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缪清结局 北汉被谁灭亡

导语:在缪清结局中,北汉最终被南楚灭亡。这场历经多年的战争终于迎来了最终的结局,北汉的统治者们无力抵挡南楚军队的进攻,最终导致北汉的覆灭。

目录导航:

  1. 缪清结局
  2. 北汉名将穆羽是谁
  3. 赵匡胤最后灭了谁
  4. 三国和北汉哪个早
  5. 各个朝代都是谁灭亡的
  6. 降宋的皇帝
  7. 赵匡胤打北汉浪费了多少年
  8. 北汉国是如何灭亡的
  9. 北宋为什么没有最先平定北汉的
  10. 穆羽不是宋朝的么,怎么成了北汉的了
缪清结局

缪清是《鹤唳华亭》中的一个角色,他是北汉的太子,最终的结局是被南楚的太子李显杀害。在小说中,缪清因为他聪明、机智以及善于用计,被父亲任命为北汉的太子。然而,他的野心和冷酷使得他和太子李显成为了敌人。
在小说的情节发展中,缪清为了夺取北汉的王位,与李显进行了多次较量和争斗。不过最终,他的阴谋被李显发觉并击败。最后,缪清被李显处死,他的死也标志着北汉的覆灭。
所以,缪清的结局是死于李显之手。

北汉名将穆羽是谁

穆羽,是小说中人物,电视剧《穆桂英挂帅》中的角色。 穆柯寨的寨主,穆桂英的父亲,杨宗保的岳父,与杨延昭、柴郡主是儿女亲家。 公元960年宋朝建立之时,现在山西地区还有一个北汉政权,穆羽就是北汉的一个寨主头领,一直到公元979年,宋朝才灭亡北汉,统一中国。穆羽当时属于北汉,但历史时期是宋朝。 穆桂英的父亲穆羽,曾经是后唐的将军,在宋朝的皇帝统一了天下之后,穆羽想要归顺但是却传出一件事情,就是太祖杯酒释兵权,将往日同生死共患难的兄弟请出了朝纲,致使穆羽知道皇帝不一定能够容得下他自己,所以便不再有这个想法。

赵匡胤最后灭了谁

北宋统一战争的最后一个阶段是灭掉南唐,南唐后主李煜是著名的不理政事的皇帝,一看宋朝灭了南汉之后就上表请降以求自保,但是他手下的一些主要将下暗自备战,以防止宋朝士兵背信弃义又再次进攻,所以宋太祖在经过两年准备之后并不想信守承诺,统率10万大军攻打荆南地区,兵分3路占领了南唐的主要城市。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登基之后,听从谋士计策,采取先南后北的策论,最后消灭了吴越、漳泉及北汉够才统一。

三国和北汉哪个早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 , 北汉(951年―979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 ,所以三国更早

三国早于北汉。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北汉(951年―979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之一,也是十国中最后一个政权。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南),称太原府。盛时疆域十二州(一作十州),约为今山西省中部和北部。

三国更早。

三国是东汉灭亡后中国分裂魏汉吴三国国家的一段分裂时期。三国大约始于220年,终于280年。开始于曹丕篡汉,结束于西晋灭吴共60来年。

而北汉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汉政权灭亡后在太原的小朝廷。五代十国是唐朝灭亡后到宋朝建立之间中国大分裂时代。北汉建立于公元951年,979年被北宋灭亡。一共存在二十八年。

所以三国比北汉早了七百多年。

三国要比北汉早。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

北汉(951年~979年)是五代十国之一,也是十国中最后一个政权。都城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领土为十二州,位置大致在今天的山西省中部和北部。北汉依附契丹族建立的辽朝,后被北宋所灭。历四帝,共28年

各个朝代都是谁灭亡的

1.夏朝

夏朝是亡于整日沉湎与声色犬马,大兴土木,亲近佞人的夏"桀"之手,鸣条之战夏室覆灭。

2.商王朝

商王朝亡于纣王之手,是在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而亡。

3.周王朝

周朝亡于周幽王之手。周幽王与伯服均被犬戎杀死于戏。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4.秦王朝

秦朝亡于秦二世秦亥之手,前209年,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天下响应,刘邦、项羽起兵江淮共抗秦。前207年,秦亡。

