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薛延陀 薛延陀:史上最悲催的邻国

导语:薛延陀,中国北方古代民族。亦为汗国名。原为铁勒诸部之一﹐由薛、延陀两部合并而成。最初在漠北土拉河流域,从事游牧,役属于突厥。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好好聊聊薛延陀这个悲催的的国家。大唐曾经打过几次重要战役,跟东突厥作战,跟薛延陀作战,还有与阿拉伯的战役。但是薛延陀一开始并不是大唐的敌人,而是盟友。唐朝需要一个盟友一起对付强大的突厥汗国,

薛延陀,中国北方古代民族。亦为汗国名。原为铁勒诸部之一﹐由薛、延陀两部合并而成。最初在漠北土拉河流域,从事游牧,役属于突厥。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好好聊聊薛延陀这个悲催的的国家。

大唐曾经打过几次重要战役,跟东突厥作战,跟薛延陀作战,还有与阿拉伯的战役。但是薛延陀一开始并不是大唐的敌人,而是盟友。

唐朝需要一个盟友一起对付强大的突厥汗国,公元六百三十年,唐军和薛延陀一起灭了东突厥。

薛延陀的大汗是夷男,他接管了东突厥,臣服于大唐。偏偏夷男那小子是个野心勃勃的人,一直暗中扩充力量,唐太宗想了个办法,恢复东突厥自治,在东突厥内拥立首领,这样可以防止薛延陀太过强大。夷男当然反抗,他干不过唐朝,隔三差五找点事给东突厥,挑衅一下,打几仗,消耗他们实力,久而久之,唐太宗不乐意了,这小子是想跟唐朝抗衡啊。

公元六百四十一年,唐朝派大将李积去收拾薛延陀,薛延陀被打服。过了三年,644年,唐太宗御驾亲征讨伐高句丽,薛延陀向东突厥发动进攻,灭了东突厥,变成薛延陀领土,阿史那思摩逃到中原。

此时离唐灭薛延陀还有两年的时间。

也就是说,唐灭薛延陀,发生在641到646这五年的时间。战争在蒙古高原,指挥官是李积。

李积是赫赫有名的名将,是唐朝三大名将之一。夷男当然知道他,不过他并不在意。两军刚一交锋,夷男就知道。李积不是饭桶,唐军还是蛮厉害的。

双方在朔州交战,唐军诈败,转身就跑,夷男乐坏了,刚才看着挺厉害,结果是纸老虎嘛。他, 一个跑,一个追,过了很久,夷男还一直追,眼看到了长城脚下,无数唐军从夷男侧翼杀出。这就叫做“兵不厌诈”。夷男刚要收拢队伍撤退,就发现天空竟然下雨了……

等等,好像不是雨,是箭雨。

于是薛延陀的兵都呆呆的看着死神张开口袋,欢快的扑向他们。夷男这才明白,原来自己跑了这么远,就是为了钻进唐朝十五万大军的口袋里。

薛延陀五万多人被俘,数万兵力被杀,夷男带着一百多随从拼死逃回,这才免了当俘虏的悲惨命运。

朔州之败,对夷男的打击很大。这次战役失败后,夷男很长时间没敢得瑟,虽然他不屈不挠的挑衅东突厥,但对大唐还是很客气的,他还向大唐请婚。

大唐的意思是,谢罪接受,请婚免谈,夷男很不高兴,但也没办法。之后夷男只要一打东突厥,大唐就帮东突厥打仗,夷男气炸了,但也不敢跟唐朝玩硬的。

也许是太郁结了,夷男病死了。公元645年,夷男去世,唐太宗下令全军举哀,看起来深情满满。

但其实夷男不知道,为了他的去世,唐太宗早就挖了一个坑。唐朝还是不愿意跟夷男正面交锋的,怎么说呢,这个人也还是有点能力的。唐朝的办法是“借力打力”,让他自己把自己给灭了。

薛延陀向唐朝请婚的时候,夷男的儿子,侄子都被封了“小可汗”,当夷男去世了,薛延陀还是争夺继承权了,同样都是“小可汗”,谁服谁?谁都不服谁。薛延陀内部夺位战争演绎的轰轰烈烈。最后薛延陀的养子拔灼杀掉他的亲儿子,自立为“可汗”。其实薛延陀的灭亡,固然有唐朝出兵的原因,内部占很大因素,可以说薛延陀死于内乱。这场内乱的安排者是李世民,但最终毁灭他们的,却是人性的贪欲。

要说拔灼,他比起夷男来更有野心,也更没有自知之明。刚即位竟然趁唐朝征讨高句丽的时候,再一次出兵,攻打夏州。

拔灼运气不怎么样,镇守夏州的是执力士思,执力士思的突厥兵很轻松的就击败了拔灼,拔灼也没有夷男运气好,还能侥幸逃脱,他直接掉入圈套,被杀了。

薛延陀过群龙无首,又彻底激怒了唐朝,正发出死前最后的哀鸣。

公元六百四十六年,唐军再次远征,这一次声势浩大,不但李绩去了,江夏王李道,左卫大将军阿史那杜尔都率兵跟随。

这一次薛延陀还算聪明,各部落纷纷表示归降。李绩仅率200精悍骑兵,就到牙帐内进行招降活动。

夷男麾下有一个野心大的,想反抗,李绩二话没说,带着200精骑就上了,一口气斩首五千多,薛延陀各部都被震慑住了。

薛延陀被唐朝化为燕然都护府,成了唐朝一个省。也就是说,不可一世的薛延陀国,妄想取而代之东突厥,成为与大唐抗衡的力量,结果得瑟了二十多年,就一命呜呼了。

做人有野心不怕,重要的是有与野心相匹配的实力,不然还是安稳点好。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跗猴 全世界最小的生物 你都知道吗下一篇:具有 世界上真的有龙吗 昆仑山传闻具有仅存的三条蛟龙之一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