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命运多舛的北魏名臣李宪:襁褓中遭满门抄斩 命运多舛的北魏名臣李宪:襁褓中遭满门抄斩 晚年蒙冤被太后赐死

导语:命运多舛的北魏名臣李习安:幼年被斩首,晚年被太后冤枉而死。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珍藏于河北赵县的一方墓志铭 河北赵县文物保护所珍藏着一方刊刻于东魏孝静帝元象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的墓志铭。距今已经1470余年了。它的主人叫李宪,官职一栏填的是:「 ”定冀相殷四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尚书令、定州刺史。” 从铭文中我们得知:李宪,字仲轨,是北魏后期重要的历史人物

命运多舛的北魏名臣李习安:幼年被斩首,晚年被太后冤枉而死。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

珍藏于河北赵县的一方墓志铭 河北赵县文物保护所珍藏着一方刊刻于东魏孝静帝元象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的墓志铭。距今已经1470余年了。它的主人叫李宪,官职一栏填的是:「 ”定冀相殷四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尚书令、定州刺史。” 从铭文中我们得知:李宪,字仲轨,是北魏后期重要的历史人物。李宪祖上累世在朝为高官,其祖李顺博涉经史,知名于世,仕魏为中书郎,赐爵平棘子;父李式,任西兖州刺史,濮阳侯。李宪十七岁袭爵位,拜秘书中散,迁散骑待郎。后屡建战功,更受皇帝器重。转持尚书左丞,定州大中正,出为兖州刺史。正光四年拜光禄大夫,除持节安西将军行雍州刺史。孝昌初,元法僧踞徐州叛,诏李宪为使持节假镇东将军徐州都督,与安丰王、临淮王等共同讨平徐州叛乱。诏赐李宪骅骝马匹;除征东将军淮南大督都。东魏孝静帝元象元年十二月,李宪归葬赵郡平棘县李氏旧茔。 李宪的叔叔与冯太后有染,襁褓中遭满门抄斩 李宪的祖父叫李顺,为使持节都督秦、雍、梁、益四州诸军事、宁西将军、开府长安镇都大将军、高平公。曾连续十二次代表朝廷出使西凉,备受太武帝信任。他的三个儿子都是朝廷命官。李宪的父亲李式为西兖州刺史、濮阳侯。他的叔叔李奕任宿卫监,即负责皇宫值宿与警卫的长官。 李氏家族的命运就毁在这个李奕身上。李奕「 ”美容貌,有才艺”,被年轻守寡、耐不住寂寞的冯太后看中,慢慢二人有了私情,冯太后常让李奕宿其宫中,而李奕亦出入无忌,只瞒着献文帝一人不知。 皇兴四年,李奕与皇太后私情被人告发,献文帝大怒,下诏斩杀李奕全家。当时李式正在西兖州刺史任上,儿子李宪尚未满月。朝廷派人捉拿李式到京城受刑,李式的部下们送他来到河边,李式大声说:「 ”今日还有程婴、杵臼那样的侠义之人吗?” 他的门客汲固大声答道:「 ”古今道理何殊”于是潜回州署内室,抱出李宪藏匿,非以婢女所生男孩顶替。汲固夫妇抱着李宪远走高飞,隐藏深山十余教,始终视如己出,将其抚养成人。李宪也一直呼汲固夫妇为爹娘。故事情节就像《赵氏孤儿》的另一个版本。 冯太后掌控朝政,李氏家族昭雪 皇兴五年六月,恼恨交加的冯太后,暗派心腹将夺其心上人的献文帝毒死,献文帝非冯太后亲生,另立五岁的拓跋宏为帝,由她临朝称制,掌控朝政。冯太后前后执政二十五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巩固了北魏王朝的统治,开创了北魏最为辉煌的孝文帝时代。 孝文帝太和五年,冯太后与孝文帝为李宪家族平反昭雪,李宪与罚作宫中杂役的母亲相认,并受到朝廷重用。「 ”年十有二,为秘书内小”,出人公卿之门,立于朝堂之上。李宪「 ”精粹善风仪,好学有器度”,十七岁继立为濮阳侯,迁秘书中散,「 ”雅为高祖所赏”,升散骑侍郎,奉命接待南朝梁国萧衍的使臣,他热情大方,读吐风雅,梁使佩服至极。随着年龄的增长,李宪德才日进,官位日隆,入朝参与机密,外巡陪同圣驾,谋事于中枢皇官之内,上下左右都十分看重。 李宪为官能力很强,朝廷让他出任吏部郎中转司徒左长史,行河南尹,亦即首都洛阳的最高长官。李宪任河南尹颇有政声。「 ”外家贵臣,旧难为治”,「 ”曾未期月,风化有成”,民风好转,犯罪少见,受到民众称赞。 宫廷政变受牵连,李宪赋闲在家达十年 北魏宣武帝永平三年,李宪出为使持节都督兖州诸军事大将军、兖州刺史。延昌四年,宣武帝去世,高阳王等宗室与大臣于忠,乘机杀死了专权十数年的外戚高肇,李宪因「 ”党附高肇”,被撤销一切职务,赋闲在家达十年之久。他「 ”高谈古今,以诗赋为锦绮,用经典为膏腴,处常待终,不从俗流,阖家清轨,十载于兹”。 北魏孝明帝正光四年,李宪复出为光禄大夫,复爵濮阳伯。第二年除持节安西将军、雍州刺史,不久任七兵尚书加抚军将军。 孝昌元年,徐州刺史元法僧据彭城反叛,孝明帝诏李宪为使持节假镇东将军、徐州都督,与安丰王元延明、临淮王元彧率兵讨伐。「 ”清济河如拾遗,举彭沛于覆手”,很快将叛乱平息,李宪升使持节都督扬州诸军事、征东将军、扬州刺史、淮南大都督,并赐骅骝马一匹。 孝昌二年,南朝梁国萧衍派北平将军元树右卫将军、护军将军起倾国之兵攻北魏之寿春。时李宪驻守寿春,战斗十分惨烈。时值北魏朝中内乱,朝廷自顾不暇,根本无力救援寿春,李宪只能孤军独自支撑。李宪之子长钓迎击元树,兵败被俘。李宪被团团围困城中,经近一年的坚守,终至城破被俘。李宪因求还国,遂被梁国放回。掌权的灵太后胡氏,以兵败降贼之罪将李宪下狱扣押。 门婿反叛朝廷,李宪被灵太后赐死归葬于赵郡平棘县 孝昌三年秋,李宪的女婿安乐王元鉴投降葛荣起义军,据安阳反叛北魏朝廷,李宪受其牵连,被灵太后赐死,「 ”祸从地出,知与不知,莫不衍涕,时年五十八”。孝武帝永熙中,李宪得平反,赠使持节侍中都督定冀相殷四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尚书令定州刺史,谥曰文静。 李宪平反之后,朝廷赐其墓地于都城旁,但李宪家人仍以「 ”思乡动梦”为由,坚持「 ”归本成礼”,「 ”合葬于旧墓”。李宪墓在今赵县西封斯村北1.5公里处,高大的墓丘尚存,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书目:《赵州名宦录》《赵州博览》《赵县志》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条顿堡战役:日耳曼解放者的谋略胜利 条顿堡战役:日耳曼解放者的谋略胜利下一篇:袁世凯称帝失败 竟是来自于一个阴差阳错的误会 袁世凯称帝失败 竟是来自于一个阴差阳错的误会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