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天上九头鸟 九头鸟源于哪个朝代?为什么说“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

导语:  九头鸟源于哪个朝代?为什么说“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九头鸟这种神兽最初是记载于估计《山海经》当中的,在《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记载着这样一句话:“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柜。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名曰九凤。”由这句话我们可

  九头鸟源于哪个朝代?为什么说“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九头鸟这种神兽最初是记载于估计《山海经》当中的,在《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记载着这样一句话:“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柜。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名曰九凤。”由这句话我们可以了解到九头鸟又被称之为九头凤。九头凤出自于《山海经》,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民最崇拜的神灵之一。

  刘基这则寓言的背景,便是暗指了元末农民起义徐寿辉、陈友谅、朱元璋三人的微妙关系,贬损农民起义军之间相互内耗、相互斗争的事实。但在这三大首领中,徐寿辉、陈友谅都是湖北人,因而后人便认为刘基这是借着这则寓言贬损了湖北人,因而才留下了这句谚语,实际上刘基在寓言中并未指明有贬低湖北人之意,他反映的是当时农民起义军各自为政的情况。

  也正是因为这两个版本的存在,导致人们对这句谚语的认识褒贬不一,掺杂着多重情感因素。一些人将其视为褒扬之意,这句谚语反映了湖北人精明能干、有进取精神的特点;一些人则认为这句话道出了湖北人的性格缺陷,属于贬损之语。

  著名作家林语堂就属于后者,他在著作《吾土吾民》一书中写道:“至汉口南北,所谓华中部分,居住有狂躁咒骂而好诈之湖北居民,中国有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之谚语,盖湖北人精明强悍,颇有胡椒之味。”在林语堂看来,湖北人因为狂躁咒骂而好诈,因此被称之为九头鸟。林语堂的观点代表了他对这一谚语的看法,也代表了一部分人的认识。

  一句谚语,褒贬皆有,单看个人如何理解。但从整体上来分析,这句谚语所却有着极大的意蕴。

  一者,九头鸟为何有九头?上古时期也许真的存在有9个头的畸形鸟类,但从楚国人崇尚九字、九数的特点来看,九头鸟更多是一种比喻,暗喻“多”。九头鸟则暗喻很有智慧,很有头脑。从古至今,惟楚有才,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楚地人才辈出,这是有目共睹的。

  二者,鸟生九头,其命必强。我们都说猫有九条命,生命力极强的妖怪称之为“九尾狐”,能熬过最大磨难的称之为“九九八十一难”,这些都与九有关。同样,九头鸟就比喻了生命力极其顽强。在楚国被灭之后,楚人便发出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口号,改变中国命运的武昌起义率先打响,这就是一种体现。

  那为何这句谚语又有贬义呢?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不是完人,总有缺憾,九头鸟狂躁、强悍、缺乏耐心、好冲动、不善协作、虎头蛇尾等性格特征与湖北人也大致相同。在古籍《战国策·中山策》中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楚人自战其地,咸顾其家,各有散心,莫有斗志。”

  这也是为何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大而不强的原因之一,人心不齐,各自为政,虎头蛇尾,狂躁而缺乏耐心、不善于协作等特点在几千年来的历史长河中屡次出现,并非是空穴来风,污言诋毁。

  由此可知,这句褒贬掺杂的谚语,并非只是一句随口之语。这句话能流传千百年,便是一针见血地切中了要害,一语双关,褒贬自在,这就是中华语言的精髓,也是古人创造谚语的智慧所在。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边塞的诗句 唐朝真的喜欢打仗吗 为何诗人都喜欢描写边塞的诗呢下一篇:秋月对什么 《天雷一部之春花秋月》春花有没有回现代?秋月和春花的结局是什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