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议政王大臣会议 清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是如何确立的?

导语: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代前期,满族上层贵族参与处理国政的制度。又称“国议”,它创建于皇太极崇德二年,撤销于乾隆五十六年,清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雏形出现于努尔哈赤创建后金之时。努尔哈赤创建后金时满族尚处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之际,存有浓厚的奴隶主贵族军事民主的习俗。

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代前期,满族上层贵族参与处理国政的制度。又称“国议”,它创建于皇太极崇德二年,撤销于乾隆五十六年,清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雏形出现于努尔哈赤创建后金之时。努尔哈赤创建后金时满族尚处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之际,存有浓厚的奴隶主贵族军事民主的习俗。

明万历四十三年努尔哈赤创建八旗制度之后,又置议政大臣五人,理事大臣十人,与诸贝勒每五日朝集一次,协议国政。后金天命六年,努尔哈赤命四大和硕贝勒按月分,国中一切机务,俱令值月贝勒掌握。天命七年,努尔哈赤又令八旗旗主即八大贝勒“共治国政”,参加后金的决策会议,共同处理军国要务。天命八年,又设八大臣为议政大臣辅佐八旗旗主共同议政,天聪年间,除宗室贵族中被封为贝勒者充当议政的成员外,八旗固山额真也兼充议政。至此清朝的议政制度实际上已经具备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的早期形态,只是没有议政大臣会议之名而已。

崇德元年,皇太极正式称帝,改国号为清。将原来的旗主贝勒全部封王,并令除八旗固山额真继续兼议政大臣外,每旗另设议政大臣三员,在清代历史上正式出现了“议政大臣”的职名。此后,清王朝宗室贵族中的王与八旗固山额真、议政大臣共同议政的形式,即称为“议政王大臣会议”。会议的成员虽由上层贵族及八旗大臣所组成,但不是所有上层贵族、大臣都可以出席。“议政”是一种正式的职衔,代表着一定的权力和地位,必须经过皇帝的任命。同样,在必要时,皇帝也可以撤销某一贵族及大臣的“议政”资格。

议政王大臣会议作为清朝重要的行政制度与军事制度,决定军国大事,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到顺治和康熙时期,由于两位帝王均在幼年继位,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利借此迅速扩大,连皇位继承这样的重大决策都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且决策皇帝不能更改,甚至议政王大臣会议有权罢免皇帝。直至康熙帝亲政后设南书房,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才被削弱。到雍正帝是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全由皇帝裁决,至此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乾隆五十六年正式撤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在清朝建立及其前期建设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微信号:吉祥满族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小女花不弃》主上是谁 他的身份是什么下一篇:《我的青春也灿烂》四个主角最后怎么样了?结局怎么样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