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武汉历史 武汉东湖历史变迁

导语:武汉东湖历史变迁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1.武汉东湖风景区的历史文化 自古以来,东湖就是游览胜地。屈原在东湖“泽畔行吟”,楚庄王在东湖击鼓督战;三国时期,刘备在东湖磨山设坛祭天;南宋诗人袁说友用“只说西湖在帝都,武昌

武汉东湖历史变迁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1.武汉东湖风景区的历史文化

自古以来,东湖就是游览胜地。

屈原在东湖“泽畔行吟”,楚庄王在东湖击鼓督战;三国时期,刘备在东湖磨山设坛祭天;南宋诗人袁说友用“只说西湖在帝都,武昌新又说东湖”赞美东湖;李白在东湖湖畔放鹰台题诗;毛泽东建国后先后视察东湖44次,在东湖接待了64个国家的94批外国政要;朱德在50多年前写下“东湖暂让西湖好,今后将比西湖强”的诗句;当代作家陈运和在其散文《长江,中国的肠;东湖,武汉的胃》中,夸奖“曾消化过多少历史故事,也健壮了一座城市肌体”。近现代还有九女墩、陶铸楼、屈原纪念馆、朱碑亭等历史文化遗址,均在此。

省博物馆是国家级重点博物馆。馆藏文物20余万件,国家一级文物945件,荟萃了湖北地区的文化遗珍。

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骨化石郧县人头为镇馆之宝。 。

2.东湖的历史渊源

凤翔在夏代以前称雍州,唐代时改为凤翔府。东湖和凤翔的历史一样悠久,相传周文王元年瑞凤飞鸣过雍,在此饮水而得名,周人认为是祥瑞之兆,故名“饮凤池” 。北宋时,大文学家苏东坡在凤翔府任签书判官时,倡导修筑扩建饮凤池,植细柳,栽莲藕,修筑君子亭、宛古亭、喜雨亭等秀丽的亭台楼榭。因距府城东门只有二三十步远,又改名为东湖,延续至今,已经有近千年历史。苏东坡在修凤翔东湖之后二十年,苏东坡又在杭州修建了西湖,因而东湖与西湖称姊妹湖,人言西湖水,东湖柳。

3.东湖的历史渊源

凤翔在夏代以前称雍州,唐代时改为凤翔府。东湖和凤翔的历史一样悠久,相传周文王元年瑞凤飞鸣过雍,在此饮水而得名,周人认为是祥瑞之兆,故名“饮凤池” 。北宋时,大文学家苏东坡在凤翔府任签书判官时,倡导修筑扩建饮凤池,植细柳,栽莲藕,修筑君子亭、宛古亭、喜雨亭等秀丽的亭台楼榭。因距府城东门只有二三十步远,又改名为东湖,延续至今,已经有近千年历史。苏东坡在修凤翔东湖之后二十年,苏东坡又在杭州修建了西湖,因而东湖与西湖称姊妹湖,人言西湖水,东湖柳。

4.东湖的历史文化

当地人心中自有一股春意与豪气:一座曾经东西南北七里三的古城,竟有东西南北四湖拱护:南湖已填没,北湖已趋于无,如今拥有与武汉东湖、杭州西湖同名的东湖、西湖。

随着城市发展,东湖西湖由郊野而中心,似两片肺叶位居城市中央,而仿佛两支大动脉管的前壕、后壕贯通相连,激活城市激情、灵性、朝气。在天门人看来,就其人文底蕴,其东湖远超武汉东湖:明代文学“竟陵派”在此地形成;而在唐代时西湖诞生了世界首部《茶经》,作者茶圣陆羽就生于斯长于斯,自当不逊于杭州西湖。

天门东湖西湖的形成与发展都具有5000年以上历史。《禹贡》载:夏禹“番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

清乾隆《天门县志》载:“三澨系天门境古河流,属荆州之域,接天门河。”明末清初时期,连年水患不断。

民国年间,更有水患加战乱,东湖一度沦为芦苇岗材和茅草丛生之地…… 。

5.东湖的历史文化

当地人心中自有一股春意与豪气:一座曾经东西南北七里三的古城,竟有东西南北四湖拱护:南湖已填没,北湖已趋于无,如今拥有与武汉东湖、杭州西湖同名的东湖、西湖。随着城市发展,东湖西湖由郊野而中心,似两片肺叶位居城市中央,而仿佛两支大动脉管的前壕、后壕贯通相连,激活城市激情、灵性、朝气。

在天门人看来,就其人文底蕴,其东湖远超武汉东湖:明代文学“竟陵派”在此地形成;而在唐代时西湖诞生了世界首部《茶经》,作者茶圣陆羽就生于斯长于斯,自当不逊于杭州西湖。

天门东湖西湖的形成与发展都具有5000年以上历史。

《禹贡》载:夏禹“番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清乾隆《天门县志》载:“三澨系天门境古河流,属荆州之域,接天门河。”明末清初时期,连年水患不断。民国年间,更有水患加战乱,东湖一度沦为芦苇岗材和茅草丛生之地……

6.有没有关于武昌东湖历史的县志

不清楚。

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简称东湖风景区,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城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武汉东湖是以大型自然湖泊为核心,湖光山色为特色,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科普教育为主要功能的旅游景区,武汉东湖每年接待游客达数百万人次,是华中地区最大的风景游览地,2014年前曾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2014年因武汉中心城区扩大,东湖居武汉市江夏区的汤逊湖之后,是中国第二大城中湖。

