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西汉有几个国家 楚国是单独国家吗

导语:西汉时期,中国分为几个国家,其中楚国是其中一个独立的国家。西汉时期的国家体系相对分散,存在多个独立的国家实体。

目录导航:

  1. 西汉有几个国家
  2. 楚国是单独国家吗
  3. 请问汉代有哪些封国
  4. 楚氏发源地
  5. 芈氏建立的王朝
西汉有几个国家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即公元前202年至公元8年,又称为前汉。

秦末天下揭竿而起,经过楚汉之争,刘邦击败项羽。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山东定陶称帝,定都长安。西汉诸多制度上承袭秦制,汉初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国策,社会经济迅速恢复。

当时有 37 个诸侯国。

楚国 荆国 燕国 齐国 赵国 吴国 济北国 胶西国 胶东国 济南国 葘川国 城阳国 衡山国 后济北国 河间国 后燕国 淮南国 梁国 代国 后河间国 鲁国 后赵国 长沙国 中山国 后胶东国 六安国 清河国 常山国 信都国 真定国 泗水国 新燕国 广阳国 高密国 后楚国 定陶国 后中山国

另《汉书》记载,“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余。",说明汉族时期的西域国家数量不是定数。

有17个诸侯: 长沙、庐江、衡山、淮南、吴、楚、赵、胶东、胶西、济南、淄川、城阳、 齐、济北、燕、代、梁

但是,七王之乱发生时(景帝三年即前154年),应该有18或者19个诸侯国,除了前述17国外,在燕国屁股下面还有个诸侯国叫河间国(百科上说,景帝二年即前155年,封皇子刘德为河间王)。

所谓西域即出阳关以西,以敦煌为分界线,敦煌以内,当然是大汉疆土,敦煌以外当然就是西域了。

西域诸国大都分布在敦煌至西域的道路上,有两条路,有昆仑山以北的南道和昆仑山以南的北道,大致分布是这样的:

南道由东往西,依次是:

楼兰:遗址在新疆罗布泊;且末:新疆且末县;精绝:遗址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边;于阗:新疆和田;莎车:新疆莎车县等有名的国家;

北道由东往西,依次是:

车师前国:新疆吐鲁番东南;渠梨:新疆尉犁县;乌垒:新疆轮台县;龟兹:新疆阿克苏地区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部分地区;温宿:新疆温宿县;姑墨:新疆拜城县;疏勒:新疆疏勒县等。

有名的就这些个,此外还有些离开道路,以及帕米尔高原以西的绿洲,在这些个绿洲上也有若干个国家,合计下来,总数在三十六国到五十国左右。

他们星罗棋布,大多分布在沙漠中距离绿洲、水源二三百公里的地区,国与国之间大约也就相距五十公里左右,骑着骆驼就可以自由往来。

36个

西汉时期"西域三十六国"具体是

1,车师前国 2,车师后国 3,车师都尉国 4,车师后城长国 5,蒲类国

6,蒲类后国 7,婼羌 8,鄯善国

9,且末国 10,小宛国 11,精绝国

12,戒卢国 13,扜弥国 14,于阗国 15,渠勒国 16,皮山国 17,西夜子合 18,蒲犁国 19,莎车国 20,捐毒国 21,无雷国 22,依耐国 23,桃槐国 24,休循国 25,乌秅国 26,山国 27,焉耆国 28,危须国 29,尉犁国 30,渠犁国 31,乌垒国 32,龟兹国 33,姑墨国 34,温宿国 35,尉头国 36,疏勒国

楚国是单独国家吗

楚国是诸侯国,不是单独的国家。

楚国,又称荆国、荆楚,周朝诸侯国。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强国,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之一,楚国后来亦是战国七雄之一。楚国国君芈姓熊氏,最早兴起于丹江流域的丹水和淅水交汇的淅川一带。战国中期楚国到达全盛,最大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北、安徽、河南、湖南、浙江、上海、江苏、江西、重庆、贵州、山东部分地方。

楚国是一个自立的古国,不是西周分封的诸侯国。楚国是 (mi)姓贵族建立的国家,始祖鬻熊。原居淮水下游的一个东部方国部落,武庚叛乱(纣王之子,周灭商时仍封他为商后,留在商都,控制商人)时,追随武庚叛乱。武庚失败后,他们受周人压迫南下,被江水所阻,乃沿江西上,开拓了长江中游的大片土地,立国于荆山一带,建都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楚国在这里迅速壮大起来,成为周朝的对手,周人称为荆蛮,虽然周朝多次对楚征伐,都没有使其臣服。

是,战国七雄之一。

楚国(?-公元前223年)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周成王时期(公元前1042年-1021年),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

