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梅州的历史文化 梅州的历史文化

导语:梅州历史文化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梅花是梅州的市花,被民间视为传播春天和报喜的吉祥象征,也代表了梅州客家人的坚韧和进取精神。梅州标志性建筑——梅江大桥和“一江两岸”。卫龙民居是梅州的标志性传统建筑,是中国五大特色民居之一。梅州是中国三大名镇之一——“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同时,梅州享有“民歌之乡、金柚之乡、客家美食之乡、单丛茶之乡”的美誉。梅州也是中国历史

梅州历史文化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梅花是梅州的市花,被民间视为传播春天和报喜的吉祥象征,也代表了梅州客家人的坚韧和进取精神。

梅州标志性建筑——梅江大桥和“一江两岸”。

卫龙民居是梅州的标志性传统建筑,是中国五大特色民居之一。

梅州是中国三大名镇之一——“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同时,梅州享有“民歌之乡、金柚之乡、客家美食之乡、单丛茶之乡”的美誉。梅州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

梅州位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处,东临潮汕,北接福建龙岩、江西赣州,南接河源市。辖梅县、蕉岭、五华、大埔、平原、丰顺、兴宁市、梅江区六县一市一区,是客家人最重要的集散地和聚居地。

梅州市曾主办过世界客家大会与世界客家友好协会,被誉为世界“客家之都”,具有浓郁的客家风格,独具特色。

梅州历史悠久。根据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和文物普查统计,梅州有398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和遗迹。

荆州建立于南朝,四年由宋开宝的荆州改为梅州。梅州路始建于元代,明属潮州府,清属嘉应直隶府。民国3年梅州更名梅县,先后隶属于朝勋道和第六行政监察区。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设立兴梅特区,1950年设立兴梅行政督察处,辖梅县、兴宁县、五华县、大埔县、丰顺县、蕉岭县、平原县七县。

1952年,兴美7县划归粤东行政区。

梅县特区成立于1965年,后更名为梅县区。

1979年,梅县所辖梅州镇由区级升格为县级,称梅州市后,梅县辖7县1市。

1983年梅州市与梅县合并为梅县,梅县下辖7县1市改为6县1市。

1988年梅县改为梅州市,辖7个原兴美县和新划定的县级区梅江区,共7个县1个区。

1994年,兴宁县退出县城,设市。梅州市辖6县1区,辖兴宁市。

2000年,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梅州总人口3802186人;梅江区313,821人,梅县516,761人,大埔县352,013人,丰顺县449,769人,五华县879,286人,平原县215,856人,蕉岭县203,173人,兴宁市871,507人。

截至2002年12月31日,梅州市辖1个市辖区、6个县,辖1个县级市。全市共有5条街道,161个镇,2089个村委会,236个居委会。

截至2003年5月16日,全市共有4条街道,154个镇,179个居委会,2082个村委会,33779个村民小组。

2005年12月31日,梅州市辖1个市辖区、6个县,管理1个县级市、6个街道、104个镇。

截至2008年底,梅州辖2个市辖区、5个县,辖1个县级市、12个街道、104个镇。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项羽分裂各国以削弱诸侯 项羽分裂各国以削弱诸侯 刘邦则联合诸侯为击败项羽 恢复了战国格局下一篇:七年级下册历史一二单元辅导 七年级下册历史一二单元辅导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