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初唐四杰是谁 初唐四杰和蜀汉四相谁厉害

导语:初唐政坛四位杰出人物房玄龄,名乔,字玄龄,以字行,其神道碑则作名玄龄,齐州临淄县人,唐朝初年名相、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房玄龄曾祖房翼是北魏镇远将军、宋安郡太守,袭爵壮武伯。祖父房熊字子绎是州主簿,父亲房彦谦喜好学习,通读《五经》,在隋朝出任泾阳县县令、司隶刺史,《隋书》中有传记。房玄龄18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隋末天下大乱,

初唐政坛四位杰出人物

房玄龄

,名乔,字玄龄,以字行,其神道碑则作名玄龄,齐州临淄县人,唐朝初年名相、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房玄龄曾祖房翼是北魏镇远将军、宋安郡太守,袭爵壮武伯。祖父房熊字子绎是州主簿,父亲房彦谦喜好学习,通读《五经》,在隋朝出任泾阳县县令、司隶刺史,《隋书》中有传记。

房玄龄18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隋末天下大乱,房玄龄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后,为秦王参谋划策,典管书记,是秦王得力的谋士之一。唐朝武德九年,他参与玄武门之变,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房玄龄为中书令;贞观三年二月为尚书左仆射;贞观十一年封梁国公;贞观十六年七月进位司空,仍综理朝政。贞观二十二年七月廿四癸卯日,房玄龄病逝,谥文昭,追赠太尉。

杜如晦,字克明,京兆郡杜陵县人,唐朝初期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之治中的主要谋臣之一,深受李世民的重用。与房玄龄人称“房谋杜断”。

唐太宗时的宰相:贞观二年正月至三年二月为侍中,三年二月至十二月为尚书右仆射。

杜如晦自少聪悟,好谈文史,是个典型的彬彬书生。在隋朝大业年间起家为雍州从事,吏部侍郎高孝基很是器重他,赞扬他有应变之才,是栋梁之才。隋炀帝前往江都游玩时,代替王使君判留守事。秦王李世民平定京城时,引为秦王府兵曹参军。当时的太子李建成对杜如晦非常忌晦,他对齐王李元吉说:“秦王府中可惮之人,惟杜如晦与房玄龄耳。”被外调出秦王府。经房玄龄周旋,李世民又将他调回幕府。此后跟随李世民东征西讨,为其参谋军国大事,平定了薛仁果、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诸路诸侯。以功勋累迁陕东道大行台司勋郎中,封建平县男,食邑三百户。不久以本官兼任文学馆学士。

李世民的天策府建立后,杜如晦任从事中郎,被画像纪念的天策府十八学士中,以杜如晦为首,其画像上的赞语为:“建平文雅,休有烈光。怀忠履义,身立名扬。”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杜如晦任太子右庶子,不久迁任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赐实封一千三百户。

贞观二年,杜如晦以本官摄侍中,兼吏部尚书,总监东宫兵马事务。

贞观三年,杜如晦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右仆射,与左仆射房玄龄共掌朝政,制定了唐朝各个部门的规模及典章,被人们赞为良相,史有“房谋杜断”之称。同年冬天杜如晦因病辞职,唐太宗对他的病情极为关注,频频派人慰问,给他寻找名医和治病药物,到贞观四年五月终因病重而去世,年仅四十六。唐太宗对他去世极为痛心,追赠他为司空,徙封莱国公,谥曰成。

长孙无忌,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唐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

唐太宗、唐高宗时的宰相:贞观元年七月至二年正月为尚书右仆射,十九年至二十年四月为侍中,二十二年正月至二十三年六月为检校中书令、知尚书门下二省事,二十三年六月至显庆四年四月,为同中书门下三品。

又有谋略,少年时即与李世民交好。隋朝义宁元年,李渊起兵太原,无忌在长春宫进见,授任渭北行军典签,自此辅佐李世民征讨。

武德九年,参与发动玄武门之变,帮助李世民夺取帝位。贞观元年,迁吏部尚书,以功第一,封齐国公,后徙赵国公。历任太子左庶子、左武候大将军、吏部尚书、尚书仆射、司空,功勋卓着,又是外戚,是太宗最信赖倚重的大臣。虽然位极人臣,招致议论,但唐太宗多次表示对长孙无忌的信任,屡加恩宠。贞观十一年奉命与房玄龄等修《贞观律》。

贞观十七年,图功臣二十四人于凌烟阁,长孙无忌名列第一。贞观十六年,太子李承乾谋反被废,唐太宗欲立晋王李治,召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密议,长孙无忌表示支持,次年李治被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病危,遗命长孙无忌与褚遂良辅政。

唐高宗继位,拜无忌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兼扬州都督,主持朝政。永徽四年,房遗爱与高阳公主谋反事泄,无忌为稳固高宗帝位,以谋反案诬陷吴王李恪,李恪与房遗爱、高阳公主等一同被杀。永徽六年,高宗欲立武昭仪为皇后,无忌坚决反对,招致武后仇恨。许敬宗希旨,诬构无忌谋反,高宗削无忌爵,流黔州。659年被逼自缢死

魏徵,字玄成,钜鹿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文贞,以直谏敢言着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着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谏太宗十思疏》为最着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

魏徵少年时贫困,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失意却不事谋生,当了道士,以隐藏他的大志。他融会贯通于读书,见天下乱,特别留意纵横家的学说。

