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李白与杜甫 李白和杜甫在历史上哪个的地位更高

导语:其实非要算个究竟,个人认为是李白。杜甫自己也写诗说了:白也诗无敌!从后世的封号来说,李白是诗仙,而杜甫是诗圣。仙是什么?仙不是凡人,是高高在上,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是要仰望的。而圣呢?是相对于人来说的,圣人圣人,人中之圣嘛,还是从广大群众中出来的,而诗圣也特别符合杜甫现实主义诗人为人民奔走呼吁的身份!所以大家不要看诗圣听起来好像要不

其实非要算个究竟,个人认为是李白。

杜甫自己也写诗说了:白也诗无敌!

从后世的封号来说,李白是诗仙,而杜甫是诗圣。仙是什么?仙不是凡人,是高高在上,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是要仰望的。

而圣呢?是相对于人来说的,圣人圣人,人中之圣嘛,还是从广大群众中出来的,而诗圣也特别符合杜甫现实主义诗人为人民奔走呼吁的身份!

所以大家不要看诗圣听起来好像要不诗仙厉害,但从封号的定义来说不是的,真的不得不佩服后世对他们的精准定位。

因为李白真的就是天纵奇才,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他是浪漫主义诗人;而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以血泪在呼喊,其实他们一样伟大,并不需要一定要有一个高下。

文:海上云烟记,欢迎大家关注交流。

个人认为李白和杜甫各有千秋,他们的地位也争论不休,一个诗仙,一个诗圣,单从封号来说,认为诗圣杜甫更高,但是从喜好来说我又认为李白更高!!!

李白生活在大唐盛世的前中期,所以他的诗多是:求仙出世,及时行乐,经常用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比喻,抒发热烈奔放的感情,偏向浪漫!杜甫曾这样赞誉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杜甫生活在大唐盛世的末期开始走向没落,他的诗多是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思想,对社会的忧虑和担忧,偏向于现实的忧国忧民!!!

李白的七言古诗和绝句写的最好,而杜甫的律诗写的最好!!!李白和杜甫是我国诗歌历史上两座并峙的高峰,由于生活时期不同,一个意气风发积极进取的豪放不羁的风貌,一个反应了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所以他们的地位百家意见各有特色,他们传奇的一生,留下了无数的文化瑰宝,都是诗词界的巨人!!!

李白的地位要高些。

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两个在诗坛上几乎是旗鼓相当,各人喜好不同,但我个人喜欢李白,杜甫的诗有些沉重,或是沉闷,李白洒脱高远,感觉李白在诗坛地位更高些。

论作品而言,李白的诗歌拓达寰宇,美妙飘渺,上临云端。唯美的词句会让人觉得近乎仙境,忘却现实带来的不悦。

杜甫为官,经久历事,看透上层人世的颓靡弃政。后经历战乱弃官,爱国情怀仍在,追奉尧舜仁政。所写诗歌多有贬低现状战乱,忧心国民百姓之情。所以杜甫多为天下苍生而下笔,反应国家苦难,更怀壮志豪情。

二人一作乾天,一作坤地,相互辉映。何来高低之分,这也是为什么会被后世称为诗坛“李杜”的原因。

李白活着的时候已经名满天下了,是行走的仙人,走到哪里都是万人追捧,光芒万丈。杜甫一生潦倒,死后诗圣之名才得以流传出来。李白是杜甫的偶像,论历史地位两人不相伯仲。但是以诗的意境,李白仙气飘飘更加让人神往,杜甫的朴实厚重,在乱世更容易引人共鸣。抗战时期,战火纷飞,杜甫的诗应该更贴合人民的心情。现在中国步入了和平年代已久,李白的诗也许更加受人追捧了吧。

如果是当代,应该是李白,因为李白诗的思想更适合当代的社会意识形态,更多人喜爱,而杜甫由于儒家思想太重,常被无形的打压。如果是历史,从一千多年的影响来看,应该是杜甫,杜甫依托着儒家的地位,从宋朝开始就一直占据着首席诗人的地位,直到近代。从创作水平讲,不分高下。歌行李白稍长,律诗必须杜甫。从诗史讲,杜甫意义更大。杜工部对格律诗贡献太大了。中国古诗看唐代,唐代诗歌看律诗,律诗看杜甫。从文体范本讲,杜甫影响和参考性更大。后世的大小诗人往往是从学杜仿杜开始。年少轻狂时习惯天马行空的李白,年龄越大就越喜欢杜甫,老先生一生看上去很是“窝囊”,但是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理想。

李白和杜甫在历史上哪个地位更高?个人认为如果从后世的评价来看,李白要高于杜甫。

李白号称“诗仙”,他的诗想像奇瑰,气势磅礴,夸张用典,自成一派,而且作诗信手拈来,文笔豪放,是不可复制的人才,他风流倜傥,又侠肝义胆,被唐玄宗称为“谪仙人”!他的诗流传千百年来,妇孺皆知,家喻户晓,深受人民的喜爱,很多名篇名句一直流传到今天,而且很多诗做都显示出他的人生价值观以及他高深的文学造诣。比如《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扰,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寻扁舟.

这首诗中黑体部分都是名句,深刻表现了作者愁苦郁闷的心情,和对人生的感悟。

而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更是强烈表达了自己不为权贵服务的高尚情操。全诗如下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的诗往往都是神来之笔,一出手就是石破天惊般的惊世之句。例如其年轻时作品《上李邕》作者第一句就是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因为当时李邕对李白并不了解,当李白拜访他时,其言语间稍显轻慢,年轻的李白临走时就写下了这首毫不客气,彰显自信的《上李邕》。诗中第一句借用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鸟的形象,表明了作者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不知李邕看后会有什么感想?

再比如作者在“行路难”中作者开篇就写: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还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起手一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多么雄浑的气势!接着写人生易老,一句朝如青丝暮成雪,大起大落,运用比喻,夸张手法形象生动。说喝酒用“会须一饮三百杯”!最后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万古之愁,多么奇瑰的想象力啊!

诗仙之名,当之无愧!

从文学造诣方面来讲,杜甫的诗很多的是反映现实,主要是安史之乱的时期百姓的生存状态,以及他的家国情怀。比如《春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作者忧国忧民,看花落泪,见鸟伤心,由于日夜忧愁,头发掉落稀疏,到了后来,就连挽头发的簪子都插不上了……

再比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秋风萧瑟,作者居住的茅屋不堪风雨,被狂风吹走,接着被孩子们偷跑,引发了作者对现实的感慨:盖的被子破乱不堪,被孩子们踹的四处漏风,屋子漏雨,难以挡御风寒……多么希望能有千万间宽大的屋子,能让普天下穷苦的老百姓都能够安乐的住在里面,风雨不惧!真的能有那一天,即使我自己独自受冻也心甘情愿……

字里行间流漏出杜甫的忧国忧民之情,每一句都是百姓的苦和泪!杜甫的诗,就是安史之乱中百姓贫苦生活的真实写照。

所以杜甫的诗更加注重写实,反映民间疾苦,论文学成就,他与李白可能不相上下,但是李白有股“仙气”,这一点是任何诗人所无法比拟的,个人认为李白略胜杜甫一点,您认为呢?

我是喜欢国学的阿枞,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十五王安石 「回天无术」王安石轶事:王安石数十次修改一句诗终成佳句下一篇:中国第一次奥运会 中国首次举办冬奥会是什么时候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