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古代刑罚 古代刑罚“徒一年”是什么意思

导语:中国古代刑法可分为奴隶制五刑和封建制五刑。奴隶制五刑是指墨、劓、刖、宫、大辟。封建制五刑指笞、杖、徒、流、死。徒就是封建五刑之一。强制犯人劳役的刑罚。《唐律疏议》的《名例》篇解释说:“徒者,奴也。”即劳役。分五等:一年,一年半,两年,两年半,三年。唐朝不附加杖刑,而宋朝则加脊杖。隋文帝时制定的《开皇律》删除了前代的残酷刑罚,把刑罚

中国古代刑法可分为奴隶制五刑和封建制五刑。奴隶制五刑是指墨、劓、刖、宫、大辟。封建制五刑指笞、杖、徒、流、死。

徒就是封建五刑之一。强制犯人劳役的刑罚。《唐律疏议》的《名例》篇解释说:“徒者,奴也。”即劳役。分五等:一年,一年半,两年,两年半,三年。唐朝不附加杖刑,而宋朝则加脊杖。

隋文帝时制定的《开皇律》删除了前代的残酷刑罚,把刑罚定型为苔、杖、徒、流、死五型。

死刑法定为绞、斩2等;

流刑分为三等:1000里居作2年,1500里居作2年半,2000里居作3年,应居作者,3流俱役3年;

徒刑分为5等:1年、1年半、2年、2年半、3年;

杖刑5等,是改北周的鞭刑为杖,自60至100,以10杖为差;

苔刑亦为5等,是减北周杖刑为苔,自10至50,亦以10等为差。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徒”是古代刑罚的一种,意思是“剥夺罪犯一定期限的自由并强制其服劳役的刑罚”,类似于现在的劳教,那么“徒一年”就是坐牢劳教管制一年的意思,其实在封建王朝,这类的刑罚已经是得到提高的,下面将简单介绍这个徒刑的由来。

1.五刑

说起古代的刑罚,五刑是离不开的,为何成为“五刑”呢?因为“五”是满掌之数,古人以“五”为数概括主要的刑罚,也包含完备之意,据历史考证,自夏朝起,就开始有了刑罚。先秦以前的五刑是指墨、劓、剕、宫、大辟,自汉代经过各个皇帝的刑制改革,认为肉刑太过残忍,于是逐渐废止。后来觉得把犯人流放作为刑罚也是不错的选择,于是到了南北朝时期流刑正式纳入正刑“五刑”之中。后有经过改革,到隋朝起,基本就正式形成了笞、杖、徒、流、死的刑罚体系,并逐渐的稳定下来,一直延续到清末,这种刑罚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五刑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

新五刑是指上面介绍的“笞、杖、徒、流、死”。

“笞”:以竹、木板责打犯人背部、臀部或腿部的轻刑,是针对轻微犯罪而设,或作为减刑后的刑罚。

“杖”:指用大竹板或大荆条拷打犯人脊背臀腿的刑罚。

“徒”:剥夺罪犯一定期限的自由并强制其服劳役的刑罚,这点其实和当今的徒刑的意思很相近。

“流”:就是流放到边远地区,这种刑罚其实也是挺重的,基本在死罪之下了,流刑后来有逐渐发展到充军如明代,清代的发遣刑,其实都是是流刑的变形与补充。

“死”:这就没有什么说的了,就是“死罪”,在五刑之中最重的刑罚,古称大辟,也称极刑、生命刑,是结束人犯生命的刑罚,其中又分为“斩“、“绞”,“斩”就是斩头,身首异处;“绞”是比斩首稍微人性化一点,就是绞死留全尸。

以上是我对问题的回答。

徒是“劳作”的意思, 起源于我国古代的“笞,杖,徒,流,死”五刑中的“徒”。

徒刑出现的比流刑要晚些,但在奴隶制时期已有了最早的徒刑制度。《周礼秋官司圜》:“司圜掌收教罢民,凡害人者弗使冠饰,任之以事而收教之。能改者,上罪三年而舍,中罪二年而舍,下罪一年而舍。其不能该而出圜土者,杀。虽出三年不齿。”这是最早的、比较有系统的关于徒刑的记载,应该说,徒刑始于西周。

中国古代剥夺罪犯一定期限的自由并强制其服劳役的刑罚。《唐律疏议名例》载:“徒者,奴也,盖奴辱之。”这说明徒刑是一种奴役、侮辱性质的刑罚。这种刑罚起源很早。据甲骨文记载,中国商代就有牢狱“圉”,用以拘禁罪犯,限制其自由。周代除死刑外,其他处肉刑的罪犯,都须服劳役,“墨者使守门,劓者使守关,宫者使守内,刖者使守囿,完者使守积”。因此,当时的徒刑成了墨、劓、剕、宫等刑的附加刑。

