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鹧鸪天晏几道 晏几道 鹧鸪天原文及译文

导语:晏几道 鹧鸪天原文及译文晏几道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词作,其中小编我最喜欢的就是那首《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这首词描写了作者和一个女子再度相逢的情景。描述了当年的欢聚情景,若有若无,似虚还实,短短五十多个字能够营造出这样美好

晏几道 鹧鸪天原文及译文

晏几道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词作,其中小编我最喜欢的就是那首《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这首词描写了作者和一个女子再度相逢的情景。描述了当年的欢聚情景,若有若无,似虚还实,短短五十多个字能够营造出这样美好的意境,是宋词之中的名篇。

晏几道鹧鸪天

这首词大概是创作在1069年以后的一段时间,这时候王安石逐渐上位,推行新政,实施改革,而和晏几道关系较好的一些人大多都在这场政治风暴中失势,这些亲人好友的相继去世,也让晏几道没有了依靠,加上他性格比较直,不愿意阿谀奉承,所以生活状况不如从前,因此创作了不少回忆往昔的词作,这首词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中的“几回魂梦与君同”更是受到了无数人的喜爱,让人读来感同身受。

词的上半片是讲述当年的景象,词人回忆当年之景,初次见面就一见倾心,这四句是回忆当年的奢靡生活,歌舞升平,霓裳羽衣,一直到月亮西沉,身着彩袖的歌女捧上玉钟,让人不惜为之“醉颜红”,给人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

下半阙是先说了相思之苦,作者说着自己离别之后就非常盼着再次相逢,以至于魂牵梦萦,几次在梦中与之相逢,这是一种非常直白的方式,但是情深意切,让人觉得非常真实,不禁为之感动,之后又说了现在好不容易再次相逢了,但是自己还是害怕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的一场梦,表达婉转生动,有着极大的创新性,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晏几道与纳兰性德词之比较

纵观中国历史,除了少数高高在上无人可以相比的诗人之外,绝大部分的诗人或多或少都可以找到相似的人来进行比较,这里要说的就是晏几道和纳兰容若,两人的深情,两人的“痴”融于诗词之中让人为之动容。

纳兰容若的影视形象

两人虽然一个在宋,一个在清,时间相差了数百年,但是他们的身世性情经历都或多或少有着相似之处,两人都是宰相之子,有过辉煌的人生,他们的性格也是一样的“狂放而痴”这样相似的性格也让他们的诗词更加的真挚感人。晏几道是晏殊的儿子,可以说当时不少朝中的大臣都受到过晏殊的提拔,但是父亲死后他感受到了世态炎凉,往日无忧无虑的生活已经无法挽回,因此他的诗词哀婉缠绵,浓烈动人。而纳兰容若爱情不顺,早年的初恋硬生生被拆散,后来深爱的妻子卢氏身死,对于他的情感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从而让他视功名利禄如粪土的狂放之心,专心于诗词的创作,将心中的痴情都抒发出来。

但是两人又有所不同,晏几道的一生经历了由盛转衰的过程,家道中路的不幸让他的晚年几乎是穷困潦倒,这就更加深了他对于往昔美好生活的回忆,所以他的诗词之中大多都是以追忆来展现那一段段的往事,来以此反映出现实的落魄,而纳兰容若更多的是在现实的忧愁之中,将往事的回忆演绎出来,抒发自己的悲痛之情和身世感慨。

晏几道 思远人原文及译文

晏几道是北宋词坛有名的词人,在词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贡献,他一生创作了260多首诗词,其中名篇佳作不在少数,这里就挑一篇不那么有名,但是也深受读者喜爱的词作来简要的赏析一下。

晏几道思远人

晏几道的《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还是以相思之情为主,起首两句先是说“红叶黄花”说明已经是晚秋世界,这种深秋时节正是思念最为猖狂的时候,主人公的心中是多么的怀念远在千里之外的行人,这里词人通过“晚”“千里”这样的词来说明两人分离时日已久,距离很远,时间与空间的两相结合使得全词的意境更加深沉。天上朵朵白云飘过,但是却没有一只归鸿带来你的书信,是说闺阁之中的人在思念着远方人的消息,苦苦的等待着都没有结果,久等不得就打算自己写信过去,但是应该寄书到哪里去呢?

