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曹植《洛神赋》中的洛神究竟是谁 揭曹植《洛神赋》中神秘女子!究竟为何人呢

导语:《洛神赋》是曹植的一篇著名辞章,描绘了一位神秘女子洛神的美丽与魅力。然而,洛神究竟是谁一直是一个谜。有人认为洛神是曹植自己的妻子甄氏,也有人认为她是宫廷美女。究竟洛神是何人,至今仍然无法确定。

目录导航:

  1. 曹植《洛神赋》中的洛神究竟是谁
  2. 洛神赋中的洛神是谁的女儿
  3. 曹植的《洛神赋》中是指何人
  4. 甄宓曹植有没有私情
  5. 曹植的洛神赋到底写给谁的
  6. 洛神原神是哪位女子
曹植洛神赋》中的洛神究竟是谁

曹植的《洛神赋》用其华美的文字让我们感受到了洛神的魅力,那么洛神到底是何须人呢?他是真实存在的吗?

最初的洛神传说是:她是中国古神话里三皇五帝其一的伏羲氏的女儿,换名“宓妃”,因迷恋洛河两岸美丽的景色而降临人间,来到洛河岸边,却不幸溺水而亡而成为落水之神,被称为“洛神”。

还有另一个有根有据的说法:《淮南子》中记载,伏羲氏之女洛神嫁与河伯为妻,但河伯不贤,如水族女神私通,而洛神与后羿深情,后来河伯与后羿大战于天庭,天帝震怒,将洛神贬落凡间……洛神转世之后成为美女甄宓。曹操攻下邺城之后,将甄宓接入司空府,奉作上宾。曹子建与曹丕同时爱上甄宓,最后反面成仇。后来曹丕登上帝位,后纳郭缳为妃,郭缳不甘为妃,于是同司马懿设计害死甄宓。还有一面是:曹植与甄宓两情相悦,甄宓逝去数年后植在洛水之岸观甄宓……

现在我们再欣赏一下曹植的《洛神赋》这样描述甄宓:“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若兮轻云之蔽日,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开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绿波。”

曹植《洛神赋》中的洛神是甄后。《洛神赋》原名《感鄄赋》,是曹植在被封为鄄城王的第二年所作。这本没有什么令人遐想的。但是在古代“甄”与“鄄”两字互通,这就不能不让我们将这篇赋与曹植本人的经历联系起来,而这些经历,都与魏文帝曹丕的妃子甄氏有关。甄后死的那年,曹植进洛阳朝见哥哥,并与甄后的儿子太子曹叡一起吃饭,心中无比酸楚。饭后,曹丕将甄后的遗物玉镂金带枕送给了曹植,曹植睹物思人,仿佛遥见甄妃凌波御风而来。虽然这只是南柯一梦,曹植依然心潮翻涌,遂创作出这一篇旷世奇文。

洛神赋这么美的文字正是出自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的名篇《洛神赋》,文人们写的文字自古是缠绵悱恻,令人疑惑如此名篇究竟是写给历史上某个特定的人呢?

自古以来,《洛神赋》究竟是写给谁的有这样几种说法:

一、悼亡说。曹植怀念自己的妻子崔氏,于是写下《洛神赋》怀念亡妻。

二、感甄说。后代传说曹植和嫂子甄氏文昭甄皇后有私情,《洛神赋》正是他怀念心中被哥哥曹丕赐死的挚爱,现代许多影视作品中甄氏叫“甄宓”正是叔嫂私情的衍生。

三、表志说。还有种说法,曹植《洛神赋》不是写给别人,正是自己的哥哥——曹丕,曹植仿照宋玉《神女赋》,将自己比作美人,对君王表达自己的一片赤诚忠心。

在弄清楚《洛神赋》写给谁的团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作者的人生经历。

曹植,才高八斗,文采斐然,用语典雅华丽,前后四十多年的生命轨迹先后经历大起大落,在公元221年其兄曹丕继位之前,他是意气风发的少年儿郎: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在曹丕登基之后,曹植的悲惨命运开始了,由于先前惨烈的继承权争夺战,曹植深受曹丕猜忌、打压,《洛神赋》作于黄初三年(黄初是曹丕称帝年号),与他愁云惨淡的后半生情感是一致的。

