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在酒泉用什么型号的火箭发射入轨 大隅号和东方红一号哪个更先进

导语: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在酒泉用什么型号的火箭发射入轨 大隅号和东方红一号哪个更先进

目录导航:

  1. 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在酒泉用什么型号的火箭发射入轨
  2. 大隅号和东方红一号哪个更先进
  3. 东方红发射场历史
  4. 东方红卫星发射场介绍
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在酒泉用什么型号的火箭发射入轨

东方红一号卫星于1958年提出预研计划,1965年正式开始研制,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重173千克,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倾角68.44度的椭圆轨道。卫星进行了轨道测控和《东方红》乐曲的播送[1]。

大隅号和东方红一号哪个更先进

东方红一号更先进。

1、从重量上说

中国的第一颗卫星重量超过了苏、美、法、日四国卫星的总和还要重,高达173 千克,而美国的第1颗卫星只有8.2千克。

2、从技术上说

中国的这颗人造地球卫星实现了安全可靠、准确入轨、及时预报的要求,不仅实现了上得去、抓得住的最基本技术要求,而且还实现了“看得见”、“听得到”的较高政治要求。

“上得去”:卫星在火箭推动下能进入预定轨道;

“抓得住”:卫星能够被测控,轨道能够被预测,轨道按照人的预定路线走,经过全球各大城市的时间能够预报;

“听得见”:卫星能够连续播放《东方红》乐曲,并被收音机清晰听到,没有杂音,稳定可靠。为实现这个目的,中国科学家解决了一系列问题,要知道当年苏联的第一颗卫星只能断断续续用滴滴答答发送几个简单电报讯号。

“看得见”:在地球表面能用肉眼看见。中国专家们创造性提出,在与东方红卫星伴飞的火箭第三级上,用反光材料制作了一个直径达3米的“观测球”,从地面望去,犹如一颗明亮的大星。

另外,“东方红一号”卫星,在跟踪手段、信号传输形式和星上温控系统等技术方面,均超过了苏美等国首颗卫星的水平。

我们知道,“东方红一号”卫星设计的工作寿命只有20天,但它实际工作了28天,收集并发送了大量的科学数据。

在技术上,大隅号更先进。
1. 大隅号是一个现代化的一级核潜艇,它使用了先进的技术和材料,提供了更好的潜航性能和隐形性能,且搭载了更强大的军事设备和防御系统。
2. 东方红一号是一艘传统的一级核潜艇,虽然它曾经是最先进的潜艇之一,但是在现代化的潜艇技术和设备中已经相对落后了一些。
当然,作为一种重要的核战略武器,一个国家的潜艇技术和运用方式还存在各种复杂的考量,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

当然是东方红一号了

东方红一号是亚洲第一颗卫星。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东方红一号是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于1958年提出预研计划,1965年正式开始研制,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东方红发射场历史

探寻发射旧址传承航天精神——访“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原址

2月24日上午,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一号03组卫星。而在40公里之外的东方红卫星发射场,也迎来了一批前来参观的游客。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就是从这里飞向太空的……”站在发射塔架前,讲解员宗倩祖的深情介绍,让参观者感受到51年前那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

东方红卫星发射场介绍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场于1958年提出预设计划,1965年正式开始研制,于1970年4月24日,在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重173kg,由长征一号远载火箭送入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km,倾角68,44度的椭圆轨道,卫星进了轨道测控和<东方红﹥乐曲的播送。东方红一号卫星工作28天,(设计寿命为20天)。卫星于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东方红一号运行乃在空间轨道上运行。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创了中国航天史上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第五个独立研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qiwen/607823.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人类社会为什么跟父姓 姓和氏的来源与区别下一篇:古代书房名字 香道的历史及礼仪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