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宜宾三国时期叫什么名字 楚雄州历史

导语:楚雄州是宜宾在三国时期的古称,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在这个时期,宜宾地区曾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战役,为宜宾增添了许多传奇色彩。通过研究楚雄州的历史,可以深入了解宜宾在三国时期的变迁与发展。

目录导航:

  1. 宜宾三国时期叫什么名字
  2. 楚雄州历史
  3. 利川市地名的由来
宜宾三国时期叫什么名字

戎州。宜宾有个标语,叫:万里长江第一城,西南半壁古戎州。

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罢戎州的六同郡、沈犀郡,仍置戎州。炀帝大业三年(607年)罢州,改置为犍为郡。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又复置为戎州,州治迁设南溪(今宜宾市李庄镇)。太宗贞观六年(632年),置戎州都督府,治所迁回今宜宾市。高宗时,罢都督府。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戎州改称南溪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戎州。领县五。并领羁糜州六十四。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戎州州治迁回僰道,因马湖江(金沙江)涨洪水,城池飘荡,于是州治和县治同迁岷江北岸(今旧州坝)。五代时前、后蜀,戎州领县五。并领有羁縻州。北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年),改戎州为叙州。

楚雄州历史

楚雄州详细历史:

楚雄州是人类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早在170万年前,生活在州内金沙江流域的元谋人就已进入了旧石器时代,掌握了用火技术。距今4000年以前,以元谋大墩子和永仁菜园子为代表,楚雄州境各地已先后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州境先民,创造了以铜鼓为特征的青铜文化,步入了奴隶社会。先秦时期,楚雄州境主要分布着氐羌、百越、百濮三大族群。

西汉中期楚雄州境被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分别隶属于越嶲、益州二郡;蜀汉时期,分属建宁郡、越嶲郡和云南郡;西晋时分属云南、建宁二郡;东晋咸康八年(公元342年),有“爨酋威楚筑城硪碌赕居之”,故有威楚之称;南北朝时分属晋宁郡、兴宁郡和建宁郡;唐初属戎州都督府和姚州都督府,南诏时属拓东节度和弄栋节度;宋属弄栋府、鄯阐府和威楚府;元初分属威楚万户、罗婺万户和大理下万户,后改设路、府、州、县,分属中庆路、威楚开南路、武定路和大理路;明代分属云南府、楚雄府、姚安军民府和武定府;清代分属云南府、武定直隶州、楚雄府。民国年间,裁府、州,设道、县,设楚雄、双柏、广通、盐兴、牟定、镇南、姚安、盐丰、大姚、永仁、元谋、武定、罗次、禄丰共15个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分设楚雄、武定两个专区。1953年,两专区合并为楚雄专区,设楚雄、镇南、牟定、姚安、大姚、盐丰、永仁、元谋、武定、罗次、禄丰、广通、盐兴、双柏、禄劝、富民、安宁17县。1954年改镇南县为南华县。1957年划安宁县归昆明市。

1958年4月15日,楚雄彝族自治州正式成立。建州前夕并盐兴县入广通县。同年又合并楚雄、南华、牟定、双柏4县为楚雄县,合并姚安、大姚、盐丰、永仁4县为大姚县,合并罗次、禄丰、广通3县为禄丰县,合并武定、元谋2县为武定县,划富民县归昆明市。

1959~1961年间,先后恢复永仁、姚安、南华、双柏、牟定、元谋6县。1983年9月改楚雄县为楚雄市,10月划禄劝县归昆明市。2021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批复,撤销禄丰县,设立县级禄丰市。至此,楚雄州形成设楚雄市、禄丰市和双柏、牟定、南华、姚安、大姚、永仁、元谋、武定共8县2市的格局。

楚雄汉代属益州郡,蜀汉、西晋属云南郡。晋咸康三年(338年)爨酋威楚筑土城于峨碌,为楚雄建城之始。

东晋属建都郡,隋朝属昆州,唐朝属览州,南诏属弄栋节度,宋朝为白鹿部属威楚府,元朝设威楚县隶威楚路。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升威楚,辖富民、净乐2县。

元朝二十一(公元1284年)撤销2县,复置威楚县。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置楚雄县,隶楚雄府。民国三年(1914)裁府为县。1949年12月9日,楚雄全境解放,1950年1月25日,楚雄县人民政府成立。1983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1986年2月1日,国务院批准楚雄市为乙类开放城市。

利川市地名的由来

1 利川市的地名由来很有意思。
2 据考证,利川市的名字源于汉代时期的“利山县”,因其地处“利山”之间而得名。
而“利山”则是由于其地区丰富的林木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而取名。
3 利川市除了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外,还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旅游资源。
利川市地名的来源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对当今城市发展的启示。

源于其地理位置。
因为位于湖北省西部的利水河畔,所以得名“利川”。
利水河是一条干流河,流经湖北省和重庆市,流域面积约有9200平方公里,全长301公里,是长江的重要支流之一。
因为利川市处于这条河流的沿岸地带,因此在地名上以“利”和“川”为主要元素,形成了“利川”的地名。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问题。

