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纳粹分子出现在了德国

导语:众所周知,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一个屠杀了600多万犹太人的国家,还有奔驰、宝马、西门子等众多优秀的德国品牌国家。一个能把世界上最糟糕的事情做到极致,同时又能把世界上最好的事情做到极致的国家,肯定是在走向事情的两个极端。那么既是天使又是魔鬼的原因是什么呢?长

众所周知,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一个屠杀了600多万犹太人的国家,还有奔驰、宝马、西门子等众多优秀的德国品牌国家。一个能把世界上最糟糕的事情做到极致,同时又能把世界上最好的事情做到极致的国家,肯定是在走向事情的两个极端。那么既是天使又是魔鬼的原因是什么呢?

长期分裂的德国

我们在知道德国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迫害犹太人的同时,也应该知道德国是现代文明教育的创造者,是工业社会福利制度的先驱,我们至今仍在使用。德国曾创建关税同盟,使主权国家形成新的同盟,也是欧盟现在效仿的模式。

在其发展过程中,德意志民族经历了猛烈的冲击,每一次冲击都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德国在历史上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即第一帝国、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各大帝国之间会有非常漫长的分裂。

德国第一帝国建立于公元962年,被称为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即奥托·斯陶芬王朝,一直延续到1806年,最后被拿破仑所灭。这个王朝历时844年,经历了欧洲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重商主义和启蒙运动。

拿破仑战败后,在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当时的战胜国英国、俄罗斯、奥地利和普鲁士需要建立一个战后的和平社会,即维也纳体系。作为一个失落的德意志民族,有必要建立一个新的德意志联盟。

这个联盟由34个独立的州和自由城市组成,不是一个完整的国家,而是一个松散的邦联。这些国家有共同的语言和习俗,但它们属于不同的国家和城市。之后关税同盟的建立和工业化的突破都建立在这个松散的同盟中。

俾斯麦在1871年给德国带来了新的变化。他的政策是通过武力实现德国的统一,即建立一个新的德国。奥地利战败,俾斯麦将奥地利驱逐出德国民族大家庭,俾斯麦完成了一个小德国的统一。从此这两个德国人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俾斯麦也以战争的形式创建了第二帝国。

整个德意志第二帝国虽然只维持了47年,却为德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在第二帝国这一时期,德国发展非常迅速,成为当时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其GDP甚至超过了当时欧洲大陆两大主导国英国和法国的总和。

这个时候不可能满足于这么小的地盘。俾斯麦下台后,威廉二世将德国引向更大的政治舞台,这一次与维也纳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冲突。维也纳体系的目的是维持欧洲大陆的平衡,这也是英国一直期待的。德国正好在欧洲大陆腹地,不可能向海外扩张,很容易打破维也纳平衡框架。

事实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每个欧洲国家都卷入其中,当时所有更强大的工业国家都在扩张,而德国只是处于中心,成为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君主制瓦解,魏玛共和国成立。这个弱小的共和国不到15年就崩溃了。

从此,德国进入了第三帝国时代。从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到1945年5月2日希特勒战败,第三帝国经历了12年。二战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共同占领德国,其中苏联占领德国东部,英美法占领德国西部,这是1945-1949年的四国占领时期。

因为强大的对手希特勒的消失,原本的联盟瞬间崩塌。过去被人们忽视的意识形态对立,现在成了主要矛盾。以前的盟友现在成了敌人,而夹在两大阵营之间的德国成了受害者。

德国被分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所以在首都柏林,修建柏林墙是为了分隔东西方意识形态,这也是资本主义阵营和东方集团的分界线。

1989年11月9日,德国柏林墙倒塌,分隔德国40年,使德国再次走向统一。如果算上奥托·斯陶芬王朝,以后朝代的统一也没有实现太久。德意志联邦延续了50多年,俾斯麦德意志帝国延续了47年,民主的魏玛共和国只延续了15年,希特勒的第三帝国延续了12年。

无论是第一帝国还是第二帝国,只有德国处于强盛时期,德国才会走向统一,在下一个衰弱时期,德国才会走向分裂。因此,权力专制代表统一,而民主共和国代表分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

这是因为德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一直在解决民主和民族问题。一方面要建立民主制度,另一方面要解决民族团结问题。这两个问题在德国非常复杂,受历史传统和地理因素的影响。在其他国家,民主和民族问题可能不会同时出现,所以解决起来相对简单。但是德国的民主和民族问题一直是交织在一起的,要么可以一起解决,要么解决不了。

德国地理环境的影响

在农业社会,处于中心地带将带来信息交流的优势,促进城市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然而,随着现代海上贸易的发展,这种独特的优势已经成为德国的劣势。

