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惨败 南京保卫战为何惨败 除唐生智无能之外还有四点原因

导语:如果说保卫南京有一点战略上的成功,那就是攻占国民政府首都的巨大诱惑,吸引了日寇华中派遣军的所有师围在南京,从而忽视了从上海战场撤出的几十万抗日主力的追击。在整个抗日战争中,日本人永远是战术巨人,战略矮子。南京战役开始前,黄

如果说保卫南京有一点战略上的成功,那就是攻占国民政府首都的巨大诱惑,吸引了日寇华中派遣军的所有师围在南京,从而忽视了从上海战场撤出的几十万抗日主力的追击。

在整个抗日战争中,日本人永远是战术巨人,战略矮子。南京战役开始前,黄埔系主要将领陈诚、顾不在首都。他们为什么去?在皖南,要收编整顿几十个师的败军,这是今后对日持久战的核心力量。

蒸馏器

从军事形势和地理环境来看,南京保卫战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军委作战部主任刘飞曾在战前会议上提出“南京不能守”的三个理由,每个理由都是致命的:

第一,上海、淞沪的日军如火如荼。第二,南京易攻难守。一旦被日军切断,就会变成死亡。第三,我们用来守城的是败军和破军,双方战斗力和士气差距太大。

笔者特别注意到,日军为引进南京而新组建的“华中派遣军”,主要包括原上海派遣军和后来增援的第十军。前者在上海与中国军队作战三个月,战斗力大受损伤,但复仇心态非常强烈。

后者即中将·柳川平助第10军,由第6师、第18师、第114师、第5师一个旅组成,战斗力很强。工部在金山卫登陆后,淞沪战场的中国军队实行了总后撤,因此其实力基本完好,没有发生大的战役。

蒸馏器

即使不考虑上海派遣军的师,这三个半师的近十万鬼子,在抗战初期完全可以和中央军三十多万的兵力作战,而南京保卫战集结的总兵力只有十万。你认为中国军队有胜算吗?

更有甚者,守宁主力第71军、宋希濂第78军、孙第72军、俞济时第74军在沪损失惨重。增加的新兵相当多。前三个师虽然号称是军队,但实际上只有一个师,即德国机械第36、87、88师。

事实上,粤军第66军、83军和桂永清中央军事学院教导总队的战斗力是真正完备的,而徐第2兵团虽然兵力众多,但却是一支装备很差的杂牌军,此外还有宪兵和警察,以及附属的战车部队和高射炮部队。

日军第18师占领南京以西芜湖时,南京成了三面环水的绝地,这是地理上的先天劣势。当然,人为灾害占比更大。

蒸馏器

1.南京警备司令部的指挥系统过于混乱

南京卫戍总司令的人选曾经很容易,最先提名的是“首都警卫军”司令顾,听起来很合适。但是,他在军队中太年轻,从事公安和宪兵,根本没有指挥大规模战役的能力,所以很快就被拒绝了。

然后推荐“文官制度”的核心人物罗,顾、桂永清为副使。其实这是一个不错的阵容,指挥中央军作战没有问题。但始终记得,南京保卫战计划和实际军事演习之前都是由唐生智带队,而后者自告奋勇,最终选择了这位项老将。

主将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组建指挥部队伍,于是公布了南京警备指挥部的名单:总指挥唐生智、副总指挥罗、参谋长刘兴,也就是说,在主将队伍的四名成员中,老唐和他的老乡、老部下占了四分之三,这是个大问题。

罗其实是空,但是湘军老战士如何才能顺利指挥黄浦一期的“田字门生”桂永清、宋希濂、、孙、余稷?所以在下达全面撤退命令后,部队各师放羊,守备司令部根本抓不住部队。

蒸馏器

2.南京守军没有全面撤退的计划

按照刘飞的意思,如果一定要保留,最多可以换上3个师18个团的象征性警卫,打完就撤。结果一下子出动了这么多派系部队,唐生智根本不可能认真抵抗。

因此,在战斗初期,老唐摆出“与南京共存亡”的架势,向楚霸王学习破釜沉舟、最后一站,根本没有考虑撤退的问题,也没有制定相关计划。需要注意的是,未敌先退是一个危险而复杂的战术动作,没有周密的部署,肯定会酿成大祸。

结果下关码头的船只全部转移到江北。除了守备司令部掌握的一艘小轮船外,没有一艘船能渡河逃生。宋希濂部队接到“谁也不准擅自开枪撤退”的命令,于是老唐坚守阵地的架势一度变成了全线撤退,后果显而易见。

更有甚者,12月12日凌晨三点守备司令部接到顾撤退的命令时,老唐参谋系统仓促制定的撤退计划无法有效传达给所有部队,很多人根本没有接到命令!由于大部分通讯中断,撤退演变成了无组织的“溃败”。

蒸馏器

3.南京守军对绝望的巷战缺乏心理准备

对比1943年的常德保卫战和1944年的衡阳保卫战,你会发现南京保卫战之前并没有大规模的人员疏散,从政府到军队的人对南京保卫战的后果都是天真和迷茫的。

战前只有一部分人离开了南京,也就是说,唐生智在城墙被攻破后,根本没有做好巷战的准备。不提前疏散人群,在市区作战显然是不可能的。

而军民混杂的局面也使得大量失去指挥权的败兵放弃了巷战的意志。成千上万逃不出南京的官兵要么直接投降,要么脱下军装扔掉武器逃进居民区。结果大部分被日军搜刮屠杀,更有无数平民受害。

如果唐生智一开始就有撞车烧杀的决心,用巷战拖延日军对城市的占领,不仅会为很多官兵渡河逃跑争取时间,还会使日军的火力优势无法发挥,这绝对会严重杀死寇。

蒸馏器

4.一些军官因为害怕死亡而放弃了指挥权

将军撤退命令下达后,唐生智带着罗、刘兴、等人,第一次乘轮船撤退,留下部队自己突围;教队长桂永清离开参谋长邱清泉,组织善后,自己先撤。

71军军长失联,72军军长孙。失去统一指挥的部队在撤退中上演了一场“溃败”。在关键时刻,部队首长不能与官兵共生死,这是南京防守虎头蛇尾的一个主要原因。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宪兵司令萧山下令血战到底,粤军赵也率领第66军、邓龙光率领第83军从日军正面成功突围。强行突围南下的战役虽然伤亡惨重,但制度终究还是爆发了。

如果上述军队也有这种勇气,那么军队的指挥官和他的官兵就会同归于尽,绝不会出现没有领袖逃命的情况。结果第87师成功渡河的只有300多人,第88师不到2000人,第74军只剩下4000多人,这和得到汽船有关。

蒸馏器

综上所述,保卫南京的主要责任人是守备司令唐生智,以及一批盲目主张战前赴死,缺乏客观的战役准备和计划的军长。

一旦战局不利,他就慌忙下令撤退,自己无法冲锋陷阵,致使大量基层官兵失去统一指挥,陷入混乱。这种一脚天上一脚地下的作战指挥水平,不能恭维。

原来日本海军被江阴等海难要塞封锁,并不是第一次到达南京河进行封锁。许多部队和官兵有机会撤退到北岸,重新集结,奔赴抗日战场。然而,缺乏水平的老唐断送了这个机会。回望整个南京保卫战,只可惜再添一声叹息。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姓赵的历史名人 历史上姓赵的名人有哪些下一篇:叶问真实历史 叶问真实历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