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康熙六下江南 康熙六下江南 为何五次都住江南织造曹雪芹爷爷家中

导语:康熙六次下江南,为什么五次住在江南织造曹雪芹爷爷家里?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康熙南巡影响非同一般,每一次南巡,都有不同的目的,都希望收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康熙对于南巡时期的衣食住行,每一项都不会掉以轻心,都会精心谋划。 曹寅与《红楼梦》的关系 曹寅应该是《红楼梦》中贾政父亲的原型,贾政的原型应该是曹頫。 康熙六下江南,为什么五次都住江南织造曹寅家中? 对于这个问题,

康熙六次下江南,为什么五次住在江南织造曹雪芹爷爷家里?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康熙南巡影响非同一般,每一次南巡,都有不同的目的,都希望收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康熙对于南巡时期的衣食住行,每一项都不会掉以轻心,都会精心谋划。 曹寅与《红楼梦》的关系 曹寅应该是《红楼梦》中贾政父亲的原型,贾政的原型应该是曹頫。 康熙六下江南,为什么五次都住江南织造曹寅家中? 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个方面:康熙感念养育之恩,特意看望乳母 曹寅的妈妈孙氏是康熙皇帝的乳母,其实也是养母。 清朝皇室规定:为防止阿哥、格格的生母凭借生养的孩子揽取大权,阿哥、格格出生后,都要养在专门的「 ”阿哥园”中,不能留在生母身边。 顺治皇帝最宠爱的女人是董鄂妃,顺治皇帝只重视董鄂妃所生的儿子,对于其他嫔妃所生的孩子,基本上不管不问。 玄烨出生后,就由孙氏承担起全部的生养教育责任,玄烨就是喝孙氏的奶水长大的。 玄烨很小时,正值流行天花。 养母孙氏将玄烨抱出紫禁城,生活在西华门外的一座宅邸中躲避天花。那时候,患上天花的人死多活少。 2岁的时候,玄烨到底没有躲过天花。 乳母兼养母孙氏倾注全部心血照料侍候,终于使玄烨从天花的魔掌中挣脱出来,健康地活了下来。 因为熬过这场劫难,祖母孝庄太后选中玄烨,让他继承皇位。 在孙氏的哺乳、培养、教育之下,玄烨逐渐长大、当上皇帝。在康熙皇帝心中,孙氏就是母亲、就是妈妈。 康熙南巡时,养母孙氏跟随儿子曹寅住在江宁织造府,所以,感念养育之恩,康熙皇帝特意住到曹寅家中,看望养母孙氏。 康熙皇帝一看见孙氏,就走上前去搀扶她,便说:「 ”此吾家老人也。” 在江宁织造府期间,康熙皇帝为孙氏居所题名「 ”萱瑞堂”,意思是吉祥的母亲住所。 至于曹家,除了曹寅妈妈是康熙的乳母、养母之外,曹寅与康熙皇帝的关系也是非同寻常。 第二个方面:康熙念及兄弟之情,有意扶植曹寅 乳娘孙氏有一个儿子曹寅,比玄烨小4岁。孙氏把两个孩子放在一起生活。 曹寅从小就很聪明,被赞誉为神通。玄烨开始读书,曹寅陪伴读书。 即位之后的康熙,想方设法要除掉鳌拜,训练了一批少年武士,曹寅是这批武士中的一个头目。 曹寅父亲曹玺从王府护卫升任内廷二等侍卫,专门负责皇帝安全保卫工作,武功绝对了得,曹寅在习武方面悟性很高。 康熙利用一批少年武士智擒鳌拜,曹寅就在武士之中,而且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6岁的曹寅,成为康熙御前带刀侍卫,跟随康熙皇帝、保卫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和曹寅,从小经常在一起读书、玩耍、习武,关系亲如兄弟、胜过兄弟。康熙皇帝把曹寅提拔为曹家的第二代江宁织造。 康熙皇帝六下江南、五次住进江宁织造府,还有念及与曹寅的兄弟之情、有意扶植曹寅的意思。 正因为康熙皇帝如此重视曹寅、如此看中江宁织造府,所以,康熙时期的曹家绝对烜赫一时、无与伦比。 第三个方面:康熙考虑安全需要,特别选中曹家 康熙下江南的时候,清朝入关时间不是很长,明朝的余孽尚没有完全消灭,江南地区仍有反清活动。 康熙下江南本身就带有造访明朝余孽盛衰的意味,所以需要选择能够引诱明朝余孽出来的场合、又要能够确保康熙皇帝安全无误。 康熙皇帝的人身安全保障必须是最高等级。 