反坦克支撑点与步兵阵地结合,形成环形防御体系,并配有密集的地雷场和高射炮兵阵地。苏军的大纵深防御理论,和德军在一战中发展出来的弹性纵深防御理论类似。 大纵深进攻分为了突击理论和追击理论,其战术则在于突破、击溃、追击。具体讲则是在主要突击方向上,大量集中兵力和技术兵器,通常来说在方面军的地带总宽度上,会选择7%-12%的突破地段,在这个区域里,会集中方面军超过半数以上的步兵,大部分炮兵,和全部的坦克、航空兵。 此时部队划分为突破集团和机动集团,突破集团为步兵构成,并可得到火炮和航空兵的支援,某些时候还能得到部分装甲部队的增援,部队将在炮火和航空兵的火力支持下,对敌方阵地发起攻击。 突破后,由坦克集团军组成的机动集群将发起进攻,扩大突破口,并对退却之敌进行追击,目的是为了达到歼灭敌人。它们将插入敌人后撤路线,分割并歼灭敌人。一旦发现敌人准备退却,就会立刻转入追击,力求阻止敌人有组织的后退,在敌人抵达新的防御带之前将敌人消灭。 但此时投入的仅仅是坦克军和机械化军的先遣支队,而主力则随后压上,形成战斗队形随时准备投入交战。而突破集团此时则转为占领为主,步兵们会迅速占据敌人退却后留下的真空地带,并跟上机动集群。如遇到敌坚强防御,则重复之前的步骤,直至全歼敌人为止。 三.闪电战和大纵深作战,孰优孰劣 如果从二者的具体战术来说确实很像,但是在战略层面却完全不一样。闪电战把装甲部队用于突破,并在突破后向敌纵深发展,突破口则是交由后续的步兵部队巩固。其装甲部队组成为第一梯队,而步兵则为第二梯队。 当装甲部队完成战术或是战役突破后,就开始转向纵深的迂回和包抄,试图对敌人进行合围。可以说,过多的责任压在了装甲部队身上,装甲部队的磨损以致极限,这就决定了装甲部队所能完成的任务仅仅能达到战役规模,而不能做到战略规模。 而大纵深作战则不同,其以步兵为主的多兵种合成兵团为突破集团是第一梯队,在进攻时将以凶狠的火力撕碎对方的防线形成突破。随后投入由坦克军和机械化军组成的机动集团作为第二梯队扩大突破口,有时则还配置同为装甲部队组成的第三梯队。 在这样的情况下,其装甲力量不会消耗在突破防御上,所以他们就有了更为持久的作战能力,进攻最少也是打到战役层次,甚至有能力发展到深远纵深的战略层次。 同时因为闪电战的理论下,要求了部队尽可能多的投入兵力,而后续部队只要足够补充第一梯队的损失即可。这样一来部队其实因为过于沉重的任务,压力过大。而且需要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往返奔波,反而放弃了原定的作战计划。基辅战役就是个例子,为了围歼基辅的苏军,不得不从中央集团军群将古德里安的第二装甲集群调向南方集团军群。 战斗结束后,第二集团军群又必须调回,第二装甲集群就因此磨损剧烈,有许多坦克需要维修,部队可动坦克大大降低。而遭遇苏军的大纵深防御时,原本就磨损剧烈的德国装甲部队就会出现进一步减员,最终丧失了突破苏军防御的可能。 但在大纵深作战中,这个问题则几乎不存在。因为突破是由突破兵团所进行的,所以机动集团无需将兵力浪费在突破上,机动集团会获得更长的作战距离。同时突破集团在完成突破后会转入占领推进,所以和机动集团并不会出现脱节。 反过来,机动兵团也未投入全部兵力,这样的话即便遭到反击,或是遇到敌军的顽强防御,部队也可以重复之前的步骤,从容的做出对应。也就是说,方面军只要不断歼灭当前之敌即可。将战略划分为多个战役,逐个战役完成,最终达成战略目标。这一点上,苏联的在1944年所实施的十次突击作战就很说明问题。 同时在容错率上,闪电战也远不如大纵深作战。闪电战将自己所有的力量压在了突击兵团上,一旦遭遇重创,就会出现雪崩式的溃败。这是因为其装甲部队已经在接连不断的作战中损失惨重,后续部队也不能在为他们弥补损失。 以莫斯科战役为例,德军在长久作战后,部队损失巨大,失去了突破能力,后勤已至极限,最终失去了进攻能力,只能转入防御。但是却因为没有构筑足够的防御地段,也缺乏可用兵员,最终招致了失败。而苏军则不同,以1942年初为例,尽管苏军的贸然进攻最终招致了惨重失败,但是部队仍旧可以构筑出防御德军的反攻,直至德军再一次耗尽自己的进攻力量为止。 综上所述,闪电战归根到底只能规划为战役层次,是一种战术,适用于有限战争,即敌对国领土面积小,动员能力和工业能力有限,战争容错率低。但是一旦面对苏联这种国土广阔,动员能力强,工业强大的国家,则再无机会。 相反大纵深作战理论则是一种战略理论,可以应用于整场战争,且容错率极高。如果这样看的话,苏联大纵深作战理论,远远强于德国的闪电战理论,并最终为苏联赢得胜利,做出了贡献。 结语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机动兵力投入最多的战场。苏德双方将装甲兵力运用到了极致。但是德国太醉心于自己闪电战所获得的胜利,最终将自己拖入了灭亡的深渊。而苏联的大纵深作战理论则在卫国战争得到了验证,并最终流传千古。 参考文献:《大纵深战役理论》 《闪击英雄》 《苏德战争》 《回忆与思考》 《失去的胜利》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冷兵器爱好者脑洞有多大 这3款凶悍的时尚兵器 冷兵器爱好者脑洞有多大 这3款凶悍的时尚兵器 你见过吗下一篇:中国数十个省 中国数十个省 为何唯独福建在古代是兵家“不”争之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