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阮朝网巾:明末中国人不愿臣服满清远走越南的产物 阮朝网巾:明末中国人不愿臣服满清远走越南的产物

导语:阮朝的网巾:明末中国人不愿意臣服于满清而远赴越南的产物。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明代成年男子和前代男子着装方面有一个很大不同,那就是戴网巾。这是明初朱元璋恢复汉人江山建立冠服制度中最具朝代象征的巾服之一。明朝网巾虽小,却是明朝的文化象征,网巾在明末清初,因为清朝的剃发令,使得网巾成为汉人坚持自我的象征,有人为了保持明朝网巾被清人所杀害,也有人为保头发和网巾远走海外,

阮朝的网巾:明末中国人不愿意臣服于满清而远赴越南的产物。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

明代成年男子和前代男子着装方面有一个很大不同,那就是戴网巾。这是明初朱元璋恢复汉人江山建立冠服制度中最具朝代象征的巾服之一。明朝网巾虽小,却是明朝的文化象征,网巾在明末清初,因为清朝的剃发令,使得网巾成为汉人坚持自我的象征,有人为了保持明朝网巾被清人所杀害,也有人为保头发和网巾远走海外,其中有一部分明朝人远走安南,对安南服饰文化产生了极其意义重大的影响,使得网巾在南国保持至1945年。 网巾为明太祖时出现,男子成年加冠必备 网巾是明太祖朱元璋推广之后,在明朝传播全国。王圻的《三才图会》曾载:「 ”古无是制,国朝初定天下,改易胡风,乃以丝结网以束其发,名曰网巾。识者有‘法束中原,四方平定’之语。”不过也有明朝书籍记载是元末道士发明,明太祖用后推广。《露书》就曾记载: 说者谓网巾国初一道士始创此。太祖尝私行,问之,云「 ”一统天下”,太祖喜甚,官其人。今阅谢宗可咏物有网巾诗,则元时已有矣,不自我明也。 网巾在明代是最没有社会等级区分功能的服饰,上至皇帝贵族下到贩夫走卒,都可以戴网巾。而且明代礼制、服饰及日常社交个个方面都可看到网巾,可以说明代的网巾是明代服饰文化的一个代表物。 清朝之前中国男子成年必须束发行冠礼,明朝时冠礼上「 ”加网巾”是不可少的仪节,网巾戴冠成为男子成年象征,也成为明朝中国人生命礼俗中不可或缺的物件。 明朝网巾 明亡清兴网巾是明人抗清的象征 明清鼎革,满清入关之初曾施行错误的政令,其中最为严重的就剃发易服。而坚持「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明朝儒士们为了扞卫尊严,保护头发的冠巾曾一度的反清复明。当时明人戴网巾兼具反抗剃发易服的含义,当时广东福建的明朝的忠烈们坚持戴网巾与抗清殉节,明末清初李世熊就记载了福建泰宁邱嘉彩为维护网巾的壮烈故事,写成《画网巾先生传》,是表现抗清明人反抗剃发易服的具体事件。 而更多广东福建沿海的明朝人为了保护明朝衣冠,多远走海外。尤其是南明最后余脉明郑灭亡后,大批明人官员前往南洋。 朝鲜王朝时期网巾 网巾在东亚各国的传播 自从明太祖朱元璋推广网巾后,网巾就在东亚朝贡圈内多国流行。其中最流行的就是明太祖赐服的朝鲜。朝鲜的《芝峯类说》中记载,朝鲜和明朝一样无非贵贱,都服网巾,与琉球越南上层人士戴网巾有本质区别。 网巾古无其制,大明初道士所为也。太祖命颁天下,使人无贵贱皆里之,遂为定制云。余赴京时见诸国使臣,唯琉球人着巾帽,而其使臣问我国译官曰:贵国常时着网巾否?答以无贵贱常着云。则使臣吐舌曰:我国人则常时不着网巾云!以此观之,中朝外唯我国人着网巾,他国则不然矣。《芝峯类说》 明朝遗民南逃安南,将网巾传到越南 明郑灭亡后,福建广东沿海大批明朝遗民远走南洋。其中广东人多有远走安南的广南阮主政权。据越南史书记载,当时明朝广东高、廉、雷三州总兵陈上川和礼武镇总兵杨彦迪1683年先后南投广南阮主,当时阮主阮福濒认为两人忠义,将两人安置在边和、定祥。当时这两支拥有数千人明军得已在广南保留了明朝衣冠。 另外广东雷州人鄚玖,明亡,不愿剃发易服。南投真腊,当时被真腊国王封为屋牙,并驻扎河仙之地,成为当时真腊和广南之间一独立的政权,历史上被称为港口国。当时鄚玖管辖之地,穿明朝服饰,蓄发戴网巾,宛如一个海上明朝。 越南皇帝戴网巾 《海图国志​》卷八对此有详细记载:​​​ 港口国……宫室与中国无异,自王居以下皆用砖瓦。