德国拥有欧洲所有的地貌,如山脉、平原、丘陵、高原等。全国北低南高,北部是德国平原,中部是由东向西的高地,南部是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西南部是莱茵河断层谷。整个国家被这些地形划分为不同的城邦。

离开中世纪后,形成一个稳定的中央集权国家是非常重要的,而德国则形成了一个多中心国家,除了柏林、维也纳、巴伐利亚、科隆,都是该地区的中心。不像法国,法国的全部人口都集中在巴黎盆地,人口也集中在巴黎。

而且德国还处在各种族的交汇点。德国是德国、斯拉夫和拉丁民族的中间地带。德国曾经是这三个民族争夺了几千年的聚居地,每个民族都利用自己的盛世时期进行扩张。

当处于中间地位的德意志民族实力较弱时,就会受到斯拉夫民族和拉丁民族的挤压,以前由德意志民族控制的荷兰和瑞士就会脱离。当德意志民族强大的时候,他们会建立一个从地中海到波罗的海的庞大帝国。

德国的边界从来没有固定过,围绕德国的边界线很长,花费的军费远远超过岛国和半岛国家。而且在德皇与教皇的长期争霸中,军事实力被严重削弱,导致国家权力分散在各个诸侯手中。所以德国的中央集权并没有出现在国家层面,而是出现在各个诸侯国,进一步加剧了德国的分裂。

1618年至1648年,德国爆发了长达30年的新教与天主教的战争。整个战争几乎杀死了德国三分之一的人口,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倒退。同时也导致德国分裂成360多个小国。这个欧洲中心的地理优势消失了。

这导致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当时德国没有跟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时候,欧洲国家殖民扩张到全世界,但是根本没有德国。英国、法国、西班牙这些大西洋沿岸的国家,在发展自己的资本主义商业经济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民族国家,逐渐扩大城市贸易。与此同时,新工业革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军事优势,使他们席卷了当时的欧亚大陆。

德国不仅没有赶上新工业革命带来的殖民扩张,而且德国爆发了宗教改革,进一步分裂了德国。欧洲轰轰烈烈的新教改革运动从德国开始,进一步加剧了德国的分裂。16世纪中期通过了《奥古斯都拉宣言》,根据各城邦君主的信仰决定臣民的信仰,臣民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信仰选择城邦。

这种人的自由流动让更多的人选择宗教信仰,同时也可以选择经济发达的城邦,而那些城邦经济发达?无疑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城邦。通常我们认为专制带来经济倒退。但是,德国形成的新专制是以商品交换和经济贸易为基础的中央集权专制,首先是税收的统一。

纳粹形成的历史原因

一个城邦如果没有大规模收税的权力,就无法维持和运行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镇压那些分裂势力。强大的税权是保证中央集权国家运转的基础。没有强大的中央集权,商品经济就无法发展,因为人们不愿意积累个人财富,因为他们无法保证私权。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德国是多么渴望中央集权的统一。此后,那*崔运动用社团来反对共产主义阶级对立,用国家集权来反对民族分裂,用种族来反对个人主义和国际主义,用组织整体来反对个人对比。

这种个人必须绝对服从超级大国,这是历史的产物,因为在这个地理空中,分裂占据了德意志民族的大部分时间,而宗教又加剧了这种分裂,所以纳粹对自由意志的湮灭在任何意义上都是整个民族对中央集权和统一的向往。

第一次世界大战每个国家都要承担责任,但德国恰好在欧洲的中心,这也是最大的损失。德国国土面积从70万平方公里减少到58万,减少了12万平方公里,不如河南省。此外,我们还要支付巨额战争赔款。一开始法国人索赔的金额是1320亿金马克,但是当时德国已经不景气了,不可能拿到那么多钱。最后,法国只能将赔偿金额减少到200亿金马克。更有甚者,由于担心德国再次发动战争,英法等国对德国的军事规模进行了严格限制,规定德国常备军不能超过10万人,军队不能拥有重武器。

当时德国人认为,当时只有中央集权统一的军事制度才能拯救德国。人们认为,德国的崛起和维持并不取决于人民的力量或社会思想,而是取决于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和忠诚但心胸狭窄的官僚。

因此,人们认为德国不是一个有军队的国家,而是一个有国家的军队。当时不仅是希特勒,大多数德国人都希望通过战争获得更多的东西。这就是希特勒能如此迅速地控制德国军政,并将其带入战争深渊的深层原因。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司理理和范闲有感情戏吗 庆余年司理理喜欢谁下一篇:曹操盗墓 曹操是否真的盗墓 曹操到底盗了谁的墓养活了三年部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