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荀彧一心辅佐曹操 两人合作良好 为何最后又反对曹操称王

导语:于迅全心全意地帮助曹操,他们合作得很好。他们为什么最后反对曹操称王?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一般的谋士,都是为了实现君主的理想而奋斗,而不在意君主是对是错。荀彧非一般谋士,他有自己的理想,合作的前提是君臣目标一致。

于迅全心全意地帮助曹操,他们合作得很好。他们为什么最后反对曹操称王?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一般的谋士,都是为了实现君主的理想而奋斗,而不在意君主是对是错。荀彧非一般谋士,他有自己的理想,合作的前提是君臣目标一致。 荀彧的理想是辅佐一位英雄,一起平定天下,匡扶汉室。早年,荀彧曾寄希望于袁绍,但发现袁绍只是一位「 ”割据军阀”,立即远离。 后来,荀彧觉得曹操是能够实现自己理想的英雄。因为曹操不仅具备实力,而且在想法上是与自己一致。董卓动乱后,曹操首倡义兵;在其他军阀不管皇帝生死时,曹操挺身而出。所以,荀彧对曹操说: 「 ”乃心无不在汉室,是将军匡天下之素志也” 当时的荀彧以为曹操同自己一样,也是在为汉朝打工,竭尽全力地辅佐他,然而曹操后来的一系列事情,还是让荀彧失望了。 公元204年,两人就开始出现矛盾。曹操攻克邺城后,占领了袁绍的地盘,代理冀州牧。当时就有人建议,应该恢复古代的九州制,如是,冀州的地盘就做大了。按照九州制,并州与幽州以及司州四郡都要划入冀州。 曹操听到这个建议,觉得不错,准备采纳,但荀彧不同意,导致「 ”合并州”的计划搁浅。到了213年,曹操还是推动了该计划的实施,司州被一分为三。司州原本是汉朝的京城所在地,洛阳与长安都在里面,相当于「 ”天字第一州”。 曹操分解司州,就等于把大汉的首都地区给打散了,这与荀彧的理想有很大差距。当然,并州计划的实施是在荀彧去世后,但酝酿却是在荀彧去世前。 曹操合并州的计划,是与其封国建公同步的。他的目的是将司州的一部分,加上并州、幽州划入冀州,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的魏国。 这意味着曹操与汉朝的关系已经发生根本变化,在此之前,曹操与汉献帝是君臣,冀州是朝廷的地方。建立魏国之后,汉朝就连一片土地也没有,完全沦为空壳,而皇帝的权威也将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之前的曹操,为自己加官进爵,甚至「 ”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荀彧都能接受,毕竟萧何也是汉朝的忠臣。 但封公建国事关重大,极为敏感,荀彧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不能同意,因为一旦建立魏国,大汉天下在实际上就会变成曹家天下,这突破了荀彧的底线。 曹操对荀彧的反对大失所望,以劳军的名义将其调往前线,实际上是调离中枢。荀彧走到寿春就一病不起,没多久就去世了。 荀彧的理想是兴复汉室,眼看大厦将倾,自己却无能为力。对于一个有理想的人而言,没有什么比理想的破灭更痛苦。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荀彧就是具备这种品格的士人,宁愿死守名节,当一辈子汉臣,也不愿变更自己的立场。 荀彧与曹操,一个汉臣,一个「 ”汉贼”;一个旧秩序的维护者,一个新秩序的建设者;一个士族的代表,一个寒族的领袖,同路不同道,两人因理想而走到一起,因政见而分道扬镳。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老干爹战队历史成员下一篇:完美世界等级是怎么样划分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