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十大二战最变态的武器 改变二战的十大武器 二战中十大最好的武器

导语:二战日军唯一值得称道的陆军武器就是掷弹筒。 原标题:二战陆战十大明星兵器系列之九,德国88毫米高射炮 中国语言之丰富十分精准传神,这不用“歪打正着”来形容德国88毫米高射炮的成功正是可丁可卯。因为这杆大炮的盛名并非出自它的老本行打飞机,而是“捞偏门”打坦克打出来的,还一不留神成了二战中最优秀的反坦克炮。但这门高射炮能“反串”出彩其

二战日军唯一值得称道的陆军武器就是掷弹筒。

中国语言之丰富十分精准传神,这不用“歪打正着”来形容德国88毫米高射炮的成功正是可丁可卯。因为这杆大炮的盛名并非出自它的老本行打飞机,而是“捞偏门”打坦克打出来的,还一不留神成了二战中最优秀的反坦克炮。但这门高射炮能“反串”出彩其实是阴差阳错的结果,这有三个重要前提:一是这种德国造的大炮确实性能出类拔萃,堪称世界一流;二是二战前期德军的坦克及反坦克炮基本属于“弱鸡”;三是德国拥有14000多门88毫米高射炮,相对体量不是很大的德国及德军已是无处不在。这一强一弱加一多的背景,才成就了德国88毫米高射炮的赫赫威名,其也才有了入选二战陆战十大明星兵器的资本。

德国88毫米FLAK18型高射炮基本诸元:口径88毫米/56倍径,战斗全重4.98吨,俯仰角-3°—85°,方向角360°,初速820米/秒,战斗射速15-20发/分钟,垂直射高8000米,水平最大射程14500米,战斗编组人员10人,以半履带车或卡车牵引。世界上刚出现后装线膛炮的19世纪,这德国人就是造炮的大拿,直到现在依然如此。着名的德国克虏伯大炮曾蜚声全球,而且与中国有颇深的渊源。1871年中国清朝政府一次订购了328门德国克虏伯大炮,以此组成中国近代海防要塞防御的主要火力;中国北洋舰队的定远、镇远、济远等战舰均产自德国,舰炮皆是克虏伯大炮……而本文所述88毫米高射炮正是克虏伯公司的产品。严谨的秉性以及传承已久的工匠精神使德国人在造枪造炮方面天赋异禀,德国的军工产品才能长期以来领先世界。20世纪初飞机问世,之后各国军队陆续装备各型飞机并用于战争。有矛就有盾,1906年世界上第一门专门对付飞机与飞艇的高射炮在德国爱哈尔特军火公司诞生,这门炮口径为50毫米,最大射高为4200米。德国带了头,法国、意大利、英国、俄国等国家也相继开发出不同型号的高射炮,但在早期高射炮中最好的则是德国莱茵金属公司在1914年制造的77毫米高射炮,已经具备了现代高射炮的雏形,在一战中表现出色,被视为日后大放异彩的88毫米FLAK18型高射炮的鼻祖。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根据《凡尔赛条约》,德国被禁止生产和装备火炮,但德国的右翼势力怎肯就范,为绕开限制和制裁,1931年德国克虏伯公司的设计人员跑到瑞典的博福斯公司,在那里开始了新型高射炮的紧张研制,两家公司之前早就签订了合作协议。一战及之后的一段时间,飞机还处在“小儿科”阶段,体量小、速度慢、飞得低,但具有超前思维的德国人认为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军用飞机必然向大型、高空、高速发展,新型高射炮应具有较大的初速和动能,因此选择采用88毫米口径和56倍径,而当时其他各国的高射炮口径基本在37—50毫米之间,威力小,射程近。1932年这款高射炮研制成功,被命名为FLAK18型,即德语 “Flug-abwehr-kanone1918”的缩写,称为1918年型显然是在打烟雾弹,迷惑外界这不过是一战时期的老炮,而且不是在德国生产,并未触犯《凡尔赛条约》,实际上德军自1933年起就偷偷摸摸将量产的88毫米FLAK18型高射炮陆续装备防空部队。德国88毫米FLAK18型高射炮在设计理念、结构、操作、弹道、动能等方面在当时世界上是最先进的:炮身下有折迭式十字形支架,与活动拖车连接,收放方便,短时间内即可完成从移动状态到战斗状态的转换,这在实战中意义重大;它设计有半自动横置炮闩,操作较简便,一个熟练的炮兵班能将射速提高到每分钟20发以上,几门炮就可形成密集的火力网;它炮管长初速比较高,炮弹丸达到9.24公斤动能大,弹道性能优良,射程及毁伤力惊人;该炮对空射击时,炮管不论是360度水平旋转还是上下角度仰俯,都具有较快的反应速度。FLAK18型高射炮的出现,悄没声地超越了其他军工强国制造的各型高射炮。1933年希特勒上台,德国纳粹势力羽翼渐丰,1935年德国彻底撕毁《凡尔赛条约》,放手扩充军备,德国军工业迎来一片繁忙景象。十分重视装甲兵团作战的德军遂要求88毫米高射炮能兼顾打坦克。于是,克虏伯公司对88毫米FLAK18型高射炮在1936年完成一次重要的改型升级,这次不必打马虎眼了,直接命名为FLAK36型。此时,一战后被迫转行的莱茵金属公司也回归军工业,与克虏伯公司合作投入FLAK36型的生产。88毫米FLAK36型高射炮主要进行了以下改进:重新设计了拖车和炮架,提高了由移动状态转换对空射击状态的速度,也可以在移动状态平射地面目标,即火炮不必从四轮拖车上落地就可直接开炮,具备了快速反坦克的能力;火炮身管为可拆换的三段式,由于该炮初速高,炮管内膛易烧蚀损坏,设计分段炮管哪段损毁就换哪段,提高了维护性和经济性;改进设计了炮管复进机和液压驻退器,减小了后坐力;加装正面防盾,为平射时的操炮士兵提供了一定的防护。次年,重点针对提高防空能力又推出Flak 37型,它装有最新型的与雷达、指挥仪等观瞄设备连接的数据传送装置,可以实时接收飞行物的相关数据,提高了对空射击的精度。德国FLAK36/37型高射炮的问世,又领先全球一步,既有较强的打飞机的本事,又具备快速反坦克的能力。