5.汉王朝

汉朝亡于汉献帝。在曹操死后,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

6.魏晋朝

魏朝亡于曹丕之手,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

7.晋朝

晋朝亡于晋恭帝之手,420年刘裕废晋恭帝自立,建国宋,史称南朝宋,是为宋武帝, 东晋至此灭亡。

8.南北朝

588年隋文帝发动灭陈之战,以杨广、杨素为行军元帅,以贺若弼和韩擒虎等名将发兵攻陈。隔年隋军攻陷建康,南朝陈亡,中国再度统一。

9.隋王朝

隋朝亡于隋末帝杨侗。619年5月23日,王世充废黜杨侗,两个月后弑之,隋朝亡。唐并之崛起。

10.唐王朝

唐朝亡于唐哀帝李柷之手。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逼唐哀帝李柷禅位,唐朝灭亡。

11.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的最后一个国家北汉亡于英武帝刘继元之手。979年宋太宗派潘美围攻北汉都城太原,宋将郭进击败辽国援兵,北汉主刘继元投降,北汉灭亡。至此十国时期结束,中国基本统一,正式进入宋朝时期。

12.宋王朝

宋朝亡于赵昺之手。元军在汉人将领张弘范领军紧追在后,对崖山发动总攻,宋军全线溃败。赵昺随陆秀夫及赵宋皇族八百余人集体跳海自尽。张世杰悲痛不已,堕身入海,爱国军民纷纷投海自尽。至此,宋朝至此宣告彻底灭亡。

13.元王朝

亡于坤帖木儿之手。额勒伯克之子坤帖木儿继位后也于1402年被鬼力赤杀死,明史称其改国号为蒙古,明朝称为鞑靼,北元亡。

14.明王朝

亡于永历帝之手。郑克塽剃发降清,明朝宁靖王朱术桂携五妃自杀殉国,最后一股抗清势力覆灭。

15.清王朝

亡于宣统帝溥仪之手。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迫使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将权力交给袁世凯政府,清朝灭亡。

降宋的皇帝

以下国家的皇帝都是降宋的皇帝:

南平国(963年灭国)

南平国(924年-963年),是五代十国之中最小的国家,又被称为荆南或者北楚,国土面积相当狭小,仅包含今天的湖北江陵和公安等地,基本上就是现在的一个地级市大小。

南平国是唐末藩镇的后遗症产物,开国君主高季兴是在后梁被任命为荆南节度使,后来逐渐形成了割据势力,因为南平处于湖北,自古以来是交通要道,所以南北交通都有经过南平,所以南平政府便利用便利,谋取过往使者的财物,同时又在四周的大国之中巧妙周旋,居然在唐末的群雄逐鹿的形势下支撑了5代近40年,也实属不易。

963年,湖南周保权向宋太祖求援平叛,对南平觊觎已久的宋太祖利用这个机会打算顺便灭了南平国,没想到南平的末代君主没有给赵匡胤这个机会,末主高继冲主动纳土投降。

后蜀(965年灭国)

后蜀(934年—965年),又称孟蜀,是也是五代十国之一,创立者是西川节度使孟知祥,主要控制区域为四川大部和川陕一小部。

后蜀一共有两代君王,孟知祥和后主孟昶。孟昶初期还是比较有作为的君王,他注重减轻人民负担,发展经济,由于四川自古以来“易守难攻”,加上孟昶的励精图治,所以他在天下大乱的情况下,可以关起门来做他的后蜀皇帝。

但是,锐气往往会被岁月磨平,到了孟昶统治的后期,大概已经厌倦了一成不变的生活,孟昶开始堕落腐化,开始追求享乐,甚至连便器都用珍宝来装饰,后来曾经有人把这个便器呈给宋太祖赵匡胤,被赵匡胤一把摔掉,被视为亡国之器。

君主的堕落和腐化,是国家不可避免的走上了衰亡的道路,最终在965年,赵匡胤派王全斌消灭了后蜀政权。孟昶出城投降,被押付东京汴梁,被封为秦国公,不仅便去世了。

南汉(971年灭国)

南汉(917年—971年),统治区域大概在今天广东、广西和越南北部等地,南汉也是由唐末的节度使割据而来,到了后梁后唐时期被封王,最终立国,最终国号被改为汉,史称南汉。

到了南汉后主刘鋹时期,宦官当道,军政大权均被宦官掌握,发展到后期,甚至到了要想当官要先被阉割的地步,很多人中了进士,就主动阉割,以向掌权的宦官献媚,否则不会得到重用,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奇葩的政权。

