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这是几匹马怎么玩 蒙古骑兵一人如何带几匹马

导语:准确来说,蒙古骑兵一人三匹马。众所周知,蒙古骑兵骁勇善战,更是可以征战亚欧大陆。当然,没有好的工具肯定不行的。因为,在当时一匹马载人能跑的距离有限,为了能够日夜兼程所以每位战士都会配备多匹马。他们的骑术都很高超,更不用担心,马会跑丢的情况。他们有时会奔驰的时候从这匹马换到那匹马上。这些对于他们来讲都是小意思吧蒙古人是游牧民族,男女

准确来说,蒙古骑兵一人三匹马。

众所周知,蒙古骑兵骁勇善战,更是可以征战亚欧大陆。当然,没有好的工具肯定不行的。因为,在当时一匹马载人能跑的距离有限,为了能够日夜兼程所以每位战士都会配备多匹马。他们的骑术都很高超,更不用担心,马会跑丢的情况。他们有时会奔驰的时候从这匹马换到那匹马上。这些对于他们来讲都是小意思吧

蒙古人是游牧民族,男女老少都会骑马。看过着名作家张贤亮的小说《黑骏马》,蒙古男孩五岁就要举行上马礼,舅舅会选一匹骏马送给外甥,以示对其作为巴图鲁的期待。蒙古男人最值得炫耀的配置,是拥有一匹追风赶云的宝马。蒙古人爱马懂马会骑马,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是姑娘小伙向往的节日,小伙们参加精彩的马术比赛,姑娘们相中心仪的汉子。在蒙古,没有勇力,不会骑马,被看作是懦弱无能的象征。

在成吉思汗及其子孙时代,蒙古人凭借骑兵优势四处征战,建立起横跨欧亚的蒙古帝国。汉族人打仗基本上靠双腿歩行,靠车运粮草,靠埋锅造饭。蒙古人不同,一个骑兵至少带三匹马,一匹骑行,一匹备乘,一匹荷载食物,吃住行睡都可在马上进行,大大提高了作战效率。在这些马中,有公母,母马和腌割马。母马负责供应马奶和驮运肉干、奶酪和军用物质;公马用于骑乘和配种,没有公马,就不能保证源源不断的马奶;腌割马用于骑乘便于管理。通常一名骑兵只能带一匹公马,一匹或两匹腌割马,至少一匹母马或两匹母马。或者按照一匹公马、两匹母马的配置,既可以繁殖马驹,又有奶源供应,还可以削减公马的不安定因素,防止在战场上出现望美止渴或者“为情所困”现象,影响战斗力。如果是两匹公马一匹母马,则容易出现二马争锋,抢夺“妻子"的现象。

有人担心带公马出征,公马会不会见异思迁,为别的母马所动?这种现象少,为极个别。只要公母比例配置得当,“休闲假日”允许他们自由“恋爱结婚”,公母马荷尔蒙就会下降到较低水平,则公马很少会“在外沾花惹草”,既使其它群里的母马纵有“花容月貌”,也能做到气定神闲,“坐怀不乱”;同理,母马也不会为“玉树临风"的白马王子意乱情迷;因此不操心不好管控。

仅靠配置好公母比例还不够,蒙古骑兵一人带几匹马容易散群,到了吃喝的时侯,作为“饮事班长”的母马不见了怎么办?或者需要换乘的时侯,找不到替补队员怎么办?这就需要平常的调教。调教的方法主要是一硬一软,硬就是对擅自离群的马进行惩诫,让它们长记性,离群就要被打,为错误买单;软就是和马建立感情,饿了给草吃,渴了给水喝,燥热时洗洗澡,痒痒时挠挠皮,有好吃的隔三差五发点福利,让它们时刻惦记主人的那些特殊待遇,形成割舍不断的依赖,久而久之,即使万马奔腾,即使两军厮杀、战火纷飞,它们也不会离群了,俨然一个团结的家庭。

蒙古人不愧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不仅把马的习性摸了个遍,而且把马的功能发挥到极致,成为冷兵器时代机动性最强、配置最好、效率最高的作战部队。蒙古人起初人口基数极少,成吉思汗留给子孙不过十一二万军队,一人带几匹马相当于增加了军队的人数,从而提高了部队战斗力。