德国88毫米FLAK高射炮最早用于实战是在1936年爆发的西班牙内战,希特勒不仅向西班牙佛朗哥的国民军提供武器,还派出德军秃鹰军团直接参战。作战中德军88毫米FLAK高射炮偶尔会向共和政府军方的苏制T26、BT5型坦克开火,这种炮打起坦克来有如神助,一发炮弹竟能击毁两辆挨着的轻型坦克。但事后德军指挥官并不鼓励这种行为,认为敌方的坦克皆是“皮薄馅少”的轻型坦克,用昂贵的88毫米FLAK高射炮干这活是杀鸡用牛刀,为其耗损价值不菲的炮管也不值当。其实这种限制完全没有必要,打仗就是要不惜一切手段消灭敌人,算计金钱是后方政治家的事,也许此时的德国元气还未恢复,过紧日子过惯了。但不管怎样,这是德国88毫米FLAK高射炮打坦克的首秀,实践证明这货除了打飞机外,打坦克也是把好手。真正让德国88毫米FLAK高射炮崭露头角并一举成名,是二战爆发后德军闪击法国的反坦克作战。1940年5月,埃尔温·隆美尔将军指挥的德军第7装甲师向法国的敦克尔克挺进,中途遭遇到英法联军重型坦克部队的反击。英军主要是玛蒂尔达2型步兵坦克,正面装甲厚达78毫米;法军主要是Char B1重型坦克,装甲厚度普遍达到60毫米。德军主要装备的37毫米反坦克炮对这两型坦克射击,竟根本无法穿透其装甲;德军2号坦克的20毫米火炮、3号坦克的37毫米火炮同样也打不动这两型坦克;只有4号坦克的75毫米短管火炮从侧后方对它们可造成一定威胁,无奈4号坦克太少。作战中满身厚重铠甲的英法军坦克给德军“魔鬼师”造成很大伤亡,第6摩托化步兵团被打得几乎溃散,惊恐的德军把玛蒂尔达坦克称为“铁皮夫人”,把Char B1坦克叫做“巨人”。在这关键时刻,一个紧随德军装甲部队前进的高炮连将88毫米高射炮放平开火,几次齐射就击毁英军的8辆坦克,德军这种火炮的远程穿甲能力极大震撼了英法联军,其坦克不得不主动后撤。这次战斗中德军88毫米高射炮虽然是被动迎战,但其强大的威力给隆美尔留下深刻印象,为日后他在北非战场巧用88毫米高射炮布阵打坦克埋下伏笔。二战德国三大名将之一隆美尔拥有出色的战役战术指挥才能,计谋多端,灵活刚毅。1941年之后,隆美尔领命转战北非战场,先后任德国非洲军军长、非洲装甲军团司令。此时在北非的英军有1400辆坦克,德军只剩下120余辆坦克,好在隆美尔想起了在法国作战的经历,将88毫米高射炮派上大用场。隆美尔尝试采用伏击战术,以88毫米高射炮、坦克炮等直瞄火炮事先布置“口袋阵”,德军用少量坦克出击佯攻,将英军大批坦克引入陷阱,再由射速极高的88毫米高射炮逐个“点名”,英军屡屡上当损失惨重。尤其是1941年6月的“战斧作战”,德军88毫米高射炮在北非托布鲁克战役中大放异彩,当时英军坦克部队在哈勒法亚隘口误入德军的伏击圈,参战的238辆英军坦克被击毁123辆,大多数为88毫米高射炮所为,气得迂腐的英国军官直报怨这样打不公开。这次战役,经验老到的德军将呆板的英军打得稀里哗啦,隆美尔为此晋升为元帅,还得了“沙漠之狐”的名号。88毫米高射炮遂行反坦克任务也成为德军战术的一部分,在《德军士兵手册》里就明确地写道:“88毫米高炮要作为突击分队伴随反坦克炮前进。”但是,88毫米高射炮的辉煌正反映了德军坦克与反坦克炮发展的滞后,把本应在后边防空的高大笨重防护能力极弱的高射炮拉到前沿与坦克对射,纯属拾遗补缺的无奈之举。在东线苏德战争中,德军装备失衡的问题更加暴露无遗,再次将88毫米高射炮推向最前沿。1942年之前苏军装备的坦克不论在质量还是数量上都比德军具有明显的优势,德军的3号、4号坦克火炮以及步兵反坦克火炮很难击穿苏军T34中型坦克、KV1/2重型坦克的倾斜装甲,以致在德国上下引发“T34危机”,刺激德国加紧研制新型“黑豹”、“虎”式坦克。在这德军反坦克火力“空窗”期间,又是88毫米高射炮挺身而出,承担起反坦克直瞄火炮的重任,以巨大的威力使苏军坦克付出惨重的代价。即使1943年之后苏德战场上出现先进的“黑豹”、“虎”式坦克,但数量太少,而苏联的坦克年产量达数万辆,德军88毫米高射炮还是要把副业当主业干,持续参加地面反坦克作战并取得赫赫战绩,加上其它兵器的组合打击,苏军在1941—1944年期间每年损失坦克高达20000辆上下。1942年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攻坚战中,德军88毫米高射炮还被当成野战加农炮使用,或用于近距离摧毁点状目标,或用于远程火力覆盖,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德军指挥官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将军为此评价道:“Flak是打碉堡的高手。”这一战役的胜利,同样让曼施坦因晋升为元帅,88毫米高射炮至少为两位德国名将晋升长了脸。