国家的政权在这样的宦官手中,那么国家的前途则可想而知了。公元970年,宋太祖派潘美率军攻打南汉,南汉岂是朝气勃勃的北宋的对手,很快被灭国。

后主刘鋹投降,被封为右千牛卫大将军,封恩赦侯。刘鋹一直在开封活到了太宗时代,980年,刘鋹去世。

南唐(975年灭国)

南唐(937年—975年),疆域主要在今天的江西、安徽、江苏和湖南、湖北一部。

南唐的建立者是李昪,号称是唐朝宗室。南唐虽然偏安于江南一隅,但是文化经济相当发达,由于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繁,但是南方以割据和禅让为主,所以南方经济并没有遭到严重的破坏,所以相对于北方,经济实力还是不错的。文化上更是发达,南唐李璟、李煜父子都是著名的词人,留下了很多耳熟能详的词句。

但是由于北周以及后来的北宋势力日益强大,南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公元958年,李璟去帝号,自愿降格为“江南国主”,但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南唐作为江南政权中最大、最正常的一个,被视为宋朝最重视的对手。

李煜表面称臣,但是他知道赵匡胤绝对不可能允许南唐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存在于世的,所以他也在暗中备战。

公元974年,赵匡胤命宋军三路进发,进攻南唐,实力的差距导致南唐军队一败再败,最后只剩下首都金陵,在坚守了一段时间以后,金陵城也被攻破了,李煜投降。

李煜投降后,被安置到宋朝首都开封,他在开封作为一个亡国之主,郁郁不得志,时常感怀古国,写下了“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千古名句。他在太祖一朝,尚能得到优待,但是到了太宗赵光义的时代,李煜的好日子就到头了,先是隔三差五的申斥,最后还被毒死,据野史记载,赵光义看上了李煜的美女皇后小周后,所以毒死了李煜,霸占了小周后。

李煜作为一个词人,千古留名,但是作为君主,他不及格。

吴越国(978年灭国)

吴越国(907-978)由钱镠建立,相当于今天的浙江、江苏南部和福建北部,吴越国主一直接受后梁、后唐、后周、北宋等中原政权册封,于民休养生息。

到了北宋时期,北宋连续消灭了南平、后蜀、南唐等割据政权,吴越国也更加谨小慎微,虽然被消灭是迟早的事情,但是过一天是一天。终于到了赵光义时期,太宗可不是太祖那样的仁义之人,吴越国主钱弘椒整日惴惴不安。

公元978年,赵光义召钱弘椒入京,不敢违抗的钱弘椒只好奉召入京,果不其然,钱入京后就被赵光义扣留下来,钱弘椒只好“顺水推舟”,将吴越之地造册献上,归土纳降。赵光义见钱弘椒还算“听话”,将其封为“淮海国王”,在开封府安置。只是,最终也是死的不明不白,在生日当天被赵光义赐酒,当晚暴毙,虽无直接证据表明是被毒死,但是我们知道中国史书一向“为尊者讳”。

北汉(979年灭国)

北汉(951年―979年),是五代十国中的最后一个政权,势力范围不到今天山西的一个省,以晋阳城为都城,大概在今天的太原一带。

北汉是十国中唯一的北方国家,但是因为地方太小,所以国力衰弱,只好借助北方的帝国——辽国来对抗中原的国家。北汉国家虽然弱小,但是骨头很硬,再加上有辽国作为后台,一直不屈服于北宋,即使宋太祖多次派兵进攻,依然未能将其征服。80后熟知的“杨家将”的开山之祖——杨业就是北汉的将军,多次抗击北宋,在北汉被北宋灭亡之后,投降北宋,为抗击辽国作了很大的贡献。

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亲率大家进攻北汉,在次战中,北宋军队击溃了辽军,失去了辽国援军的北汉国主刘继元无力抵抗,只能出城投降。

至此,中原割据政权都被北宋消灭了,北宋完成了中国传统势力范围内的统一。

虽然在中国的历史上,北宋一直以经济、文学而著称,但是其在立国初期的武力也是不容小觑的,北宋继承了北周的强大的实力,消灭了中原大大小小的割据政权,完成了统一,为之后的经济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基础。而北宋初年,各个政权的降王也一度在北宋都城开封齐聚,被称为“宋初降王满京城”,这也是北宋文治武功的生动写照。

979年6月3日: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五月,北汉皇帝刘继元降宋。

北汉灭亡,也就标志着五代十国的结束,中国再次统一。

贡献。王国维先生说:“词至李后主而境界始大,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伟大词人真就做不好君王吗?宋太祖赵匡胤说:“李煜(即李后主)若以作诗工夫治国事,岂为吾虏也?”留下一个千古之谜:李后主如此庸懦无能,宋太宗赵光义又何必毒死他呢?