蒙古骑兵,骑的是匹公马,后面跟着几匹母马,也骑的是母马后面跟着的是公马,个人看法

在席卷欧亚大陆的无数战争中,蒙古骑兵被称为“上帝的鞭子”,以其无与伦比的战斗力和速度震撼了世界。  为了确保和驾驶高度的机动性,每个蒙古骑兵都有一匹或多匹备用马。这些马紧跟在部队后面,行军途中,甚至在战斗进行过程中都可以随时用来更换。换马是以接力的方式进行的,这样可以保证安全,同时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预定任务的完成。  蒙古军的骑兵和战马都有经过严格的训练和精心挑选的。成吉思汗认识到没有素质过硬的士兵和战马,便难以达到良好的机动性。因此,蒙古骑兵都是从当时训练得最好的士兵中挑选出来的。他们在三四岁的时候就被送入戈壁沙漠中的学校,进行严格的骑马射击训练,因而他们个个具有过人的驾驭马匹和使用武器的本领也就不足为奇了。他们体格强壮,能适应战斗的需要;他们能在快速撤退时回头射击跟在其后的敌人;能够吃苦和忍耐严酷的气候条件,不贪图安逸舒适和美味佳肴。不容忽视的是:训练过程中形成的那种严格的纪律制度,使他们个个都服从命令,严谨不怠,这种中世纪的其它军队中是闻所未闻的。  对战马的训练也极其严格。与欧洲马匹不同,蒙古马不论严冬酷暑都生活在野外,具有极强的忍耐力,必要时可以连行数日而不进粮草,甚至能在相当短时间内在最险恶的地形上越过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距离。  由于行军时不必马匹带饲料,士兵又自带各人的食物和装备,而且通常只带最少的用量,因此,蒙古军队不需要拖带庞大的后勤供应辎重车队,也不必保留一个后方供应基地。由于大部分蒙古战马都是母马,士兵能喝马奶生活,因此也减轻了军队食物供应的负担。这同时也使蒙古军队的机动性大大增强。  蒙古人在战场上将他们的马匹作了最佳的运用,马奶还可以提供饮料,缺点是军士们要依赖马匹,有时要为草料供应问题被迫改变作战计划。因此,蒙古人的作战时间基本上都安排在冬季里。冬天里,强壮的马可以轻而易举跨过冰川,也可以在拨开覆雪的情况下找些草料吃。军士的年龄从15到70都有,平时教官负责军事训练并检查武器,如果指挥官表现得不好立即被降为士兵,如果士兵表现得好也可以立即升上高级职务。士兵三分之二是轻骑兵,他们带很多的干粮,还有很多箭,长矛和套马索和一把剑,盾牌是皮制的。重骑兵全身穿戴皮护甲。持长枪和弯刀,有弓和箭。所有的战士都穿件很难穿透的丝制衣裳。伤员是不必担心被遗弃在战场,受伤后很快会有人赶到医护。经常持续不断地严格军训,使蒙古骑兵各个战术精良,一个命令下来,全体军队能动作一致。  良好的军纪和一往直前的作风总能攻破敌军浅弱处的阵势。传令兵的路上要畅通,从王公贵族到士兵都要给传令兵让路,马到驿站便被换上另一匹调养好的马,这样,传令兵的速度几天可以超过别人几十天走完的路程。这样保证了蒙古军团能让铁木真在最短的时间作出判断。  开始的时候蒙古士兵每人有2到3匹马,已经使他们有了很高的机动性。但真正使他们在西征路上保持高机动性的原因是在乌沙堡之战中。大将木华黎命令前锋将领率领万骑包抄金国在抚州的养马场,夺得战马近百万匹,军威大振,并使得每人都有3到5匹马。  蒙古民族的军队之所以能称霸于欧、亚二洲者,实全恃其精良的骑兵。

1. 蒙古人远程作战,一人带三只马

2. 蒙 古人马上得天下,素有马背民族之称。蒙古人与马相伴一生,无论童叟均以马代步。马不仅是蒙古人的交通工具,同时也是蒙古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蒙古人熟识马性,通常采用粗放式牧马,将马群放归大自然,自由自在的觅食、繁殖。蒙古马处于半野生生存状态,它们既没有舒适的马厩,也没有精美的饲料,在狐狼出没 的草原上风餐露宿,夏日忍受酷暑蚊虫,冬季能耐得住零下40度的严寒。蒙古马体形矮小,其貌不扬,既没英国纯种马的高贵气质,又无俄罗斯卡巴金马修长骏美 的身条。然而,蒙古马在风霜雪雨的大草原上,没有失去雄悍的马性,它们头大颈短,体魄强健,胸宽鬃长,皮厚毛粗,能抵御西伯利亚暴雪;能扬蹄踢碎狐狼的脑袋。