德军这门88毫米高射炮防盾上的标记显示:共击落飞机11架,击毁坦克20辆,击毁工事火力点15个,战绩确实了得。尽管88毫米高射炮的前期型号Flak18/36/37在作战中取得极大成功,但汉斯的眼光总是那么超前,德军针对高性能飞机和新型坦克的不断出现,认为早期88毫米高射炮已不足以应付新的威胁,故要求对88毫米高射炮再进行改进。这一任务由德国莱茵金属公司在1941年研制完成,新型高射炮被命名为Flak41型。Flak41型高射炮被直接设计成了一种多用途火炮,主要改进是:炮架采用全新的设计,有效解决了早期88毫米高射炮外形太高的缺点,使火炮在反坦克作战时生存力更强;用新的回旋式炮座取代Flak18/36/37系列上老式的笨重底座,使火炮捕捉目标更快速;加强了火炮的威力和射程,原有的56倍径炮管被71倍径炮管取代,炮管的强度也相应增加,超长的身管使炮弹具有更大杀伤力;引入精密的观瞄及火控装置,提高了射击精度;设计了半自动装弹机构,提高了射速,同时也降低了装填手的体力消耗……以上诸多改进使88毫米Flak41型高射炮综合性能更上一层楼,再次将作战对手远远甩在身后。自此,德国88毫米高射炮已形成Flak18/36/37/41型系列,各型之间大部分零部件可以通用,但数量上还是Flak36型最多,因为Flak37/41型过于复杂昂贵。实战证明,二战期间没有一种坦克可以抗住德军88毫米高射炮的吊打,“反坦克杀手”这个称号可谓名不虚传。既然88毫米高射炮反坦克能力出众,那就别浪费了这一身“功夫”,精明的德国人使这种炮衍生出了一系列其它的改型:例如PaK43型88毫米反坦克炮,专用反坦克炮相对高射炮造价更低,使用兵员更少,性价比更好一些。德国着名的“虎”式坦克、“虎王”坦克、“费迪南”反坦克歼击车、“猎豹”反坦克歼击车的主炮都是采用88毫米高射炮的改进型,作战中这些火炮有在3500米击毁美英苏军坦克的记录,威力一时无两。中国有句老话叫“母凭子贵”,而这哥四个正是凭借其强大的主炮在二战中威名远扬。虽说德国88毫米高射炮“副业&rdq前结束的意义。

