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近代德国的历史大事件 近代德国的历史大事件

导语:近代德国的重大历史事件边肖为大家收集并出版了以下文字资料。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德国位于西欧,东临波兰、捷克,南接奥地利、瑞士,西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接丹麦,北海、波罗的海,隔海相望的北欧国家。它是西欧最著名的国家。NO1。史前时期关键词:条顿堡战役森林部落战争公元前后,许多日耳曼部落定居在多瑙河和莱茵河流域,不断与试图征服这个地方的罗马帝国发生冲突。公元9年,日耳曼部落在条顿堡森林之战

近代德国的重大历史事件边肖为大家收集并出版了以下文字资料。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德国位于西欧,东临波兰、捷克,南接奥地利、瑞士,西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接丹麦,北海、波罗的海,隔海相望的北欧国家。它是西欧最著名的国家。

NO1。史前时期

关键词:条顿堡战役森林部落战争

公元前后,许多日耳曼部落定居在多瑙河和莱茵河流域,不断与试图征服这个地方的罗马帝国发生冲突。

公元9年,日耳曼部落在条顿堡森林之战中击败了当时强大的罗马帝国。

在这场战斗中,日耳曼部落伏击并消灭了三个罗马军团。

从那以后,罗马人再也没有真正试图将他们帝国的东部边界推过莱茵河。

从407年开始的一段时间里,莱茵河沿岸的日耳曼部落跨过莱茵河,在今天的法国和西班牙部分地区建立了一系列短命的王国。

476年,日耳曼人与罗马帝国的下层阶级联合起来,推翻了显赫的罗马帝国。

NO2。德国建国时期

关键词:查理大帝帝国分裂东法兰克王国撒克逊王朝德意志王国

5世纪末建立了法兰克王国,延续了几个世纪,包括莫洛温王朝和卡洛琳王朝的辉煌时期。

在查理大帝的统治下,王国几乎扩张到今天法国和德国的大部分地区,被称为查理大帝帝国。

查理大帝死后,帝国迅速分裂。

公元843年,法兰克王国的领土根据凡尔登条约分为三部分,西部,莱茵河左岸的西法兰克王国,成为后来法国的基础;东部,莱茵河右岸说德语的东法兰克王国,成为后来德意志王国的基础,成为未来神圣罗马帝国,也成为今天德国的雏形;中间部分成为后来法德斗争的根源。

公元919年,萨克森公爵的亨利一世被选为东法兰克王国的国王,建立了萨克森王朝,正式建立了德意志国家。

萨克森位于荷兰、西德、瑞士和奥地利。

这是严格意义上的德国历史的开始。

NO3。神圣罗马帝国

公元962年,德国国王和撒克逊王朝奥托一世在罗马被教皇约翰十二世加冕为皇帝,成为罗马的守护者和罗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

自1157年起,帝国被称为神圣罗马帝国。

NO4。魏玛共和国

利用这一现实和不断上升的失业率。

纳粹不断强调民族和种族问题,并承诺让失业者重新找到工作。他们把德国的许多问题归咎于所谓的犹太人阴谋,甚至声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是由于内部与敌人勾结造成的。

NO5。纳粹德国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魏玛共和国的政局开始转向法西斯主义。

以希特勒为领袖的纳粹党于1933年1月30日控制了德国政权。

希特勒上台后,开始在国内实行白色恐怖,残酷镇压持不同政见者,通过冲锋队、党卫军和国家秘密警察,以及全国各地的劳改营和集中营实行法西斯独裁。

希特勒是靠鼓吹强烈的民粹主义上台的,上台后开始了对犹太人疯狂的种族压迫。

1933年12月1日,通过了《保证党和国家统一法》。

1934年8月1日,《德国国家元首法》通过,加强了法西斯专政。

希特勒把国民经济纳入战争轨道,加快了重整军备的步伐。

1935年3月16日,希特勒宣布实行全民义务兵役,建立一支50万人的军队。次年,希特勒宣布实施戈林主持的“四年计划”,工业发展速度超过西方国家。

1936年3月7日,希特勒将德国军队开进莱茵河非军事区,并于7月介入西班牙内战。

11月25日,德国和日本缔结《反共国际公约》,1939年5月22日,德国和意大利在柏林缔结同盟条约。至此,三国正式结成同盟,被称为轴心国。

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希特勒在9月慕尼黑会议上强迫英法签署《慕尼黑协定》。

10月,肢解并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电战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开始,随后迅速占领挪威、丹麦、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

1940年,他打败英法联军,占领法国。

然后占领了南斯拉夫和希腊等国。

1941年6月22日,德国开始进攻苏联。

1942年冬天,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德军失利,第二次世界大战出现转折。

1944年6月6日,美英联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并于1945年5月8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根据雅尔塔协定,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占领德国,柏林作为一个特别单位由四个国家管理。

1949年5月,美、英、法占领区合并,形成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同年10月,苏联占领区宣布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分裂为两个国家。

NO6。冷战

1945年5月8日法西斯德国战败后,根据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协定,德国将11.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苏联和波兰,其首都柏林的其余部分被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占领。

1947年1月1日,美占区和英占区形成联合经济区,同年4月,法占区也加入联合经济区。

1948年9月,州立法机构的代表召开了一次协商会议。

1949年5月8日,协商会议通过了基本法。

5月23日,基本法颁布,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正式成立。

9月20日,阿登纳组建了第一届联邦政府。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议会由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组成。

