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中国朝代名字的由来 三国之后朝代顺序

导语:中国朝代名字的由来,自三国之后的朝代顺序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话题。自晋朝建立后,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期。随后,隋朝和唐朝相继兴起,统一了中国大部分地区。五代十国时期的动荡过后,宋朝取得了统一,随后辽金元三个朝代相继出现。明朝的建立结束了元朝的统治,清朝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了解中国朝代的顺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

目录导航:

  1. 中国朝代名字的由来
  2. 三国之后朝代顺序
中国朝代名字的由来

我国历史悠久,朝代更零星纷繁。每朝的创建者要首手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朝代名称)。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称号。名不正言不顺,确立了国号就名正了,代表一个新的国朝从此诞生。中国各个朝代名称的来历由以下五个因素决定:1、由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2、来自创建者原有卦号、爵位;3、源于创建者原始所或政权统治的区域;4、源于宗族关系;5、寓意吉祥。朝代是建立国号的帝王世代相传的整个统治时代。中国的朝代都用朝为划分标准,所以往往会有“朝代”的时间与“朝(国家)”的国祚重叠的情形。

中国历史朝代名称的由来主要分几种:

一是从封地或封号得来的。如,禹曾受封夏伯,国号为“夏”;商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故部落称“商”;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国号为“周”;秦的始祖非子曾为周孝王养马,孝王把秦谷一带分封给他,故诸侯称秦,统一天下后仍是“秦”;项羽封刘邦为汉王,之后刘邦战胜项羽,统一中国,国号就叫“汉”;汉献帝封曹操为魏王,后来曹丕就定国号为“魏”;曹魏封孙权为“吴王”,所以孙权的国号就是“吴”;司马昭逼魏帝封他为“晋公”,后又封为“晋王”,后来司马炎称帝的时候就以“晋”为国名;刘裕在晋为臣时功劳巨大,受封为宋公,称帝之后也以“宋”为国名;萧衍封地在古梁郡,所以定国号为“梁”;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皇帝封为“随国公”,杨坚称帝之后沿用此字定国号为“随”,但又恐“随”有走的意思不祥,因此改名为“隋”;李渊袭封“唐国公”,太原起兵之后称“唐王”,建国后便定国名为“唐”;朱温在唐时任宣武军节度使,受封梁王,建国之后也就定国号为“梁”了;石敬瑭称帝前为太原留守,因太原是古晋地,所以石敬瑭称帝时就以“晋”为国名,也算是跟封地有关;赵匡胤在后周时为归德节度使,驻军宋州,后在宋州发生“陈桥兵变”,其认为宋州是龙兴之地,所以定国号为“宋”,算起来勉强也可称为与封地相关。

二是以先祖或血缘关系定的国号。如,刘秀是汉皇之后,建国后仍以“汉”为国名,刘备的蜀国(国号也是“汉”)如此,五代十国的后汉皇帝刘知远也是如此;东晋和南宋也都是这样;五代十国还有个后周,后周的开国皇帝郭威认为自己是周朝虢叔的后代,因此也定国名为“周”;清朝前期称后金,其实就是因为女真人之前建立过金,清朝前期就叫后金了;这一点和五代十国的后唐有点儿像,不过后唐和唐并无太大关系,虽然国姓都是李,但后唐的皇帝的李姓是唐赐的,他们原是沙陀人,可不是汉人的李姓。

三是有寓意的国号。如,南朝齐的国号来源于谶书“金刀利刃齐刈之”,意思是齐将取代刘宋,故定国名为“齐”;最有名的是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中的“元”为国号,有“大”“首”等意义。

四是从姓中得来的。如,南朝陈就是因姓而国。

当然还有一个就是明朝,这个是和教派有关,由教派演变而来的国号。

夏:禹原为夏后氏部落首领,因此,禹的儿子启建立的奴隶制国家叫“夏”。

商(殷):契是商部族的始祖,曾居于商(河南商丘),所以在灭夏后以“商”为国名,又因盘庚将都城迁到殷(河南安阳),所以商朝也叫殷朝。

周:因太王(古公直公)居于岐山下的周原,所以武王克殷后,以“周”为国名。

秦:周孝王赐非子“嬴”姓,并封“秦”(甘肃天水)地,以后立国就以“秦”为国号。

汉:刘邦原被项羽封为汉王,后国号称“汉”。

三国:魏,曹操在汉献帝时封爵为魏王,他的儿子曹丕称帝后以“魏”为国号。蜀汉,刘备在成都称帝时,国号“汉”,因都城在蜀,故称蜀汉。吴,孙权建都建业(今南京),为古吴地,所以称“吴”。

晋:司马昭在魏国先封爵为晋公,后为晋王,他的儿子司马炎为帝,国号“晋”。

隋:杨坚原为后周之随王,后废周帝改“周”为“隋”,因讳“随”有走义,故省“辶”为“隋”。

唐:李渊在西魏时被封为唐国公。李渊称帝后建立了唐朝。

宋:赵匡胤在周朝时被封为宋州节度使。因发迹于宋州,所以国号称“宋”。

元:本无国号,称蒙古。世祖忽必烈始建国号叫“大元”,取《易》中“大哉乾元”之义。

明:出于明教,明教有明主出世的传说。

清:努尔哈赤建立政权后,国号大金。皇太极继位后,为了避免汉族对历史上金国侵略的民族仇恨,改“金”为“清”(清即金的音转)。

三国之后朝代顺序

晋朝:公元266-420年,分为西晋(266-316年)、东晋(317-420年)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9年,隋文帝杨坚

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渊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十国:公元891-979年

宋朝:公元960-1276年,分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

元朝:公元1206-1368年,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

清朝:公元1616-1912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拓展资料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参考资料】

来自头条百科:https://www.baike.com/wiki/三国/10363162?prd=attribute&view_id=1sewzw1tqychz4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qiwen/601143.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挪威为什么是最北的国家 挪威十大城市下一篇:大贪官和珅是怎么死的,哪部电视剧里有 乾隆王朝电视剧里的和珅是真的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