曹寅年轻时做过康熙的贴身侍卫,对于皇帝的安全认识比其他人更深刻,安全保卫工作当然做得更加到位,江宁织造府显然具有很好的保护皇帝的机制和功能。 康熙和曹寅自小一起长大,情同手足。康熙对曹寅特别信任,交给曹寅办的事,曹寅一定会努力办好。 与曹家特殊的关系,加上曹家几代人都是专门负责皇帝安全保卫工作的,所以,康熙多次住宿江宁织造府,绝对是最明智的抉择。 江宁织造府专门负责为皇室织造御用丝绸、衣服,其实也是皇家安全的一个方面。 不仅如此,当时江南有一些文人儒雅,怀念南明,具有反清思想。康熙帝需要用人笼络安抚他们,同时收集情报。 曹寅除了担任江宁织造外,还承担了另一项任务,就是负责收集江南情报。 江宁织造府实际上是康熙帝布置在江南地区的情报站。 天灾人祸、庄稼收成、文人思想、刊印古籍,都需要曹寅直接向康熙皇帝禀报;康熙给曹寅下达的圣旨总是密封之后,直接送达曹寅之手。 康熙清查江南考场舞弊案的时候,曹寅发挥了重要作用。 康熙皇帝南巡,需要收集很多情报、听取很多大臣禀报,江宁织造府也是最合适、最安全的处所。 第四个方面:康熙希望曹家富裕,多次特优曹家 康熙南巡是一支庞大的队伍,需要很大地方安置,需要很多人员接待。 住房小、人员少,都是没办法承受的。 江宁织造府、也就是曹家,具有庞大的场所住宿、拥有庞大的后勤保障,能够将江宁织造府布置成康熙皇帝的临时行宫。 一行人员吃、住、用、礼,是需要雄厚财力的。一般官员承担不起,曹寅所担任的官职正是肥差,拥有这样的雄厚资金。 康熙皇帝知道,接待工作需要花费大量资金; 康熙皇帝更清楚,只有皇帝多光临曹家、多给曹家恩宠,曹家才能更加富裕、更加发达。 康熙皇帝一面在南巡时,多次住宿曹家,另一面给予曹家很多恩惠、包庇、封官晋爵。 康熙皇帝实际上是放纵曹家捞钱、支持曹家捞钱、创造条件让曹家捞钱。 曹寅挪用巨额公款,康熙是知道的。 两江总督噶礼上奏弹劾曹寅贪污公款,康熙直接批奏:「 ”朕知其中情由”,这就是等于说:「 ”你不要多嘴”。 康熙将曹寅看做亲人,他想在适当时机,让曹寅担任更多的官职、更大的官职、更肥的官职,去捞取更多的金钱,尽快弥补接待自己南巡所造成的巨大亏空。 在原有的江宁织造官职继续保留的前提下,康熙皇帝又让曹寅兼任新的官职----管理两淮盐课。 管理盐课绝对是天下最肥的差事,康熙的用意十分明确,让曹寅多赚钱、快赚钱。 担心曹寅不敢捞钱,康熙特别密告曹寅:「 ”两淮情弊多端,亏空甚多,必要设法补完,任内无事方好,不可疏忽。千万小心,小心,小心,小心!” 大约曹寅真不是贪官的料,康熙给他很好的机会,他抓不住、用不好,总是补不平亏空。 康熙对曹寅真是好到没话说了,只要曹寅认为能搞到钱,康熙都准奏,而且亏损不追究。 曹寅拟了一份奏折,说自己想贩铜,需要大笔资金,想从内务府借十万两银子。 康熙立即准奏。 曹寅贩铜亏本了,拟写奏折,说自己不想干了,康熙还是当即准奏,连亏损的本钱都不追究。 康熙希望曹家发财的迫切心情,已经无以复加;康熙对曹寅已经仁至义尽。 曹寅患了风寒之病,继而转成疟疾。康熙知道后,亲赐治疗疟疾的药,急赐驿马星夜赶去扬州。 曹寅死后,康熙特命曹寅之子曹颙继任江宁织造,继续赚钱;两年后曹颙病故,康熙又亲自主持将曹寅的四侄曹頫过继给曹寅,继续接任江宁织造。 康熙指令曹寅的大舅子苏州织造李煦,帮助曹家补齐曹寅生前的亏空。 康熙真的希望曹家发财、发达,可是,直到康熙去世,曹家的亏空还是没有补平。 雍正用心良苦,可惜,恨铁不成钢 雍正上台后,又给曹家3年时间,让曹頫继续赚钱补亏。 也许曹寅接待康熙花钱太多;也许曹寅、曹頫真的不会捞钱,雍正给了3年时间,曹家还是无法补平亏空。 实在救不了曹家,雍正干脆将曹頫革职抄家,让他们全家搬迁到北京老宅的17间半的房子里居住,生活费由政府发放。 雍正恨铁不成钢,对曹頫说:曹頫你连捞钱都不会,还当什么官啊?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毛泽东点评国民党将领陈明仁:林彪打仗不如你 毛泽东点评国民党将领陈明仁:林彪打仗不如你下一篇:迄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建筑群在哪里 迄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建筑群在哪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