常见解释有两种:

其一,李煜并非昏君,他对赵家江山仍有威胁。

其二,宋太宗好医,李煜被当成试验品。

二说皆有一定道理。

李后主可能不姓李

南唐开国者李昪(biàn)本是孤儿,被南吴王杨行密收留。后因杨家诸子不容,转由部将徐温抚养,改名徐知诰。

徐温年轻时贩盐为业,后随杨行密起事,虽无战功,亦列为“三十六英雄”之一。杨行密去世后,徐温等起兵,杀杨行密长子,立次子,徐温得以大权独揽,成为权臣。

徐温原想把家业交给长子徐知训,没想到徐知训被部将所杀,只好暂交养子徐知诰(也就是李昪)管理,以待次子徐知询长大后接手。没想到徐温突然病故,李昪趁机崛起,干脆篡夺了南吴的江山。

一开始,李昪建的是齐国,上位三年后,又突然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改国号为唐,即南唐,并恢复了自己的“旧姓”。

对于李昪的“自称”,历代不以为然。宋代欧阳修写道:“于此之时,天下大乱,中国之祸,篡弑相寻,而徐氏父子,区区诈力,裴回(意同徘徊)三主。”意思是,“编骗”痕迹过重,所以帝位只传了三代。

僭称唐朝皇室后裔,好处是笼络北方士族,缺点则有二:

首先,杨行密余党、徐温余党深知李昪的底细,皆不服气,所以南唐从成立起,内部便派系林立,南北士族矛盾激化。

其次,南唐不得不继承唐朝的政策,当时列强割据,都渴望得到契丹帮助,南唐与契丹不接壤,彼此都有“远交近攻”的需要,双方也曾联手,可唐朝与契丹是死敌,南唐想装正统,也只好与契丹为敌。

在位十九年 十四年在打仗

李昪虽是篡位者,但英明、节俭、爱民。上位后,群臣建议:“陛下中兴,今北方多难,宜出兵恢复旧疆。”李昪回答说:“吾少长军旅,见兵之为民害深矣,不忍复言。”

在位6年,寝殿烛台竟是马厩中的旧物,且不用蜡烛,只用乌臼子油,“宫砌无新树,宫衣无组绣,宫乐尽尘埃”。南宋陆游称赞他“仁厚恭俭,务在养民,有古贤主之风也”。

李昪立长子李璟为太子,却不喜欢李璟,认为他“聪悟迷惑,阔于听断。故多为左右所沮”。意思是聪明是聪明,但没主见,易被左右欺骗。

李昪一度喜欢小儿子李景逷,一次李昪去李璟的宫殿,见他竟自操琴,大怒。李昪的宠妃、李景逷的母亲种夫人趁机说:“李景逷的才能高于李璟。”当时李景逷才4岁,李昪立刻警觉,命令种夫人出家当尼姑,李景逷从此被冷落。到李昪死,也没封爵。

李昪去世前,曾想传位给四子李景达,李景达有军事才能,当时正在东都(今扬州)驻守,遂密诏让他回来。没想到,医官吴庭绍是李璟的卧底,李璟得到消息,立刻派人半道截获密诏。

李璟得权不正,为缓和矛盾,一方面,提出兄终弟及,表示死后传位给三弟李景遂,并任李景遂为元帅,李景达为副元帅;另一方面,想多立战功,威服手下。李璟在位十九年,十四年在打仗,国力消耗一空。

李璟曾下诏检讨:“曩(nǎng)者兵连闽越,武夫悍将,不喻朕意,务为穷黩,以至父征子饷,上违天意,下夺农时,咎将谁执?在予一人

赵匡胤打北汉浪费了多少年

赵匡胤登基开国与北汉的战争是从公元960年开始,一直到赵匡胤驾崩,公元976年都没拿下,所以赵匡胤打北汉浪费了至少16年。

但也不算浪费,毕竟北汉后边站的是辽,北宋是一打二,直到公元979年,宋太宗才灭了北汉,距赵匡胤驾崩不过三年,算是摘了赵匤胤的果子吧。

北汉国是如何灭亡的

宋统一南方后,太宗继承太祖赵匡胤遗志,决意攻灭北汉。鉴于太祖曾三次率军往攻北汉,皆因辽军南援而败,遂制定围城打援、先退辽军、后取太原的方略。继而组建飞山军,加紧练兵,并命晋(治今山西临汾)、潞(治上党,今山西长治)、邢(治龙冈,今河北邢台)、洺(治广年,今河北永年东南)、镇(治真定,今河北正定)、冀(治信都,今河北冀县)等州,制造兵器及攻城战具,储备粮草,做攻战准备。