曹植此赋据序所言,系其于魏文帝黄初三年(222年)入朝京师洛阳后,在回封地鄄城途中经过洛水时,“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而作。

这些对决心“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与杨德祖书》)的曹植来说,无疑是接二连三的沉重打击,其心情之抑郁与苦闷,是可想而知的。

接下来让我们依次分析这三种说法的真伪和合理性。

关于崔氏悼亡说:崔氏是曹植第一任正妻,崔琰兄长之女。她和曹植少年夫妻,感情深厚,生育了几个子女。据记载,崔氏因一次失礼,在宴会上误穿了颜色艳丽的衣服,曹操看见后大怒,将她和曹植离婚后遣返家中,赐死。妻子如此悲惨的死法、植崔二人多年的夫妻情分,可以成为支撑悼亡说的论据。

关于叔嫂感甄说,则是彻彻底底的谣言,不过是后世三流文人八卦的野史艳情罢了。根据《三国志·陈思王传》记载,曹丕继位不久,即杀了曹植的密友丁仪、丁廙二人。曹植本人在去了自己封国后,因为“醉酒悖慢,劫胁使者”,被监国谒者奏弹劾,曹丕将他贬为安乡侯,后改封鄄城侯,再立为鄄城王。有些人“鄄”与“甄”不分,仅仅因为两字字形相似便编造出感天动地的“植甄叔嫂恋情”,其实,曹植的《洛神赋》原名《感鄄赋》和甄氏一点关系都没有,且甄氏相夫教子,侍奉婆婆至诚至孝,也从没有琵琶别抱。曹植心中仰慕的女性形象是忠贞高洁的,与贤惠的甄氏也不符合。

所以,感甄说是假的,《洛神赋》绝对不是写给甄氏的。

关于表志说,此种说法最科学,最合理。《洛神赋》虚构了曹植与洛神的邂逅相遇,以及彼此之间的思慕爱恋,洛神形象美丽绝伦,人神之恋飘渺迷离,但由于人神道殊而不能结合,最后抒发了无限的悲伤怅惘之情。曹植模仿战国时期楚国宋玉《神女赋》中对巫山神女的描写,叙述自己在洛水边与洛神相遇的故事,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描写上多有借鉴宋赋。

宋玉《神女赋》借遇合神女之事委婉批评楚襄王的昏庸无能和无所作为,旨在表达自己伤时忧国的感伤情绪,并以忧患意识警省襄王,劝其效法楚国先君,“思万方,忧国害,开贤圣,辅不逮”,励精图治,振兴楚邦。

结合曹植写作时的背景,不难理解《洛神赋》中流露出的缠绵悱恻、惆怅哀怨的情丝,曹植正是借助此赋抒发对兄长曹丕的不满之情,同时有饱含了渴望受到对方信任和重用的感情。

您觉得《洛神赋》是写给崔氏、甄氏、还是曹丕的呢?欢迎留下您的宝贵评论。谢谢








《洛神赋》 的主题众说纷纭,

大致可归为两类,

一是爱情主题,如感甄说、青年恋爱说、爱情失落说等;

二是政治主题,如寄心文帝说、政治理想说、政治遣怀说等。

因此,弄清楚作品的主题,

是我们正确理解《洛神赋》 的首要问题。

关于本篇创作动机,

曹植曾云:“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说神女之事,遂作斯赋”

(《洛神赋序》)。

“楚王神女之事”宋玉曾作《高唐赋》与《神女赋》两篇作品,

《高唐赋》写楚王梦中与巫山神女艳遇之事,

《神女赋》塑造巫山神女的美丽形象。

曹植《洛神赋》既写艳遇,又写洛神之美,

很显然是对宋玉《高唐赋》《神女赋》二赋的模拟。

楚王与巫山神女之事属子虚乌有,

因此曹植《洛神赋》未必有实事。

既然是模仿,洛神当然有巫山神女的影子;

宓妃是洛水之神,洛神亦有宓妃之影像;

甄氏是当时之美女、曹丕之妻,

洛神亦有甄氏之故实;

此前不久,曹植妻崔氏病故,故洛神也有崔氏之影迹。

因此,曹植《洛神赋》中的洛神,未必真有其人,

而是综合了上述四位女性的特点的代名词――美女。

那么,曹植写美女的用意何在?