4、雷达

雷达技术没有常规武器系统那样拥有强大火力或感官刺激,但最终改变了二战进程,让盟军成为最后的胜利者。英美两国科学家在二战期间精诚合作,设计出了胜过德国电子探测能力的先进雷达系统,在艰苦卓绝的大西洋海战中大出风头,一举击溃德国的U型潜艇。

5、U型潜艇

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但神出鬼没、令人畏惧的德国U型潜艇部队却是盟军强大对手。据历史学家称,U型潜艇是唯一令英国首相丘吉尔真正畏惧的事情。二战初期,这些深潜水下的杀手在大西洋四处游弋,寻机击沉为商船护航的盟军军舰,让德国顺利地在1940年完全将法国占领。从1939年至1942年,U型潜艇成功让德国纳粹在同大西洋盟军较量中占得上风。

6、马克沁机枪

1885年,马克沁机枪揭开了神秘面纱。它是世界上第一挺真正有效的机关枪,每分钟可以发射500枚子弹。英国陆军对非洲进行殖民扩张时,把它当做了首选武器。在1893年马塔贝列战争期间的一次战役中,五十名英国士兵在同五千恩德贝勒族勇士对抗丝毫不落下风,这一场景后来多次在非洲大陆出现。

7、弩

弩的准确性极高,使用简单,士兵可以轻而易举掌握如何快速、集中发射这种武器的要领,使它成为十字军基督教徒入侵穆斯林圣地的有效武器。在第三次和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时,欧洲基督教徒又对弩进行了改进,在击败穆斯林对手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8、火药

火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早在一千多年前便研制成功,但直到南宋末年开封之役,火药才真正发挥了威力,从此名声大振。南宋末年,蒙古族人攻打开封,尽管人数处于绝对劣势,但守城将士利用“火箭”,英勇抗敌,这种武器在心理和身体上都给敌人以很大冲击,最终击退了蒙古军队的进攻。

9、战斗机

英国Vickers公司生产的FB5Gunbus是世界上第一架真正意义上的战斗机,使战争方式从此发生了彻底变化。这种飞机发着劈啪声启动,能搭载两名机组人员。Gun-bus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几年首次起飞,但在同德国DR1“福克”三翼机的空中较量中处于下风。DR1“福克”三翼机由德国着名王牌飞行员曼弗雷德·冯·里奇特霍驾驶。不过,从那一刻起,战场上的胜利天平已开始朝向具有最强大空中力量的军队倾斜。

10、投矛杆

从意识到尖尖的东西可以伤人的那一刻起,人类就在不停制造枪矛,但直到投矛杆的横空出世,才打破了人类和史前大量肉食动物之间势均力敌的态势。使用这种长长的钩状武器,猎人投掷矛的速度和准确性都大为提高,如果使用得当,甚至能刺死体型最为庞大的动物。

网友观点:

@落幕的年华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马尔泰若曦历史原型 历史上到底有没有马尔泰若曦下一篇:历史上的马尔泰若曦 历史上到底有没有马尔泰若曦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