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陈独秀的后代 陈独秀的后代陈松年简介:想尽办法让父亲躲过文革

导语:陈独秀后裔陈松年简介:想尽一切办法让父亲逃过文革。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陈独秀后裔陈松年简介:陈独秀后裔陈松年青年时期,可以说灾难频频落在陈家。陈独秀的后人陈松年28岁,日寇即将占领安庆时,他弄了几条船把家里的财产全部搬到乡下,藏在陈嘉的祠堂里,然后准备去找父亲陈独

陈独秀后裔陈松年简介:想尽一切办法让父亲逃过文革。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

陈独秀后裔陈松年简介:陈独秀后裔陈松年青年时期,可以说灾难频频落在陈家。陈独秀的后人陈松年28岁,日寇即将占领安庆时,他弄了几条船把家里的财产全部搬到乡下,藏在陈嘉的祠堂里,然后准备去找父亲陈独秀。结果日本人几乎把祠堂里的财产洗劫一空,只留下几件破家具,包括两把罗汉椅和父亲陈独秀用过的一个立式柜子。

后来,陈独秀的后人陈松年夫妇带着祖母谢石和刚满一岁的大女儿常威乘船来到武汉,见到了刚刚获释的父亲陈独秀和继母潘兰珍。然后继续沿河而上,经过重庆,最后到达四川江津。

陈独秀的后代陈松年和他的父亲在江津生活得非常艰苦。全家就靠他们夫妻俩微薄的工资在江津对岸的德干坝九中教书。在这里,陈松年尽最大努力侍奉他的祖母,陪伴他的父亲度过晚年。

在人们眼中,陈独秀的一生少了“慈爱和慈爱”。这时的陈独秀大概是晚年非常害怕孤独,喜欢和儿子、儿媳、孙子们谈笑风生。正是陈松年一家的到来,给他的父亲陈独秀增添了许多欢乐。就这样,陈独秀的后代陈松年和他的父亲一直呆在这里,直到他的父亲去世。陈松年是个孝子。他尊敬他的父亲和继母潘兰珍。除了称呼潘兰珍为母亲之外,他教育下的孩子们也非常尊敬潘兰珍,他们通常亲切地称她为二奶奶。

在江津,陈独秀的后裔陈松年的祖母谢石去世,随后他的父亲陈独秀于1942年在江津去世。因为战争,宋念不得不把两位老人暂时埋在那里。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7年,陈独秀的后人陈松年才请福建一位好心的木材商把他的祖母和父亲的棺材放在木筏上,顺流而下运到安庆。

陈独秀的后人陈松年在抬父亲灵柩时,怕国民党看到“陈独秀”二字后闹事,于是在父亲灵柩上写下父亲的名字“陈干生”,安葬在集贤关附近的密林深处。幸运的是,当时陈松年没有为父亲立碑,这使得陈独秀墓躲过了文化大革命的浩劫。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赵恒惕 赵恒惕简历:例数其生平大事下一篇:汪精卫照片 汪精卫简介:从汪精卫照片中还原汪精卫的一生

文章评论

  • 青木居里

    陈松年的努力为我们展现了家庭的力量和亲情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