下半片的意境发生变化,上片还是主要以思念为主,但是到了这儿情感就更加的深化了,眼泪太多了一点一滴落下,就用它来磨墨吧,虽然上片已经写过不知该寄往何处,但是还是要写,痴情之感就更加强烈,然而这儿还不是痴情的极点,在之后闺中人的情感更加的浓烈,她写到情深之处,就连红笺也黯然失色,似乎被主人公这样的深情给感动了,到这里,主人公的感情已经到了那种物我两忘的境界,使得全词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可以说这首词无论在情感上还是用词上都是一流的宋词精品。

柳永 晏几道原文及译文

柳永和晏几道都是宋朝时候非常有影响力的两个词人,他们的生活年代接近,作品类型相近,但是在人生阅历,性格取向等多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差别,这里就来简单的分析一下柳永和晏几道的异同点。

晏几道画像

首先从身世经历上来看两人是天壤之别,晏几道是宰相之子,出身自然尊贵,父亲晏殊不只是政坛领袖也是文坛北斗,可以说晏几道的青少年时期过的是锦衣玉食的美好生活,晏几道从小就看多了官场的黑暗,再加上父亲的地位养成了他孤高冷傲的性格,对于官场抱负没有什么追求。柳永也是官宦世家,但是家世比起晏几道自然是相差不少的,他早年的时候很想当官,展现才能,但是宋仁宗御笔四字“且去填词”彻底断绝了他入仕的念头,多年坎坷,索性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可以说两人不管是出身还是在为官的态度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别。

从他们的诗词来看,首先他们的诗词大多都是表现青楼女子这个阶层的形态,突出去写自己和青楼女子的交往,展现她们的悲惨遭遇,并且表现自己对于她们的同情和爱慕的态度。他们和这样的歌女之间的交往已经不是肉体上的欢愉,更多的是精神情感上的追求,在这一点上两人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但是两人的词作风格也有着差别,他们虽然都是描写当时女子的遭遇和心理,但是柳永是直接以女性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来表达内心,而晏几道则是直接写自己的所见所感,来表述那些女子的内心想法,而且柳永侧重点更多的还是在那些青楼女子的思想情感,而晏几道更多的还是写自己和女子的关系。

少年游晏几道原文及译文

《少年游》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词牌名》有不少着名诗人以此创作了杰出的作品,晏几道作为北宋有名的大词人,自然也创作了不少作品,其中又以这首《少年游·离多最是》最为有名,流传后世千百年,一直传唱不休。

晏几道少年游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词的上半片先是将离别比喻成为了水一分为二的流去,虽然一个向西,一个向东,但是百转千回之后,总是会重逢的,如果是两个人的情感稍微淡薄一些,那就像是天上的云彩一样,但是最少还能在梦中相逢,上半片讲述了晏几道对于分离的体会,虽然离别了,但是只要不是死别,总是会有再相会的一天,但是情感淡薄一点的话就只好模仿着神女襄王一样“魂梦与君同”了。这里通过“流水”“行云”“终解”“犹到”两两对比,层次递进。在上片作者以一种“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的心态来等待着重逢。

虽然晏几道一向不觉得别人会欺骗自己,但是终归不是傻子,在长久的等待之后终于意识到了那人对于自己并没有什么感情,不禁感叹道“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人的情意就连无情的云水都不如,别说是流水的有朝一日再重逢,就连行云的梦中会也做不到,不禁悲叹人情怎能如此淡薄。之后晏几道“细想从来”,仔细想了一下这漫长的一生,断肠之处也有过不少,但是没有一次像现在这样这么痛彻心扉的,这样简洁的内心独白更是将人情淡薄,世态炎凉表现的淋漓尽致。

晏几道生平简介

古代的诗人文学家不少,而父子两人都能在诗词上有着杰出成就的却不是那么多,而晏几道和他的父亲晏殊就是这样有名的父子诗人。晏几道他是北宋着名的词人,他的诗词风格和他的父亲近似,但是成就又要在父亲之上。

晏几道的画像图

晏几道的出生算是比较好的了,父亲晏殊身居高位,而且才华出众在词坛也有很高的地位,当时晏殊已经是47岁了,算是老来得子,所以非常宠溺他,而且晏几道小小年纪就展现出了聪明才智,他7岁能文,14岁中进士,而且几个哥哥也是先后步入仕途,晏几道可以每天都写写诗词,吃喝玩乐,根本不用担心生活,可以说是一个逍遥自在的富家子。

但是后来随着晏殊的去世,晏几道的日子瞬间就不好过了,他当时年纪还小,没有多少自己养家的能力,几乎都是靠着父亲留下的财产过日子,后来碰上王安石变法,因为他的朋友反对王安石的变法,所以晏几道也遭了秧,被抓捕入狱,虽然之后被放了出来,但是这件事对于晏几道的打击也是很大的,试想在父亲在世的时候,他何曾受过这种耻辱,一方面怀念着以前的生活,一方面现实告诉晏几道,他已经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公子哥了。

之后的日子晏几道过得一点都不好,没有了父亲,往日那些对自己阿谀奉承的人也都换了张面孔,他曾经将自己的词作献给一个叫做韩维的人,他是晏殊的弟子,按理说应该对晏几道照顾一二,但是韩维却是冷冰冰的将他的词打了回来,因此晏几道也算是看透了这世态炎凉。最后在1110年的时候,晏几道溘然长逝,只有一生的着作流传后世。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姬瑶花 四大名捕姬瑶花结局下一篇:福康安 苗若兰和福康安是什么关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