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三国汉中 如今的陕西省汉中市,既是三国文化的发祥地,又是魏、蜀的主战场

导语:汉末三国时期的“汉中”地区,以其特殊的地形地貌、自然环境及所处的地理位置,在那段激荡的历史年代,留下了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传说及名胜,是汉末三国时期魏、蜀两大集团倾尽全力在益州地区争夺的主战场,被后世称之为三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那么,为什么汉中地区在当时如此重要

汉末三国时期的“汉中”地区,以其特殊的地形地貌、自然环境及所处的地理位置,在那段激荡的历史年代,留下了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传说及名胜,是汉末三国时期魏、蜀两大集团倾尽全力在益州地区争夺的主战场,被后世称之为三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那么,为什么汉中地区在当时如此重要呢?笔者结合相关史料及文献中的记载,对古汉中地区做一个简单的概述。

“汉中”一词的由来;

“汉中”一词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早期。据《史记·秦本纪》中的记载,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秦国的国君赵驷率部攻打楚国,秦军一路势如破竹,略其属地六百多里。战役结束后,秦惠文王为了方便管理攻占的土地,在该地设置了汉中郡。这即是“汉中”一词出现在史料中的最早记载。

据唐代的《括地志》载,初设汉中郡的治所,位于如今的陕西省汉中市以东的南郑县,该地正好处于汉水的中游,所以,以水、地为名,取名为“汉中”。汉中郡初始的地域非常广,其辖境除了如今陕西省的汉中、商洛、安康等三个地市之外,还包括了湖北省十堰市及甘肃省陇南、宝鸡等地市的部分地区。由此可见,汉中郡最初的地域,相当于如今的一个省级单位。

另据《汉书·地理志》载,汉中郡在历史的沿革过程中,治所及辖境在两汉时期曾出现过多次变动。西汉时,汉中郡的治所移到了如今的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西汉武帝时期的元封五年,汉中郡划归益州管辖,至东汉时,汉中郡治所又移回了南郑县。此外,汉中郡的辖境也在两汉时期逐渐萎缩,至汉末三国时期,其辖境已经变为了如今的汉中市地区,即夏、商、周时期的“褒国”全境。

汉中地区的地貌及水系;

北魏时期编撰的地理类书籍《水经注》中,以汉中地区的古沔水为线索,按照该水系的源头、流经地域及沿途的人文、地理、经济、民俗、古迹等各方面,进行了一个详细的记述。据该书载,古沔水的源头,即是如今的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的“玉带河”。关于这一点,也在清光绪年间的《宁强县志》,及近代的《辞海》中也得到了证实。

在这里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古沔水由于其流量、流段的不同,在后世史籍的记载中也有所不同。据《汉书·地理志》载,古沔水以褒河为第一个分界点,褒河以上流段为“沔水”;安康是第二个分界点,即褒河至安康之间的流段为“汉水”;安康至长江入口处的流段为“汉江”。一条水系分为三段,其实总称仍旧是“沔水”。

古沔水在汉中地区经过长年累月的冲刷,再加上秦岭与巴山两条山系的环绕,使得汉中地区形成了一处,西自如今的汉中市勉县的武侯镇起,东至汉中市洋县的龙亭镇止,全长约一百一十多公里的狭长的平原盆地。该盆地南北最窄处约两公里,最宽处约二十五公里,平均海拔五百米左右,是汉江流域最大的盆地。

汉中地区气温适宜,水量充足,耕地集中,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的产量非常高,而且,该地域还有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所以,汉中地区不仅是一个环境优美、物产富饶、资源丰富的宜居之地,还是汉末三国时期,一处条件非常优越的屯军备战之所。

汉中地区的古道及关隘;

汉中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得该地成了一处古道纵横、关隘重锁,具有极其重要的军事及战略价值的地域。据《三国志》载,曹操曾将汉中地区称之为“天狱”、“独守之国”。自夏禹至两汉时期,汉中地区共有六条古道,其中,南通益州腹地蜀川地区的有两条,北通关中地区的有四条。这六条古道形成了汉中地区涉外的重要交通枢纽,是陕甘与蜀川之间进出的咽喉重地。

1.褒斜道:

据《读史方舆纪要》载,褒斜道自夏禹时期就已经开凿而成,因该道贯穿褒水与斜水两处山谷,所以得名“褒斜道”。不过,当时只是一条小道。后期经过春秋战国及两汉时期的数次扩展、修缮,使其成了一条全长约五百余里,从汉中通往关中地区的重要通道。该道南起褒谷口,北至斜谷口。《史记·范睢传》中所说的“千里栈道通蜀汉”,指的就是褒斜道。

2.陈仓道:

据《陈仓道初探》中的记述,该道起自于今天水市勉县天荡山下的黄家沟村,行至留坝县境内的正河西上,再北上出大散关,行至古陈仓县的城址为终点,全长近五百里。据《勉县军事志》载,该道的名称,来自于西汉初期名将韩信所实施的“暗度陈仓”而得名。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也曾于此道北上伐魏。

3.子午道:

据《长安志》载,子午道于汉元始五年开通,因起点与终点都是“子午镇”,故得名子午道。该道自西安市长安区的子午镇起,至汉中市西乡县的子午镇止,全长约六百六十多里。楚汉争霸时期,汉高祖刘邦分路进击关中时走的便是子午道。

4.傥骆道:

傥骆道是秦蜀之间的一条古道,南起今汉中市洋县的倘水河口,北止今西安市周至县的西骆峪。三国时期,魏太和四年,曹魏大军三路伐蜀时,名将夏侯霸率领的部队走的就是傥骆道。魏景元四年的灭蜀之战,曹魏名将钟会率领的大军,走的也是傥骆道。

5.米仓道:

据《南江县志》载,米仓道起自今陕西省汉中市的南郑县,过米仓山,进入今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因此得名“米仓道”。该道全长约五百里,是两汉时期进入四川的要道。曹操于建安二十年率部平定汉中,张鲁逃跑时走的就是米仓道。

6.金牛道:

金牛道是古代进入巴蜀的主道。据《水经注》载,更元九年,秦惠文王率部伐蜀时找不到道路,于是命人开辟了金牛道。在古代,凡是想从汉中进入四川,金牛道是必经之路,舍此无路。所以,金牛道也被称之为蜀道。唐代诗人李白的那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说的就是金牛道。

汉中地区除了这六条古道之外,还有大小十几处险关要隘。比如,汉中地区在后世影响巨大的两处自然关隘,“定军山”及“天荡山”。这两处都是该地区自然山、水形成的天然屏障,尤其是“定军山”,还被后世称为“三国第一山”。再比如,依托自然地理人为修筑的阳平关、阳安关、青石关、铁锁关、百老关等十几处险关要隘,共同构筑了古汉中地区的防御,确保了蜀汉集团北部门户的安全。因此,汉中在汉末三国时期,成了魏、蜀两大集团倾尽全力争夺的西北主战场之一。

参考书籍:《史记》、《三国志》、《汉书·地理志》、《水经注》、《南江县志》、《长安志》、《陈仓到初探》、《读史方舆纪要》、《宁强县志》、《括地志》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十大生活谣言 最新十大生物谣言 可别自己吓自己了下一篇:怎样让眉毛长得浓密 怎么能让眉毛变浓密?眉毛快速生长的10个方法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