《洛神赋》的末尾露出端倪: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诉。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霜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腓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曹植“怅盘桓而不能去”的原因是什么?

难道是垂涎于美色?

如果是那样,曹植就是一个好色之徒。

然在目前所见之资料中,未有曹植好色的记载,

故曹植猎色是不可能的。

因此,曹植《洛神赋》沿用了《楚辞》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

以男女关系譬喻君臣关系,美人喻皇帝曹丕,

这与曹植的《美女篇》中“美人”自指略有不同。

综合全篇,

《洛神赋》表达了作者与美人不能相见的苦闷之情。

究其原因,一是人神迥异,有情人难成眷属;

二是洛神是作者精神的寄托,是理想的国君,

她只能存在于想象之中,现实中难以找到,倍感失落;

三是对作者而言,帝王之位与己无缘,兄弟手足之情难继,自己不仅受到猜忌,而且被人监视,无奈之余又感到悲哀和愤懑。

内容来源:《建安文学史话》

作者:柏俊才




洛神赋中的洛神是谁的女儿

洛神名为宓妃,她是中国神话里伏羲氏的女儿,其因为于洛水溺死 ,故称洛神。

曹植在《洛神赋》中这样写洛神的姿态:“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渌波。”真是形象鲜明,色彩艳丽,令人目不暇接。

曹植的《洛神赋》中是指何人

位列“三曹”之一, 素以文采见长的曹植在他一生的作品中,除七步诗之外,《洛神赋》便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了。但曹植在《洛神赋》中所写的洛水之神到底是谁呢? 甄后,是曹丕的妃子。作为小叔子的曹植居然动了爱慕之心,这就兄弟之道言,是其不义;就君臣之道言,是其不忠。不义不忠,大逆不道,成何体统? 于是从古至今,便有一支浩荡大军,来辨伪正本,口诛笔伐。

唐彦谦曾经说: “惊鸿瞥过游龙去,虚恼陈王一事无。”

陈王,就是指曹植。

宋人刘克庄却说,这是好事之人乃“造甄后之事以实之”。

明人王世贞又说:“令洛神见之,未免笑子建(曹植字)伧父耳。”

清代又有何焯、朱乾、潘德舆、丁晏、张云等人,群起而鞭挞之。 把他们的论点综合起来,大概有如下几点:

第一,曹植爱上他的嫂嫂很不可能。他没有那么大的胆量写《感甄赋》。

丕与植兄弟之间因为政治的斗争,本来就很紧张,曹植写《感甄赋》,岂不是色胆包天,不怕掉脑袋了吗?

第二,图谋兄妻,这是“禽兽之恶行”,“其有污其兄之妻而其兄晏然,污其兄子(指明帝)之母而兄子晏然,况身为帝王者乎?”

第三,李善注引《记》所说的文帝曹丕向曹植展示甄后之枕,并把此枕赐给曹植,“里老所不为”,何况是帝王呢?极不合情理,纯属无稽之谈。

第四,《感甄赋》确有其文,但“甄”并不是甄后之“甄”,而是鄄城之“鄄”。“鄄”与“甄”通,因此是“感甄”。曹植在写这篇赋前一年,任鄄城王。

第五,《洛神赋》一文,是“托词宓妃以寄心文帝”,“其亦屈子之志也”,“纯是爱君恋阙之词”,就是说赋中所说的“长寄心于君王”。

后来的人否定感甄说不过是重复这些观点。

如果说有所增加,只是说,14岁的曹植不大可能向曹操求娶已经24岁的已婚女子为妻。

与此相对立的是小说传奇和一些诗人,干脆认为洛神就是甄后。 《太平广记》卷三百三十一《萧旷》篇和《类书》卷三十二《传奇》篇,都记述着萧旷与洛神女艳遇一节。洛神女说:“妾,即甄后也……妾为慕陈思王之才调,文帝怒而幽死。后精魂遇于洛水之上,叙其冕抑。因感而赋之。”

李商隐在他的诗作之中,曾经多次引用到曹植感甄的情节,甚至说:“君王不得为天下,半为当时赋洛神。”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甄后》篇中,甄后大骂曹操、曹丕,说“丕不过贼父之庸子耳”,连父带子一块骂。

后面还有一段评语是这样的:“陈思时一见,《感甄赋》不虚作矣。”

综观千百年来的争论,对立的双方都没有拿出充分而直接的证据来说明是感甄或不是感甄,大多是推论。

如果说是感甄之作,用什么确凿的材料来推翻否定者所提出的六点疑问?

