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贴加官 该刑罚不会在受刑者身上留下伤痕 却能让受害者“痛”不欲生

导语:随着氏族制度的消失和阶级制度的出现,刑罚是维持统治的手段。中国的刑罚制度历史悠久,有4000多年的历史。中国刑法的成文法典起源于夏朝的“禹刑”,此后每一代都有刑法。先秦典籍中有许多关于刑法的记载,从唐代到清代仍有许多法典

随着氏族制度的消失和阶级制度的出现,刑罚是维持统治的手段。中国的刑罚制度历史悠久,有4000多年的历史。中国刑法的成文法典起源于夏朝的“禹刑”,此后每一代都有刑法。先秦典籍中有许多关于刑法的记载,从唐代到清代仍有许多法典存在。在这些刑法典中,有许多令人毛骨悚然的惩罚,比如:人肉屠杀、鞭打等等。这些惩罚无一例外都会在受害者身上留下伤痕,但有这样一种惩罚,不会在受害者身上留下任何伤痕,却能彻底瓦解受害者的心理防线。

在影视剧《自习室》中,有这样一个画面。一个太监被固定在一张特殊的“床上”,他的手、脚和头都不能动。然后他周围的一个刽子手拿着一张浸湿的纸,另一个人拿着它贴在受害者的脸上。一开始,太监还在苦苦挣扎。到第七张或第八张照片的时候,身体的挣扎逐渐减弱。这个,

其实贴加官的主要操作方式就是将受刑者仰面捆绑在床上,首先行刑者将桑皮纸盖在犯人脸上,同时将嘴里早含着的烧刀子,使劲一喷,桑皮纸受潮发软,立即贴服在脸上。行刑者紧接着如法炮制。犯人先还手足挣扎,用到第五张,人不动了,司刑人员如释重负地舒了口气。走上前去,细细检视,那五张叠在一起,快已干燥的桑皮纸,一揭而张,凹凸分明,犹如戏台上“跳加官”的面具,这就是“贴加官”这个名称的由来。贴加官是封建时期的一种审讯方式,由于桑皮纸紧贴面部,导致犯人呼息困难,心里防线彻底崩溃,于是便招供,实在是一种不太人道的刑罚手段。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历史上真实的慈禧 历史上真实的芈月 吕后 武则天 慈禧都得叫她祖师爷下一篇:刑场实拍 残忍的古代斩首行刑老照片:古代砍头刑场实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