“徒一年”,即服苦役一年。

古代刑法之一,是剥夺罪犯一定期限的自由并强制其服劳役的刑罚。在不同时期,徒刑的劳役性质和期限都不相同。

秦汉

城旦舂

《汉书·惠帝纪》应劭注:“城旦者﹐旦起行治城”﹔“舂者﹐妇人不豫外徭﹐但舂作米”。

秦汉时期,修筑城墙的男犯叫做“城旦”,负责舂 米的女犯叫做“舂 ”。

鬼薪白粲

《汉旧仪》:“鬼薪者﹐男当为祠祀鬼神伐山之薪蒸也﹔女为白粲者﹐以为祠祀择米也﹐皆作三岁。”

男犯为祭祀鬼神入山采薪,女犯为祭祀神鬼择米,刑期3年。

隶臣妾

男犯为“隶臣”﹐女犯为“隶妾”,秦朝时无刑期,即官奴婢,只能通过亲属戍边或者军功赎身。到了汉代,隶臣妾刑期为两年或者一年。

司寇

《汉旧仪》载:“罪为司寇﹐男备守﹐女为作如司寇﹐皆作二岁。”

秦汉时强制罪犯到边远地区御外寇或看管刑徒的一种刑罚。

斥候

秦朝强制罪犯伺察敌情的一种刑罚,为边塞上专门伺察﹑了望敌情的人。

魏晋

《晋书·刑法志》:“更依古义制为五刑。其死刑有三,髠刑有四,完刑、作刑各三,赎刑十一,罚金六,杂抵罪七,凡三十七名,以外律首。”

徒刑以附加刑为名称,分为髡刑﹑完刑﹑作刑三种,其中髡刑又分为四等﹐完刑﹑作刑各分为三等。

隋唐

相较于前代,隋唐的刑法都有所减轻,并且法律更加完备。

徒刑为五刑之一﹐分为五等﹐最低为一年﹐最高为三年﹐每等之间相差半年﹐并且不附加笞﹑杖刑,可以用钱抵刑。

五代、宋代

《宋刑统·名例律》载:“徒三年﹐决脊杖二十﹐放﹔徒二年半﹐决脊杖十八﹐放﹔徒二年﹐决脊杖十七﹐放﹔徒一年半﹐决脊杖十五﹐放﹔徒一年﹐决脊杖十三﹐放。”

此时基本沿用唐制,但是恢复了杖刑。

辽代

《辽史·刑法志》载:“徒刑一曰终身﹐二曰五年﹐三曰一年半。终身者决五百﹐其次递减百。”

辽代刑罚加重,徒刑分为三等,不仅加了杖刑,还有黥面。

元代

徒刑分为五等,加杖刑,犯人服劳役的时候还要带镣铐。

明清

徒刑也分为五等,加杖刑﹐但是可以用钱抵罪。

《唐律疏议.名例》载:“徒者﹐奴也﹐盖奴辱之。”这说明徒刑是一种奴役﹑侮辱性质的刑罚。这种刑罚起源很早。据甲骨文记载﹐中国商代就有牢狱“圉”﹐用以拘禁罪犯﹐限制其自由。周代除死刑外﹐其它处肉刑的罪犯﹐都须服劳役﹐“墨者使守门﹐劓者使守关﹐宫者使守内﹐刖者使守囿﹐完者使守积”。因此﹐当时的徒刑成了墨﹑劓﹑剕﹑宫等刑的附加刑。

徒刑从古到今的转变:

1 城旦舂 秦﹑汉时强制男犯修筑城墙﹐叫做“城旦”﹔强制女犯舂米﹐叫做“舂”。

2 鬼薪白粲 秦﹑汉时﹐强制男犯入山采薪供祭祀鬼神用﹐谓之“鬼薪”﹔强制女犯为祭祀神鬼择米﹐谓之“白粲”。

3 隶臣妾 秦﹑汉时强制罪犯服劳役的一种刑罚﹐男犯称做“隶臣”﹐女犯称做“隶妾”。秦制﹐刑为隶臣妾或耐为隶臣妾无刑期﹐乃是确定为一种官奴婢身份。

4 司寇秦﹑汉时强制罪犯到边远地区御外寇或看管刑徒的一种刑罚。《汉旧仪》载:“罪为司寇﹐男备守﹐女为作如司寇﹐皆作二岁。”

