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三湘中湘乡、湘潭、湘阴说法的来源 南楚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啊

导语:南楚是中国湖南省的一个地方,位于三湘中的湘乡、湘潭和湘阴之间。南楚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索。本文将介绍南楚地区的独特魅力和旅游景点,带您领略南楚的风土人情。

目录导航:

  1. 三湘中湘乡、湘潭、湘阴说法的来源
  2. 古时候的楚国是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3. 南楚大梁是什么朝代
  4. 盱眙的历史
三湘中湘乡湘潭湘阴说法的来源

古往今来,对“三湘”之称,众说纷纭,各执一见,没有一个惟一、绝对的定论。本人也曾探究考证过此称,倾向于同意其中之主流两说:

一是中心地域概念说。即三湘”是指湘阴、湘潭和湘乡。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指的湘阴、湘潭和湘乡,是古代概念的湘阴、湘潭和湘乡,而决不应该是现在湖南省湘阴县、湘潭县和湘乡县行政区划的概念。古代这三个地方管辖很宽,几乎覆盖了当时整个南楚境内的“湖南”,也是当时“湖南”的政治、文化和商贸中心,因此以此概称“三湘”。湘阴古称罗子国、罗县,后因为其地处湘水(湘江)之南,水之南,阴也,亦改为湘阴,大约包括今岳阳、湘阴、平江、汨罗、益阳等县市所辖之地,称之为上湘;湘潭古辖包括今攸县、醴陵、株洲、长沙、浏阳、湘潭、韶山等县市大部所辖之地,称之为中湘;湘乡古辖包括今湘乡、衡山、双峰、娄底、涟源等县市所辖之地,称之为下湘。无论是指湘阴、湘潭、湘乡,还是指上湘、中湘、下湘,均为“三湘”也。

二是主流水域概念说。即三湘”是指漓湘、潇湘和蒸湘。在中国古代,无论是开阔发达的中原地区,还是落后闭塞的“南蛮”之地,人类的繁衍生息、人员交往、商贾流通,都对水源水系有着极大程度的依赖性,无水则无生,无水则难行。因此,人们重视水流,依水生存。湘水,水源丰富,水流绵长,是湖南经济之血液,民生之命脉,以水名称地名,将湖南简称为“湘”,合情合理,应该无牵强附会之嫌。湘水与漓水同发源于广西的兴安县海阳山,与漓水合流至兴安县后,即与漓水分流,向东北流入湖南至永州,这一段水域,即湘水的源头称之为漓湘;湘水到了永州后,与潇水汇合向东北流至衡阳,这一段水域称之潇湘;湘水到了衡阳后,与蒸水汇合后一直向北,流入洞庭,这一段水域称之为蒸湘。因此,以“三湘”之称,泛指湘江的上流、中游和下游三段水域也是有道理的。

古时候的楚国是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楚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诸侯国,主要位于现在的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南部、山东省南部、江苏省、浙江省大部、上海市、江西省一带。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强大的诸侯国,也是战国七雄之一,其疆域在春秋战国时期不断扩大,曾南平荆蛮、北伐中原,与晋国争霸天下。

在楚庄王时期,楚国达到了鼎盛时期,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个霸主。此后,楚国又连续出现了几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如楚悼王、楚宣王、楚威王等,使楚国实力不断增强。在战国时期,楚国与秦国展开了激烈的争霸战争,最终被秦国所灭。

楚国的文化和艺术也具有独特的特点,如楚辞、楚剧、楚乐等都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价值。此外,楚国的建筑和工艺品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楚国(前223年),又称荆、荆楚,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金文中为嬭姓)、熊氏(金文中为酓氏)。周成王时期(一说即前1042年~1021年),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

1、楚地在湖南、湖北附近区域。

2、楚地指的是古楚国所辖之地,后来引申为湖南、湖北附近区域。全盛时的最大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北。

3、湖南以及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半岛、江西、贵州、广东部分地方,重庆、河南中南部、安徽南部。

楚国是现今湖北、湖南、河南、山东、安徽,及其江苏、浙江、贵州及其广东部分地区。我国历史上共出现六个楚国,首先是公元前1115年—公元前223年楚国,这是秦代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王。之后是公元前907—951年楚国,又被称为南楚,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方十国之一。

是现在的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南部,山东省南部,江苏,浙江,上海,江西一带。楚国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楚自从春秋时期设置令尹之官,令尹就“执一国之柄”。“在上位,以率万民”。秋战国时期楚国地方设置郡县政权组织形式,楚县是最早的县级行政区域。楚国法律森严,贵族犯罪也决不宽容。

古代楚国的所在地主要位于中国的湖北、湖南和安徽等地。楚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国家,存在于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223年,其疆域不断扩张,一度达到齐、楚、燕、赵、韩、魏六国并称的境地。楚国的首都曾经在多个城市,包括襄阳、郢都(今湖北荆州)、鄂州等地。总而言之,古代楚国的疆域范围相对较广,分布在今天中国中部和东南部的地区。

南楚大梁是什么朝代

南楚是唐末五代十国中的一个小朝廷,属于十国之一。由晚唐地方割据势力形成,915年亡于南唐国。

第二种意思

南楚,秦汉时期划分先秦楚国疆域为三楚,南楚为其中之一。

南楚:是最早形成的,在华夏诸国看来,楚国位于“南蛮之地”,楚人扩张后,占领两湖、河南南部、安徽西南、江西等地区。春秋时期,由于楚国位于中原南部,所以中原各国称其为“南楚”“南蛮”。