隋末投奔瓦岗军,成为该军将领元宝藏的书记,因为文辞优美被李密欣赏,魏徵进献十条计策给李密,李密很欣赏,但未能采用。兵败,归唐。后为窦建德所俘,建德念其才而收之。建德兵败,复归唐,拜太子洗马,事太子李建成。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以其耿直,不杀,且升谏议大夫,后迁秘书监、侍中等职,犯颜直谏太宗二百余次。

长孙皇后派人告诉魏徵:“闻公正直,今才得实。愿公常守此志,勿少变更。”一次,李世民“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徵来,匿怀中;徵奏事固久不已,鹞竟死怀中。”

贞观六年,李世民在一次罢朝后回到内宫,怒不可遏:“会须杀此田舍翁。”长孙皇后好言劝慰太宗才免除这次灾难。十七年元月十七日,魏徵病逝。太宗悲恸之极,亲自到魏徵灵前祭奠痛哭,并罢朝五日为魏徵举哀,又命文武百官前往送葬,赠魏徵为司空,谥曰文贞,陪葬昭陵。又谓侍臣:“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俎逝,遂亡一镜矣!

蜀汉四相的生平轨迹

诸葛亮,字孔明,东汉末年徐州琅琊阳都人。三国蜀汉丞相,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及散文家。身高八尺。隐居隆中,自比管仲、乐毅,人称“卧龙”刘备三顾始见之,为备画据荆益、联孙权、拒曹操之策,佐备取荆州,定益州,遂与魏、吴成鼎足之势。曹丕代汉,备称帝于成都,以亮为丞相。备死,亮辅后主刘禅,以丞相封武乡侯,兼领益州牧。整官制,修法度,志复中原。屡次北伐,与魏相攻战。建兴十二年卒于五丈原军中,年五十四,谥为忠武侯。《三国志·蜀志》有传。诸葛亮的才能、品格备受后世敬仰,故常被尊称为武侯、诸葛武侯。后民间小说、戏曲谓其通晓阴阳,料事如神。其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忠臣与智者之代表。明罗贯中《三国演义》所刻画者,流传众口,最为着称。与汉昭烈帝刘备在统治蜀汉期间,提拔诸多名将与能臣,并奠定基础。

蒋琬,字公琰,三国时代蜀汉的重臣,是刘敏、潘濬表兄。荆州零陵湘乡人,蜀汉四英之一。初随刘备入蜀,诸葛亮卒后封大将军,辅佐刘禅,主持朝政,统兵御魏。采取闭关息民政策,国力大增。官至大司马,蜀汉安阳亭侯,谥号恭。

费祎,字文伟,江夏鄳县人,三国时蜀汉大将军。深得诸葛亮所器重,诸葛亮死后,初为后军师,再为尚书令,再迁大将军,执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为蜀汉的发展尽心竭力。

董允,字休昭,泸县嘉明镇人,三国时期蜀汉尚书令。东汉末年,其父董和事刘璋为益州郡太守,刘备立太子时,允被选为洗马,后为黄门侍郎,延熙六年加辅国将军,延熙七年以侍中守尚书令,任大将军费祎的副手。延熙九年卒。

诸葛亮、姜维、蒋琬和费讳这四位前两位大家都很熟悉,而后两位就有点陌生了。

蒋琬,字公琰。荆州零陵湘乡人。二十岁左右就因为颜值爆表、才华出众而走红。公元219年,刘备称汉中王,蒋琬调入中央出任尚书郎。公元230年,蒋琬接替了长史的职务,还加封为抚军将军。蒋琬对权力主动避让,在汉末三国绝无仅有,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极为罕见。他宽容而又不失真性情,无论是作为领导、下属、还是同事都是无可挑剔。他没有前任的惊才绝艳,却继承了前任伟大的人格并发扬光大。

费祎,字文伟,荆州江夏郡鄳县人。年幼丧父,依靠堂叔费伯仁度日。公元221年,刘备称帝,立刘禅为太子,费祎出任太子的属官。公元223年,刘禅继位,费祎出任黄门侍郎。费祎是蜀汉帝国最复杂的人物,他两面三刀、卖友求荣、阳奉阴违、溜须拍马、哄骗蒋琬、压制姜维,是欺上压下的代表人物。但他的能力又是那么出众:他过目不忘、还能一心多用、可以同时下棋、吃饭、做游戏、招待客人、办公,并且既不耽误公务也能让客人尽兴。

总而言之,蜀汉四相比起长孙无忌他们来除了诸葛亮还有一比,其余都相差甚远。

初唐四杰即房玄龄、杜如晦、魏征、裴寂四位大唐开国功臣,他们的才能功勋、成就威名都在蜀汉四相之上,因此他们四位更厉害。

初唐四杰是文学家,蜀汉四相是政治家。文学的功能主要是陶冶情操,政治的作用是安邦定国。所以说蜀汉四相比初唐四杰,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作用更大。

蜀汉四相——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对比你说的初唐四杰应该是指唐初四相——裴寂、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吧?无论从能力,还是从功绩来看,蜀汉四相中恐只有诸葛亮能与裴房杜魏相提并论了。

初唐四杰厉害些!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中国为何不救伊拉克 海湾战争 苏联为何不救伊拉克下一篇:贵州布依族 在贵州 很多祖先来自江西 然而现在身份却是布依族 为什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