东湖因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东部,故此得名,现为中国水域面积最为广阔的城中湖之一,水域面积达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六倍。其位于长江南岸,是由长江淤塞而形成,100多年前曾和武昌其他湖泊相通并与长江相连,水患频繁。1899年至1902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下令在长江与东湖之间修建了武金堤和武青堤,并在堤防上修建了武泰闸和武丰闸。在人工干预下,从此东湖及其周边的湖泊与长江分离。

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面积88平方公里,由听涛、磨山、落雁、吹笛和湖北省博物馆五个片区组成,楚风浓郁,楚韵精妙。湖岸曲折,港汊交错,碧波万顷,青山环绕,岛渚星罗,素有九十九湾之说。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坐落在东湖湖畔,成为一道绝佳的风景线。

景区里磨山树倒之谜留下的千米诡道可谓千古难解之谜,为东湖景区添加了一层神秘感。

2016年12月28日开通运营的东湖绿道为世界级绿道。

7.有没有关于武昌东湖历史的县志

不清楚。

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简称东湖风景区,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城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武汉东湖是以大型自然湖泊为核心,湖光山色为特色,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科普教育为主要功能的旅游景区,武汉东湖每年接待游客达数百万人次,是华中地区最大的风景游览地,2014年前曾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2014年因武汉中心城区扩大,东湖居武汉市江夏区的汤逊湖之后,是中国第二大城中湖。

东湖因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东部,故此得名,现为中国水域面积最为广阔的城中湖之一,水域面积达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六倍。其位于长江南岸,是由长江淤塞而形成,100多年前曾和武昌其他湖泊相通并与长江相连,水患频繁。

1899年至1902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下令在长江与东湖之间修建了武金堤和武青堤,并在堤防上修建了武泰闸和武丰闸。在人工干预下,从此东湖及其周边的湖泊与长江分离。

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面积88平方公里,由听涛、磨山、落雁、吹笛和湖北省博物馆五个片区组成,楚风浓郁,楚韵精妙。湖岸曲折,港汊交错,碧波万顷,青山环绕,岛渚星罗,素有九十九湾之说。

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坐落在东湖湖畔,成为一道绝佳的风景线。景区里磨山树倒之谜留下的千米诡道可谓千古难解之谜,为东湖景区添加了一层神秘感。

2016年12月28日开通运营的东湖绿道为世界级绿道。

8.东湖的来历三十字

30字说不清楚的,你说的是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简称东湖风景区,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城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武汉东湖是以大型自然湖泊为核心,湖光山色为特色,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科普教育为主要功能的旅游景区,武汉东湖每年接待游客达数百万人次,是华中地区最大的风景游览地,2014年前曾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2014年因武汉中心城区扩大,东湖居武汉市江夏区的汤逊湖之后,是中国第二大城中湖。东湖因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东部,故此得名,现为中国水域面积最为广阔的城中湖之一,水域面积达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六倍。

其位于长江南岸,是由长江淤塞而形成,100多年前曾和武昌其他湖泊相通并与长江相连,水患频繁。1899年至1902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下令在长江与东湖之间修建了武金堤和武青堤,并在堤防上修建了武泰闸和武丰闸。

在人工干预下,从此东湖及其周边的湖泊与长江分离。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面积88平方公里,由听涛、磨山、落雁、吹笛和湖北省博物馆五个片区组成,楚风浓郁,楚韵精妙。

湖岸曲折,港汊交错,碧波万顷,青山环绕,岛渚星罗,素有九十九湾之说。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坐落在东湖湖畔,成为一道绝佳的风景线。

中文名称武汉东湖风景区外文名称East Lake Scenic Area of Wuhan别名武汉东湖行政区类别单列行政区,风景旅游区所属地区中国武汉历史文化磨山区自古以来,东湖就是游览胜地。屈原在东湖“泽畔行吟”,楚庄王在东湖击鼓督战;三国时期,刘备在东湖磨山设坛祭天;南宋诗人袁说友用“只说西湖在帝都,武昌新又说东湖”赞美东湖;李白在东湖湖畔放鹰台题诗;毛泽东建国后先后视察东湖44次,在东湖接待了64个国家的94批外国政要;朱德在50多年前写下“东湖暂让西湖好,今后将比西湖强”的诗句;当代作家陈运和在其散文《长江,中国的肠;东湖,武汉的胃》中,夸奖“曾消化过多少历史故事,也健壮了一座城市肌体”。

近现代还有九女墩、陶铸楼、屈原纪念馆、朱碑亭等历史文化遗址,均在此。 省博物馆是国家级重点博物馆。

馆藏文物20余万件,国家一级文物945件,荟萃了湖北地区的文化遗珍。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骨化石郧县人头为镇馆之宝。

9.东湖的历史

东湖所在地,原为一座青石山,秦始皇东巡时曾在此驻驾饮马,故被称为箬篑山。汉代以后,箬篑山成了绍兴的一处石料场,经过千百年的凿穿斧削,又是采用特殊的取石方法,搬走了半座青山,并形成了高达50多米的悬崖峭壁。劳动者取石还普遍深入到地下20多米,有的甚至四五十米处,日子一久,形成了长过200米,宽约80米的清水塘。清末,绍兴著名乡贤陶浚宣眼光独到,利用采石场筑起围墙,对水面稍加拓宽,遂成山水相映的东湖。东湖经过百年的人工装扮,成为一处巧夺天工的山水大盆景。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qq签名怎么不让别人看 qq怎么封存历史签名下一篇:000518股票行情 000518历史行情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