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黑人弃婴 上海阿婆20年前收养了一个黑人弃婴 将其抚养成人 如今咋样了

导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父母抛弃孩子或放弃婴儿的故事。他们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困难。他们可能天生凉薄,但“生而不养”的行为确实让很多人生气。今天边肖给大家介绍的主角是一个被父母遗弃的孩子。朱阿坡与朱2000年8月8日,上海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父母抛弃孩子或放弃婴儿的故事。他们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困难。他们可能天生凉薄,但“生而不养”的行为确实让很多人生气。今天边肖给大家介绍的主角是一个被父母遗弃的孩子。

朱阿坡与朱

2000年8月8日,上海一位名叫朱水宝的老太太在买菜的路上发现了一个弃婴。婴儿被放在路边草丛里的小竹篮里,全身赤裸,身体虚弱,皮肤上长满了痱子。竹篮里只有一张纸条:“孩子7天前8月1日出生。”此外,没有任何线索证明他的身份。朱奶奶怜惜地看着孩子,就把他带回家了。

朱阿坡与朱

由于孩子皮肤黝黑,朱阿波一进门就给他洗了个热水澡。但是不管她怎么洗,宝宝还是黑的。朱阿波带着孩子去了医院。医生给她检查后,她告诉她:“孩子是黑人后裔,是外国人。”朱阿波意识到为什么这个孩子一直洗不白。照顾了几天孩子,最小的儿子和儿媳一直没有孩子,朱阿坡决定收养这个黑人弃婴。

祝君龙

令人惊讶的是,朱阿波的决定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他们还给宝宝起了一个中文名字:朱龙军。从收养朱的那天起,朱阿坡就暗暗发誓:“我们一定要把这个孩子抚养成人!”每天晚上,朱睡着以后,朱阿坡就可以放心睡觉了。到了上学的年纪,朱龙军有了特殊的地位,所以朱阿坡并没有急于求成。

祝君龙

朱国籍不确定,朱阿坡家庭不符合收养条件,朱户口无法补齐。无奈之下,朱阿坡只好到处求助,希望教育机构能让朱龙军先上学,她以后再补充各种材料。经过朱阿波的努力,朱龙军终于进入了浦东新区玉桥小学。初入学校时,朱对陌生的环境感到心慌。调皮好动,没有集体意识,但在老师和家长的配合下,他成了一个有集体荣誉感的学生。2006年,玉桥小学还授予他“阳光男孩”荣誉称号。

祝君龙

经过多年的努力,朱阿坡的爷爷奶奶和孙子孙女终于得到了邻里和相关部门的认可。上海浦东新区、北蔡镇等相关部门为朱军隆安设立了50平方米的新房,每季度还补贴原桶油,涨到3桶油,节假日还会上门拜访。在学习方面,朱免除了上中学的一切费用,每年可以额外获得300元的补助。如今,朱已经长大,正式拥有了中国国籍,所以他说:以后一定要孝顺养育他的爷爷奶奶。朱阿波对此也感到欣慰。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电影掩埋 被掩埋的河流:孙明经的非左翼电影下一篇:光州惨案 人生很长 革命很短:“光州惨案”的记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