如果不是为感甄而作,那曹植又为什么写这篇《洛神赋》?

如果说是寄托君臣之道,作为政治上屡次受其兄长迫害的曹植,会产生《洛神赋》中所表现的那么真挚的感情吗? 似乎也不可能,所有的这一切仍旧是悬而未解的谜。(选摘自《中国历史未解之谜》)

甄宓曹植有没有私情

甄宓曹植没有私情,甄宓是曹丕的妻子,是曹植的嫂子,曹植就写了洛神赋,后人误会他们两个有私情,其实他们两个是不可能的,曹操是不允许这样的事情的。

当然没有。

曹植和甄姬的传闻都是后世杜撰出来的,在真实的历史上是根本没有的。

一,曹丕娶甄宓

曹丕是在公元204年随着父亲一起攻打邺城

,认识了甄宓。甄宓当时是袁绍

的儿媳妇,又是当地有名的美女。当时的曹丕正好17岁,甄宓21岁,而曹植仅仅只有12岁。

没有

曹丕18岁时迎娶23岁甄氏,当时曹植才13岁,不太可能发生叔嫂相恋的事情。其次,兄嫂私情有悖人伦,历来为世人所不齿,就算曹植再放浪形骸、不拘小节,也做不出此等恶事。

所谓《感甄赋》实为《感鄄赋》所讹,指的应该是他的封地鄄城。有人指出《洛神赋》不是为甄氏所作,而是写给他的大哥魏文帝曹丕的。

甄宓和曹植实际上是不太可能有私情的。

首先,甄宓在被曹丕娶为妻子的时候,曹植才十三岁,而甄宓已经二十三岁。等到曹植再长大一些,懂得男女之情以后,甄宓则已经处于人老珠黄的年纪。在这样的年纪,曹植还会和自己的嫂子日久生情。说实话,这是难以置信的。

其次,在第一种传说中,《感甄赋》是被甄宓的儿子曹叡改名的。假如曹植和甄宓真的有私情,曹叡此举不就相当于将曹植和甄宓的私情公诸于众了吗?可见,这样的行为是十分不合理的。

曹植和甄宓是叔嫂关系,而外传两人之间有私情,是错误的,甄宓嫁给曹丕的时候,曹植只有13岁,并且传两人有私情只是在盛唐之后,因此相传两人有不正当关系,只是人们的臆想。

甄宓比曹植的年纪要大十岁,甄宓进入曹家时,曹植是13岁的孩童,两人之间怎么可能会有私情呢。其实两人之间传有私情的谣言发生在唐末后期,是民间杂史胡说杜撰而来。再加上文人骚客喜欢用两人做文章,更加坚定了人们对两人有私情的认可。

曹植的洛神赋到底写给谁的

写给甄姬的。

《洛神赋》讲的是曹植在途经洛水时邂逅了传说中的伏羲之女洛神,被洛神的美所吸引,曹植希望和她交流,但只能借助水波传递话语。后来他终于得以走近神女,解下玉佩赠给她表达爱意,而洛神也以琼玉为报,接纳了他的感情。但是最后因人神无缘而分离。

曹植借次此表达对甄姬的思念。

洛神原神是哪位女子

“洛神”,是“洛水之神”,亦称“宓妃”“洛妃”“洛嫔”。

三国魏曹植有《洛神赋》。

其《序》曰:“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

“斯水之神,名曰宓妃”,说得很清楚了。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qiwen/586661.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南北朝各国灭亡顺序 东魏与西魏实力下一篇:康熙王朝和康熙大帝哪个接近历史 历史康熙是什么样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