服物制度仿佛前代,王蓄发,戴网巾纱帽,身衣蟒袍,腰围角带,以革华为履,民衣长领广袖,有丧衣皆白,平居以杂色为之。 除了上述拥有政权的明人远走安南,当时还有很多普通人也是如此。康熙时出游广南的释大汕见在广南阮主最重要商港的会安就聚居明代闽人,他们仍穿前朝服饰,人数也不少。明清易代这些明遗民投奔安南,在异国他乡保留明服,此举被广南阮主知晓,还特意为他们取名为明香人,意思是继承明朝香火,在阮朝时改为明乡人。 越南阮朝的网巾 由于这些明香人代表先进文化,自然成为安南人模仿对象,当时服饰上最先被安南人模仿。当时陈上川等待聚集地就成为越南南部重要汉人城镇。越南阮朝官修史书《大南实录前篇》对此就有详细记载: 上川往芹蒢海口,驻札于盘辚〈今属边和〉,彦迪、黄进往雷巤海口,驻札于美湫〈今属定祥〉,辟闲地,构铺舍。清人及西洋、日本、阇婆诸国商舶凑集。由是汉风渐渍于东浦矣。 当时代表蓄发戴冠的网巾自然就被安南人接受,尤其是当时广南的阮主。安南人的国俗原是「 ”背发黑齿",与明人的蓄发白齿相反。明朝初年永乐帝统治安南曾改变”背发黑齿「 ”蛮俗,然而由于安南人反明成功并建立后黎朝最终此举失败,故而后黎朝时期官员并不蓄发也不戴网巾。 后黎中兴朝时期,郑阮纷争,安南分为北方黎郑政权和南方广南阮主政权。明人当时投奔的正式广南阮主政权,虽然阮主名义上奉黎正朔,但俨然是独立国家。 阮主政权发展到阮福阔时期,阮主为了表现自主国家的面貌,进而称王,并在当时进行了服饰改革,表示与北方黎郑政权不同。其中服饰上就改变「 ”背发黑齿”的习俗,并规定越南拥有功名者可戴网巾。之后阮主这个服饰改革被越南阮朝继承,从而使得昔日明朝的网巾在越南得到继承和保留。 阮朝网巾实物 阮朝网巾的盛行和消失 阮朝时期曾前往满清朝贡的越南使臣就曾记载阮朝的服饰制度中保留网巾,《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收录阮朝明命六年作为副使出使清朝的潘辉注的记载: 自清朝入帝中国,四方剃发变服。二百年来,人已惯见耳目,习俗熟简,便恬然无复疑怪。故明冠服之制,惟於戏剧时陈之。已俱视为偎儡中物,不曾又识初来华夏样矣。我国使部来京,穿戴品服,识者亦有窃羡华风,然其不智者,多群然笑异,见幞头网巾衣带,便皆指为倡优样格。胡俗之移人,一至如此,可为浩叹。 当时阮朝对于科举中举者赐予衣冠,其中就包括了网巾,越南官修史书《钦定大南会典实录》就曾有记载: 凡举人冠用南罗纱,文秀才衣用南罗纱交领一,高布帛圆领一,网巾,蓝帛裳。 当时越南的网巾是受到明末人士影响,所以与明朝天启年间开始流行懒收网的形制类似,这种网巾只收额头部分,不束发髻部分。 当时越南士子和文武官员头扎网巾,穿交领或圆领蟒衣,颇有明风。 越南官员衣服,从九品官员头上戴的就网巾 阮朝国俗因为明人南来而由原来的「 ”背发”变为束发挽髻戴网巾,但是在19世纪中后期,由于法国人开始殖民越南,将欧洲的生活方式带来越南,越南人在殖民之后也开始了断发易服,其中第一个傀儡皇帝同庆帝最先断发,成为第一个留西方发型的越南皇帝。1930年,越南南方开始维新运动,年轻男子们的发髻变成了西式短发,但改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当时留长发扎发髻戴网巾与短发青年男子一同招摇过市,也是越南一大奇景。 图为当时阮朝官员的服饰,官员乌纱帽下就是网巾 越南的网巾一直是官服标配,虽然法属之后法国人影响,许多人已经逐渐不蓄发,然而穿戴官服时依然还会戴网巾。只是随着科举制度废除及1945年阮朝保大皇帝退位,网巾正式在越南退出历史舞台。 参考文献:《大南实录》、《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 论文《万发俱齐:网巾与明代社会文化的几个面向》 更多历史知识关注@大南帝国天子​​​​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实拍库页岛被日本人占领:疯狂砍伐木材运回日本 实拍库页岛被日本人占领:疯狂砍伐木材运回日本下一篇:皇太极钦点的「 ”满洲” 皇太极钦点的「 ”满洲” 与满族是一个概念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