4. 蒙古骑兵是中世纪一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战术灵活、智勇兼备、令人生畏的旋风部队。这支蒙古骑兵摆脱了欧洲传统军事思想的束缚,建立了世界上规模空前的宏伟帝国。他们体格强壮,能适应战斗的需要;他们能在快速撤退时回头射击跟在其后的敌人;能够吃苦和忍耐严酷的气候条件,不贪图安逸舒适和美味佳肴。不容忽视的是:训练过程中形成的那种严格的纪律制度,使他们个个都服从命令,严谨不怠,这种中世纪的其它军队中是闻所未闻的。

5. 标准的蒙古野战部队由3个骑兵纵队组成。每个纵队有10000骑兵,大体相当于一个现代骑兵师,每个骑兵纵队包括10个骑兵连,每连100人;每个骑兵连包括10个班,每班10人。所有骑兵一般都是骑马作战,一旦马匹垮掉,一部分士兵就只好在骑兵部队的掩护下立于马后射箭。

蒙古民族是马上民族,善于骑射,借助蒙古战马打败宋朝,并远征波斯,沙皇俄国,创建了不可一世的蒙古帝国。

相传蒙古部队出征时,每个士兵都要携带三匹左右的战马。这其中有4个原因:

1 为自己携带生活用品,比如粮食,酒水,以及武器,以减轻单个战马的负担。

2 如果自己的战马在一次战斗中受伤甚至致死,骑兵则换乘其他战马继续下次战斗,而不必从蒙古老家补充战马。

3 在长途行军途中,则需要换乘战马,以防把单个战马累坏。

4 如果遇到极端恶劣情况,没吃没喝就可以杀掉马匹来补充体力。

至于在行军途中如何同时携带多匹战马,我认为应该有专门的马夫管理这些战马,毕竟部队都有统一的组织纪律,不能散乱的由个人携带。在行军路上,战士可以去换乘战马,补充体力等。部队在战斗时,战士换乘优秀战马,冲锋陷阵。

蒙古骑兵正常配备是一人三马,并且多数是母马或者是阉割的公马,在战场上骑着一匹,备用一匹,产奶供给食物一匹。蒙古人不是多么爱喝马奶和马奶酒,因为这是唯一稳定的热量供应。干粮和肉干未必什么时候都有,唯有新鲜的马奶取之不尽。蒙古西征的时候,每次人数基本上都是十二万九千八百人,试想他们配备的马匹又是多少呢?三四十万马匹是不是雄风万里呢?十万精兵是不是威震敌胆呢?同时再想想刀枪剑戟和弓箭又是多少呢?战争终究是一场烧钱的游戏,最终拼的还是经济实力!

每一个蒙古骑兵通常都有几匹马,轮流换乘,最精锐的部队甚至达到了一人六骑,这样,在长距离髙速行军之后,投入战场的蒙古军团马上就能发起凛厉的攻势。不同于世界上其他骑兵军马以煽马为主,蒙古人是不煽军马的,其中还有很多的母马,在轻装奔袭的时候,屁股下的军马可以为骑士提供新鲜的马奶,行囊中的肉干则提供了主要的热量。

蒙古骑兵正常配备是一人三马,并且多数是母马或者是阉割的公马,在战场上骑着一匹,备用一匹,产奶供给食物一匹。蒙古人不是多么爱喝马奶和马奶酒,因为这是唯一稳定的热量供应。干粮和肉干未必什么时候都有,唯有新鲜的马奶取之不尽。蒙古西征的时候,每次人数基本上都是十二万九千八百人,试想他们配备的马匹又是多少呢?三四十万马匹是不是雄风万里呢?

你是看汉军霍去病带2000骑兵奔袭袭单于王庭,关于骑兵的使用主要是用于战略突袭和战役突击,骑兵主要是用于骑兵,在于它的机动性,两匹马,一匹载人,一匹载水和装备,两匹轮换载人。马匹有自己的负重限度,只要所载物品小于它的负重极限,对马而言是没有影响的,所以要保证两匹马中有一匹的负重是要小一些的,不是我们想的那样一匹马就空跑,这样的话换乘马匹,既可以保证速度也可以保证马匹的战斗力。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配享太庙是什么意思 古代的配享太庙有多牛下一篇:蒙古骑兵 蒙古骑兵一人如何带几匹马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