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目前中国存世作品最多的杂剧家 明英宗因听他遗言而废除殉葬制

导语:目前国内作品流传最广的剧作家明英宗,因为听了遗言,废除了殉难制度!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作者:李晨,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我们在研究前近代的政治史往往关注的是帝王将相在政治、军事上的贡献,而忽略了他们以及他们身后

目前国内作品流传最广的剧作家明英宗,因为听了遗言,废除了殉难制度!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作者:李晨,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我们在研究前近代的政治史往往关注的是帝王将相在政治、军事上的贡献,而忽略了他们以及他们身后家族对于中国古典文化思想的贡献,今天就简单概述一位明代着名的杂剧家、文学家、思想家,被世人成为“周宪王”的朱有炖。 >《朱有炖集》 >特殊的皇族身份 >朱有炖是朱元璋的五子朱橚的嫡长子,也是朱元璋的第六个孙子,虽然出身皇族,但由于早年的政治风波——“靖难之役”对其影响较大,因此他虽承袭了父亲的周王爵位,但却远离政治,醉心于杂剧的创作。 >朱有炖,生于大明洪武12年,此时大明王朝刚刚开国不久,到处正呈现一派欣欣向荣之势,朱有炖可以说是出生在一个太平治世中,良好的家族背景也让他很小就接受的传统的中国古典教育,这为他此后文学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朱元璋刚一驾崩,朱棣与朱允炆叔侄两人就发生了“夺权大战”,前后历时四年之久的“靖难之役”对于这个新建的王朝而言,伤害是巨大的。在此之时朱允炆也曾下诏废除朱有炖及其父亲的爵位,贬为庶人,并迁往云南。经历此次政治风波以后,朱有炖就将自己对于政治的理想与人生的抱负彻底转向了对于杂剧的创作,公元1425年,朱有炖的父亲去世,朱有炖正式承袭爵位,封国封于河南开封府。因为其一生醉心杂剧创作,博闻强识,承袭爵位为周王,所以在其谥号为“宪”,顾世人又称其为“周宪王”。 >靖难之役 >杂剧与文学的贡献 >朱有炖是我国历史上着名的杂剧家,他一生创作颇多。是目前存世作品最多的杂剧家,他打破了传统的创作模式,文辞华美易懂,音韵和谐入耳,便于演出,因此广受好评与喜爱。 >朱有炖所创作的杂剧大多以“青楼女子”为主要描写对象,通过对她们生活的深入刻画,反映出作者所处时代背景下,封建礼教对人情的桎梏,讴歌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其中作品中亦不乏对于业报轮回、封建观念的宣扬。这本身也很正常,因为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都不可能脱离于自己所处的时代,他们的作品也只是对于他们所生活时代的另一种反映而已,并不能因为其作品中包含了传统思想中消极的观念,就否认其作品的伟大之处。 >朱有炖的作品影响力,直到今天对于我们研究元明两代杂剧仍有很多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地方。例如美国学者伊维德就曾出书《朱有炖的杂剧》,专门对其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入研究,该书已被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发行。 >社会评价 >有人研究于朱有炖最终走上文学创作之路,认为这是朱有炖“韬光养晦”的一种政治智慧,毕竟出生于皇族并非自己所能左右的,随时都会再次经历刀光剑影。尤其是经历了“靖难之役”的打击之后,朱有炖更是谨小慎微。 >朱有炖能够在一个传统的儒家社会中,以一个亲王的身份去创作戏曲并在创作的过程中大胆创新,这本身就是一种突破,即便后人通过研究朱有炖的作品发现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封建礼教内容,但这实际上都是时代所需要的,联系到当时明朝政府对于杂剧的严格控制,如果不包含这些内容,或许朱有炖的作品也很难如此完整的保留至今。此外,就作品本身而言,朱有炖的革新,也促进了戏曲的转向——南曲化。另外,我们都知道明初皇帝去世,往往需要大量的嫔妃陪葬,这实际上是非常残酷的规定,很多没有子嗣的嫔妃都因没有银两贿赂太监,而被多次折磨才痛苦的离去,这项规定的废除者即是明英宗,而触动明英宗废除这项规定的则是朱有炖,他宅心仁厚,作为亲王身份的他在即将弥留之际上书要求不必陪葬,他的这种人本思想,其实在其作品中也可窥见一斑的。 >中国传统戏曲剧照 >参考文献: >1.詹紫苇:论朱有炖青楼女子戏对“贞”的颂扬,戏剧之家,2017。 >2.陈玉荣:明朝周宪王朱有炖的文人剧与儒家君子人格追求,兰台世界,2015。 >3.廖奔:论朱有炖,戏曲艺术,2015。 编辑: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赵培文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蓝矮星 蓝矮星有行星吗 如果太阳是蓝矮星/地球温度上升10倍下一篇:历史上的未解之谜:建文帝最后的归属到底是被烧死还是出家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