联邦最高司法机构是联邦宪法法院。

1946年4月,苏联占领区的kpd与德国社会民主党合并,组成德国统一社会党。

1947年12月6日,德国人民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柏林苏维埃占领区举行。

1949年5月30日,德国人民第三次代表大会批准了宪法。

同年10月7日,临时人民议会通过了宪法。

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正式成立。

10月10日,苏联占领当局将行政权力移交给临时政府。

1948年柏林危机爆发,年底柏林正式分裂为两个城市。

1961年,民主德国在东西柏林边界自己的一边修建了柏林墙,冷战达到顶峰。

战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经济发展迅速。统一前,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和第三大贸易国。

民主德国的经济是东欧国家中最健康最快的。统一前,东德和西德被世界银行列为世界十大经济体之一。

NO7。德国的统一

1990年10月3日,前民主德国的领土并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德国统一条约于1990年2月13日达成,这一协议通过1990年2月14日所谓的“四加二协议”得以实现。

统一后,德国仍然是欧共体和北约的成员。

NO8。中世纪的全盛时期

人们通常以911年,加洛林王朝失去继承人,法兰克公爵康拉德一世当选为国王,作为东法兰克帝国向德意志帝国过渡的开始。

康拉德一世被认为是第一个德国国王。

帝国是选举君主制;国王由高级贵族选举产生,同时遵循“血统法”,即新国王应该与前任有血缘关系。

但是,这个原则有时会流产;重复选举并不少见。

中世纪,帝国没有首都,国王靠游行统治。

帝国没有税收,国王的收入主要来自委托给他管理的“帝国财产”。

他的权威没有得到正确的认可:只有通过军事力量和聪明的联盟政策,他才能获得部落中强大公爵的尊重。

康拉德的继任者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做到了这一点,他的儿子奥托一世正照耀着你。

奥托使自己成为帝国的真正统治者。

他于962年在罗马加冕为皇帝的事实显示了他的巨大权力。

从此,德国国王有了当皇帝的资格。

概念中的皇权包罗万象,它赋予了拥有者统治整个西方世界的权力。

然而,这种想法从未完全成为政治现实。

为了接受教皇的加冕,国王不得不亲自去罗马。

这就开始了德国国王的意大利政策。

他们在意大利北部和中部的统治持续了300年,所以他们不能向德国的大计划低头。

奥托的继任者在执政期间遭受了严重的挫折。

随后的撒利尔王朝再次繁荣。

亨利二世时期,德国王室和财富达到权力的最高峰;主要是坚定地维护了自己对教皇的优先权。

亨利四世无法维持这种局面。

在争取任命主教的权利的斗争中,尽管他显然战胜了教皇格里高利七世,但他的赎罪之旅是王位声望不可逆转的损失。

此后,皇帝和教皇一直处于平等的地位。

1138年,史陶芬王朝的百年统治开始了。

腓特烈一世·巴巴罗萨在与教皇、意大利北部城市和他在德国的主要对手——萨克森公爵的狮子亨利克的斗争中复兴了王室。

然而,在他统治期间,领土开始分崩离析,最终削弱了中央权力。

在巴巴罗萨的继承人亨利四世和弗里德里希二世时期,尽管有强大的皇权,这种发展仍在继续。

宗教和世俗的统治者变成了半主权的“君主”。

随着施陶芬王朝的衰落,西方无所不包的皇权其实已经终结。

德国内部各种纠纷的力量阻止了它成为一个民族国家,而这个过程当时正在其他西欧国家进行。

这是德国人成为“新兴国家”的根源之一。

NO9。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

第一个登上王位的哈布斯堡王室是鲁道夫一世。

皇权的物质基础不再是失去的皇权财产,而是各个朝代的皇权财产;皇家领土权政策成为每个皇帝的主要利益。

1356年卡尔四世颁布的黄金圣旨是帝国的一项基本法律,赋予七大杰出侯爵选举国王的特权和其他大国其他诸侯所没有的优先权。

当小伯爵、领主和骑士逐渐丧失职能时,城市的影响力因其经济实力而不断扩大。

城市联盟的缔结使城市更加强大。

这些联盟中最重要的汉萨同盟在14世纪成为波罗的海地区的一支重要力量。

自1438年以来,虽然帝国表面上仍是选举君主制,但皇权实际上由哈布斯堡王室掌握,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地区势力。

15世纪,帝国改革的需求日益增长。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第一个没有经过教皇加冕就登上王位的皇帝,试图实现这一改革,但失败了。

虽然他创建或重组的帝国议会、帝国专区和帝国法庭一直存在到帝国灭亡(1806年),但都没能阻止他们的继续分裂。

出现了“皇帝和帝国”的双重制度:一方面是帝国的首脑,另一方面是各州的选帝侯和诸城。

皇帝的权力受到限制,变得越来越有名无实,因为他们与选举州长达成了“服从”协议。

各州侯爵,尤其是大州侯爵,通过削弱皇权,大幅度扩张势力。

但是,帝国继续存在:王冠的荣耀还没有消失,帝国的思想还活得好好的。

帝国大联盟为中小国家提供保护,使其免受强大邻国的攻击。

城市成为经济力量的中心,他们首先受益于不断增长的贸易。

在纺织工业和采矿业中,出现了一种经济形态,这种经济形态超越了工匠的行会制度,具有与长途贸易一样的早期资本主义特征。

与此同时,以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为标志的意识形态发生了变化。

这种新觉醒的批判精神的矛头首先是教会的各种弊端。

求领养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他是民国时连侵略者都下令保护的大师级人物 他是民国时连侵略者都下令保护的大师级人物 只因身后有她下一篇:2017虹口初中一模语文作文题目有知道的吗 2017虹口初中一模语文作文题目有知道的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