南楚,秦汉时期划分先秦楚国疆域为三楚,南楚为其中之一。

南北朝时期的南朝第三个朝代,由雍州刺史萧衍(子姓萧国后代)取代南齐称帝,定都建康(今南京)。国号梁,以萧衍封地在古梁郡,故定国号为梁。因皇室姓萧,又称萧梁

电视剧《琅琊榜》中,大梁的皇帝萧选可以说是最大的反派了,他刻薄多疑,在谢玉等人的怂恿之下,一手造成了害死七万赤焰军的梅岭血案。在历史上,梁成帝萧选算得上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了,因为在基层政府机构干过一些年,对从政也有一定的经验。

盱眙的历史

盱眙是江苏省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地区之一。1954年,中国科学院在鲍集下草湾引河东岸发现旧石器时代更新世晚期人类化石,将江苏的人类历史上溯到四五万年之前。

盱眙是江苏省古文化遗址较多的县之一。全县发现的古文化遗址有60多处。位于维桥南约5千米处范家岗,系新石器时代遗址,从出土陶器鼎足看,与大汶口文化相似,少数有地方特色。位于桂五西北约1千米的大墩头,文化层厚3米,地表有鼎足鬲足堆纹陶片、绳文陶片及红烧土等,还发现长条形石斧,系新石器时代和周代遗址。

新中国成立后,盱眙陆续出土一批重要文物。金、铜器有:西周铜鼎,春秋吴国铜匜,战国圆壶,秦始皇诏铜权,汉代博山炉、神兽镜和铜灯等;2011年出土大云山汉墓,确立墓主人为汉代江都王刘非,距今2000多年。木漆器有:西汉木刻星象图,汉代漆器等;陶、瓷、玉等器有:西汉茶黄釉双耳铺首瓿,西晋墓砖,唐代越窑青瓷海棠杯,宋代影青高足杯,元代磁州窑人物山水罐等。

西汉木刻星象图被定名为“盱眙星象图”,属国家一级文物。1982年2月10日出土于穆店南窑的错金银重络铜壶(称为“陈璋圆壶”),铭文标明序数是第25个,其铭文和美国宾州大学博物馆收藏的陈璋方壶仅一字之差。

春秋时,盱眙名“善道”,属吴国,曾是诸侯会盟的地方;战国时,后楚国东侵扩地至泗上,盱眙为楚邑,名曰都梁。

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度时,盱眙建县,县名初为“盱台”,后为“盱眙”。建县时间在秦王政二十四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3—前221年)之间。盱眙县先属泅水郡,后属东海郡。 楚汉之际(前208—前202年),盱眙属西楚东阳郡。

盱眙县位于江苏省淮安市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县,下面是盱眙的历史概述:

春秋时期,盱眙是吴国的重要地盘,属于会稽郡,后为楚国所灭。

战国时期,盱眙先后为楚国、齐国、韩国所占领。

秦朝统一中国后,设立盱眙县,属九江郡。

东汉建立后,盱眙属于淮阳郡,隋唐时期为盱眙县。

五代时期,盱眙属于南唐,为淮南节度使的治所之一。

宋朝时期,盱眙曾发生过大规模的民变——盱眙起义。

明朝时期,盱眙属于淮安府,地位显赫,成为南京六合书院和九江书院之一。

清朝时期,盱眙属于江苏省淮安府,因得到皇帝赐予的"田"字作为县标而成为"田"字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盱眙历经县、区的更迭,2001年成为淮安市下辖的一个县。

总之,盱眙有着悠久的历史,曾是古代吴、楚、齐等国的重要地盘,也曾发生过著名的盱眙起义事件,是一个充满文化底蕴的古县。

盱眙县位于淮安市西南部,淮河下游,洪泽湖南岸,全县幅员2483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盱城镇。

盱眙建县于秦,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建县前春秋时期名善道,属吴国,战国时代为楚地。秦建县以后,先属泗水郡,后属东海郡。西汉属临淮郡,东汉属下邳国(治所在下邳故城,今江苏省睢宁县西北)

盱眙是江苏省淮安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淮河北岸,素有“南楚门户”和“扬州腹地”之称,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下面是盱眙的历史概述:

战国时期,盱水以南的地区为楚国的地盘。

秦朝统一中国后,盱眙隶属于下邳郡。

汉武帝时期曾设有盱眙县。

隋唐时期,盱眙设有州,属扬州。

南唐时期,盱眙归南唐统治。

宋朝时期,盱眙先后隶属于泰州、扬州、常州等州府。

元朝时期,盱眙隶属于松江路。

明朝时期,盱眙隶属于南直隶。

清朝时期,盱眙隶属于扬州府。

民国时期,盱眙曾先后隶属于江苏省、淮安专区,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隶属于江苏省淮安地区。

近年来,盱眙县逐渐发展为以现代农业、特色旅游和区域商贸为主要支柱的县级市。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qiwen/591658.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状元都有谁 元朝状元人物有哪些人下一篇:光武帝一生有几个老婆 东汉皇朝有几多代皇帝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