利川古为廪君地。周属巴国地。秦属黔中郡。汉属南郡朐忍县地。三国初属荆州建平郡。蜀汉建兴八年(230年)置南浦县,属巴东郡。晋、宋、齐、梁因之。北朝北周置盐水县(一说盐水县在今长阳县),为亭州资田郡附郭县。隋开皇初,废郡存州、县。隋大业初改亭州为庸州,置清江郡,盐水为庸州清江郡附郭县。唐省庸州入施州,改清江郡为清化郡,省盐水县入清江县。五代仍唐之旧。宋,复改清化郡为清江郡,隶夔州路,清江县下置都亭乡,为今利川县地。南宋,县属龙渠县地。元,废郡,以施州隶夔州路总管府,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并清江县入施州,二十五年复置清江县,以附都亭乡蛮洞置施南宣抚司、忠孝安抚司。明玉珍据蜀,置忠路宣抚司。明立施州卫领所及诸土司,境内为都亭里及施南宣抚司、忠路安抚司、忠孝安抚司、剑南长官司;嘉靖中置上、下支罗二百户所;天启中置沙溪宣慰司。清,废指挥,千百户,设流卫。康熙四年(1665年),改沙溪宣慰司为宣抚司,改剑南长官司为建南长官司,余都亭里及施南、忠孝、忠路诸司如故。雍正六年(1728年)裁施州卫,领于巡荆道归州。十三年(1735年)改流,以施南、忠孝、忠路、建南、沙溪5土司、上下支罗及原恩施县之都亭里地为利川县,隶巡荆道施南府。以清江横贯全境,平川广袤,物产丰富,为有利之川,故名利川。民国初,属湖北省荆南道,后改施鹤道,废道后直属省。1928年属鄂西行政委员会。1932年属第十行政督察区。1936年属第七行政督察区。1949年11月14日利川解放,隶于湖北省恩施专区。1970年属恩施地区,1983年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立,隶于鄂西州。1986年5月27日,国务院批复省政府“同意撤销应城、蒲圻、沔阳、石首、麻城、利川六县分别以原县行政区设立六个市,均为县级市”, 10月1日,召开撤县建市庆祝大会,庆祝利川市成立。撤县建市后,隶于恩施州(鄂西州于1991年更名为恩施州)。

以上记载为利川市的由来,希望能帮到你。

利川市,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辖县级市,地处湖北省西南边陲,西靠重庆市,东接恩施市,南邻潇湘,北依三峡,与重庆市四县两区交界,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级市。

利川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银利川”、“贡米之乡”称号,自古以来为“有利之川”、“大利之川”,故名“利川”。

总面积4605.53平方千米,[19]截至2022年10月,辖2个街道、8个镇、4个乡,市政府驻都亭街道。2021年,户籍总人口91.75万,常住人口71.44万。

利川市建制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以施南土司、忠孝土司、忠路土司、建南土司、沙溪土司等5个土司、上下支罗及原恩施县之都亭里地建立利川县,隶属于巡荆道施南府。

民国三年(1914年),属荆南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直属于湖北省。1970年,利川县属恩施地区。1986年,撤销利川县,设立县级利川市。

利川市是世界优秀民歌《龙船调》的故乡,曾先后获“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全国文化先进县市”、“中国歌舞之乡”、“中国诗词楹联之乡”、“中国凉爽之城”、“十佳书香县市”、“湖北省作协创作基地”、“湖北摄影之乡”称号。

2019年3月,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2020年4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境内景点众多,如腾龙洞、苏马荡等。

2021年,利川市地区生产总值231.72亿元,增长1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1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7.2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48.32亿元。

是因为它位于湖北省恩施州的利川县,是该县的县治所在地,因而得名为“利川市”。
据史料记载,早在唐朝时期,利川已经是恩施州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
而在清代,利川更是成为了恩施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因此在该地区久负盛名,最终演变成今天的利川市。
值得一提的是,利川市位于巴山蜀水之间,是一座山水秀丽的小城,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前来探访和观光。

利川市位于湖北省西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汉江上游重要的交通和商贸中心。关于利川市地名的由来,主要有以下两种传说:

一种说法是:春秋时期,楚灵王的贤臣屈原受贬谪,流落至此,他在此荒野中垂钓,悲愤交加,写下了《离骚》等著名文学作品。从此,这里往上游称“屈家坡”,而下游称“袁家洲”,成为利川市的两个主要地区。

另一种说法是:在唐代初年,这里是一片青山绿水之地,当地人“闭门不出”,生活十分安逸。一天,一位名叫连安的高僧从外面走过,看到这里形势优美、风景秀丽,便留了下来传教,以“利他己,利川者”为信念,耕种山川,发展畜牧,物产丰富,生活逐渐富裕。这里因此被称为“利川”,成为该地区的代表地名。

以上两种说法都有其历史渊源和来源,至于哪个更准确,可能需要更多的考证和翻阅资料。

利川市地名由来自于其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
利川市位于湖北省西部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部,早在唐朝就有“利川县”的行政区域,当时主要是因为其地形合适,能够供人们利用,所以得名“利川”。
此后随着历史的发展,利川从县升级为市,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值得一提的是,利川市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其土家族文化也是该地区的重要特色之一,因此在地名的选择上也考虑到了这方面的因素。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qiwen/601155.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王守仁如何通过陶冶情操的方法推崇儒家思想?下一篇:项羽为什么称西楚霸王 项羽为什么是楚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