5 候指斥候﹐秦时强制罪犯伺察敌情的一种刑罚“斥候”原为边塞上专门伺察﹑了望敌情的人。《尚书.禹贡》疏:“斥候谓检行险阻﹐伺候盗贼。”秦时定为较轻的一种徒刑

6 魏晋徒刑已不用“城旦”﹑“鬼薪”等名称。但保留以“髡”﹑“耐”做为徒刑附加刑的制度﹐并以此作为徒刑名称。

7 北魏徒刑称“徒”。“徒”按劳役年限分为各种等级﹐因此又称“年刑”。北齐时徒刑称做“刑罪”﹐由于有附加刑“耐”﹐所以也称“耐罪”。

8 隋唐徒刑作为五刑之一﹐亦分为五等﹐但刑期有所缩短﹐最低为一年﹐最高为三年﹐每等之间相差半年﹐并且不附加笞﹑杖﹐准许以铜赎刑。

9 五代﹑宋代徒刑五代基本沿用唐制﹐但恢复了加杖制﹐实际上是一罪两刑。

10 辽代徒刑 较前代重﹐分为三等﹐并有从刑。《辽史.刑法志》载:“徒刑一曰终身﹐二曰五年﹐三曰一年半。终身者决五百﹐其次递减百。”终身徒刑﹐不仅加杖﹐还须“黥面”

11 金代徒刑制度与唐﹑宋同﹐唯将五等改为七等﹐增加四年﹑五年两等。

12 元代徒刑分为五等﹐并附杖刑﹐即一年杖六十七﹔一年半杖七十七﹔二年杖八十七﹔二年半杖九十七﹔三年杖一百七。按《元典章.刑法一》规定﹐徒刑的杖刑“皆先决讫﹐然后发遣”﹐服劳役时要带镣。

13 明﹑清徒刑制度基本相同﹐即分为五等加杖﹐准许以钱赎。“其无驿县﹐分拨各衙门充水火夫﹐各项杂役﹐限满释放”

14 现代:徒刑,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并监禁于一定场所的刑罚。

古代刑法”徒一年”是什么意思?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徒是中国古代剥夺罪犯一定期限的自由并强制其服劳役的刑罚。

徒一年,就是流放一年的意思!

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在中国古代有些臣子因为犯了错误被皇帝降职发配到偏远地区的,电视剧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还有一些好的臣子被奸人所害后被发配到千里之外的。

那么问题来了古代难道没有监狱吗,那些犯人必须长途跋涉去那么远的地方?而且古代没有汽车只能骑马和步行,一路上还得花费不少盘缠用来躲避人祸,上茅房都是个问题,这样不是更麻烦,就更厉害了

大家都知道最终刑罚是死刑,被剥夺活着的权力是多么可怕的刑罚,而对古人来说发配至偏远地区是仅仅次于死刑的一种重刑。

秦汉时期大多是因为皇亲国戚贵族犯错后,才会发配到边境,但到宋朝的时候这种刑罚就普遍了,当然古代也有坐牢,也就是所谓的徒刑,而流放至偏远地区就是流刑,二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总的来说,流放之刑是比坐牢更加严重的刑罚,因为发配到那么远后,再能回来的几率就非常小了,首先是交通问题,并且边境大多数气候恶劣,去那么远会吃不少苦头,还有种说法是让汉族的犯人去少数民族多的边境,可以增加汉人的比重,类似于殖民。

徒是中国古代剥夺罪犯一定期限的自由并强制其服劳役的刑罚。

徒刑是一种奴役﹑侮辱性质的刑罚。这种刑罚起源很早。据甲骨文记载﹐中国商代就有牢狱“圉”,用以拘禁罪犯﹐限制其自由。

周代除死刑外﹐其它处肉刑的罪犯﹐都须服劳役﹐“墨者使守门﹐劓者使守关﹐宫者使守内﹐刖者使守囿﹐完者使守积”。因此﹐当时的徒刑成了墨﹑劓﹑剕﹑宫等刑的附加刑。

秦﹑汉徒刑 根据劳役的性质﹑期限和有无附加刑﹐分徒刑为若干等级﹐并各有专门名称。

徒是是指劳役。古代刑罚“徒一年”就是处罚罪犯劳役一年的意思。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三国人物介绍大全 三国两晋人物历史故事大全下一篇:大辟是什么刑法 古代刑罚“徒一年”是什么意思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