太平兴国四年正月,太宗亲率大军征北汉。命宣徽南院使潘美为北路都招讨制置使,统领河阳节度使崔彦进、彰德节度使李汉琼、桂州观察使曹翰、彰信节度使刘遇等,分别从四面进围太原。命云州观察使郭进为石岭关都部署;扼守石岭关(今山西陌曲东北关城);命孟玄喆为镇州驻泊兵马都钤辖,守镇州,分别待击从北、东两面救援北汉之辽军。命河北转运使侯陟、陕西北路转运使雷德骧分掌太原东、西路转运事。同时遣将分兵攻隆(今山西祁县东南)、盂(治今山西盂县)、汾(治隰城,今山西汾阳)、沁(治今山西沁源)、岚(治宜芳,今山西岚县北之岚城)等州,割裂北汉军,以孤立太原。

十五日,太宗从东京(今河南开封)出发,主力经镇州、承天寨(今山西娘子关)分兵西进,直趋太原。北汉主刘继元闻讯,急遣使赴辽求援。辽景宗耶律贤即命南府宰相耶律沙为都统,冀王耶律敌烈为监军,偕南院大王耶律斜轸率兵驰援。又命左千牛卫大将军韩悖、大同军节度使耶律善补以本路兵南下增援。

三月十六日,辽东路援军日夜兼程至石岭关,阻于大涧,时宋郭进部已布阵待战。耶律敌烈不待后军至,即领前锋军渡涧,末及过半,郭进率骑兵突然出击,斩杀耶律敌烈等五将,歼万余人。及耶律斜轸率后军至,弓弩齐放,救耶律沙脱身,领余众仓皇退走。未几,辽北路援军亦被宋军击退。

宋军打援获胜,继乘势攻取外围。至四月,相继攻克盂县、隆州、岚州等地,又破北汉鹰扬军及岢岚军,使太原陷于孤立。北汉主惊惧,复遣使赴辽,被宋军俘杀;潜师出击,亦被宋军击败,遂固守孤城,不敢出战。二十二日,宋太宗至太原,集兵四面围城。二十四日凌晨,亲临城西督战,数十万将士以弓弩轮番向城内发射矢石。五月初一,攻破城西南护围羊马城,北汉宣徽使范超、马步军都指挥使郭万超等先后出降。刘继元在外无援军,内无兵力抵抗的困境中,于初六投降,北汉亡。

点评:此战,宋太宗采取围城打援,击退辽援军,继分割孤立太原,最后集兵破城,一举攻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基本实现了北宋的统一大业。

北宋为什么没有最先平定北汉的

这主要是采纳了赵普先南后北的建议,而这建议的提出和采纳都是基于自身和各方实力的对比,最关键的是对辽国的忌惮。暂时维持与北汉的和平共处局面,可以让北汉发挥宋辽屏障的作用,保持北方的稳定,这样大宋可以专心致志地先对付南方诸国。

北宋的统一战争,大政方针是先南后北,先易后难!为什么没有先灭北汉呢?原因有三点:第一是:北汉依附于大辽,辽国自从得到燕云十六州以后,国力大增,军威赫赫,战力猛增,即是后周世宗柴荣,也是在付出巨大代价后,才攻下三关!第二是:先北后南,先灭北汉的战略,宋太祖赵匡胤不断尝试,却次次失败,963年第一次进攻北汉失败,968年第二次进攻北汉失败,969年第三次进攻北汉又失败,三次失败的原因,都是大辽国出兵助北汉!使得赵匡胤不得不改变策略!第三是:南方各国相对比较弱,有比较好的经历基础,打下南方后能得到巨大的战略物资做基础!终于在平定南方各国后,最后一击必杀,第四次进攻北汉,将其彻底灭亡!





穆羽不是宋朝的么,怎么成了北汉的了

公元960年宋朝建立之时,现在山西地区还有一个北汉政权, 穆羽就是 北汉的一个寨主头领,一直到公元979年,宋朝才灭亡北汉,统一中国。所以 穆羽当时属于北汉,但历史时期 是宋朝。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qiwen/578097.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火鸡最大能长多大 英国吃火鸡的历史下一篇:三星堆挖出几个青铜纵目面具 三星堆面具现存于哪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