公元前597年到楚怀王后期,楚国先后经历了称霸中原、破国、崛起、强盛再到衰落的兴衰发展历程。公元前223年,秦军攻破楚都寿春,楚国灭亡。

请问汉代有哪些封国

51个

楚国,荆国,吴国,燕国,广阳国,齐国,济北国,济南国,胶西国,胶东国,葘川国,城阳国, 吕国,淮南国, 庐江国,衡山国,六安国 ,梁国,韩国,代国,太原国,淮阳国,鲁国,昌邑国,临江国,长沙国,赵国,中山国,河间国,清河国,恒山国,常山国,真定国,泗水国,广陵国,高密国,定陶国,广川国,平干国,广平国, 信都国,东平国,济东国,江都国,山阳国,济阳国,济阴国,汝南国,济川国,广德国,广宗国,广世国。

楚氏发源地

以人名为姓。春秋时,鲁国有个人叫林楚,他的子孙后代以其名命姓,称楚姓。出自芈姓,以国名命姓。传说上古颛顼帝的后裔陆终娶鬼方氏女嬇为妻,生下六个儿子,其中第六个儿子叫季连,赐姓芈。季?40年,荆君熊通自封为武王,他的儿子于公元前689年迁都于郢(今湖北江陵),改国号为楚,称楚文王。

春秋战国时楚国为"战国其雄"之一。公元前223年,楚国被秦国所灭。楚国的公族后代就以国名为姓,称楚姓。还有一种说法相传帝颛项有个后代叫鬻熊,博学多识,曾做过周文王的老师。周成王时,追封前代功臣的后代,于是,封鬻熊的曾孙熊绎到荆山一带(今湖北西部),建立了荆国,建都于丹阳(今湖北省秭归市)。

春秋时期,荆国迁都至郢,改国号为楚。而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一直是强国之一。楚王的子孙中就有以国名为姓的,称为楚氏。春秋时鲁国有大夫林楚,其后代中就有以他的名为姓氏的,即为楚氏。姓苑云:周成王封熊绎于楚,战国时七雄之一,子孙以国为氏。

相传帝颛项有个后代叫鬻熊,博学多识,曾做过周文王的老师。周成王时,追封前代功臣的后代,于是,封鬻熊的曾孙熊绎到荆山一带(今湖北西部),建立了荆国,建都于丹阳(今湖北省秭归市)。春秋时期,荆国迁都至郢,改国号为楚。

而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一直是强国之一。楚王的子孙中就有以国名为姓的,称为楚氏。春秋时鲁国有大夫林楚,其后代中就有以他的名为姓氏的,即为楚氏。姓苑云:周成王封熊绎于楚,战国时七雄之一,子孙以国为氏。

芈氏建立的王朝

楚国

氏作为姓的分支,其产生时间自然要晚于姓。氏乃是尊卑等级的标志。郑樵在《通志·氏族略序》里总结的“男子称氏,妇人称姓”。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人们更习惯叫屈原而不叫芈原。先秦时期,姓氏有别,姓是有血缘关系的整个部族的共同称号,氏是某个支系的称号。氏,经三代后成为姓。而“芈”姓衍生出来的“氏”有不少大家熟悉的,如白氏、景氏、叶氏、伍氏、项氏、查氏等。楚庄王最低爵位兴起的芈姓王族春秋时期楚国君主楚庄王(?~前591)作为春秋五霸之一也为芈姓后人,名旅,又称熊侣。根据史籍《国语·郑语》中记载:“祝融之后有八姓。融之兴者,其在芈姓乎?蛮芈蛮矣,唯荆实有昭德,若周衰,其必兴也。”芈姓季连部从蛮俗,建立了荆国。而楚之先祖从帝喾起,均居火正称祝融,至夏王朝时期都成为了夏后族的附庸方国。随后商国部队兴起,取代了夏国入主中原,但早期的子商和芈楚分属于华夏族东西两个不同集团(子商属东集团,即华族,芈楚从夏属西集团,即夏族),在曾经辉煌强大的夏族失败的阴影之下,其附庸部落芈熊族也愈发溃不成军。就在整个部落即将分崩离析之时,祝融六姓或八姓四处流落。面对不断的失利,作为季连之后的芈姓族人背井离乡,开始了重筑山河的岁月。他们离开故地新郑一带,辗转至丹淅、荆山的汉水流域。自祝融陆终之后,史籍《史记·楚世家》中记有六姓,而在《国语·郑语》中则记为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周初统治者为分化瓦解华夏势力,封以子男(周官爵中最低级别)之田,居丹阳(今湖北秭归),为芈姓,即最初的楚国(荆国)。因此,楚国王族也为芈姓熊氏,所以又称熊盈诸族。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qiwen/599545.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伊朗建国历史 伊朗世界杯历史战绩下一篇:非洲首都 几内亚现任国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