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辽国国祚两百多年靠的是什么?真的是因为实力强大吗?

导语:辽国200多年靠的是什么?真的是因为实力吗?有兴趣的朋友来看看。契丹是唐宋时期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公元916年,契丹传说中的领袖卢野·阿保吉统一了松散的契丹各部,建立了契丹国。公元947年,契丹第二任皇帝耶律德改名“大辽”,史称辽。从阿保基的建

辽国200多年靠的是什么?真的是因为实力吗?有兴趣的朋友来看看。

契丹是唐宋时期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公元916年,契丹传说中的领袖卢野·阿保吉统一了松散的契丹各部,建立了契丹国。公元947年,契丹第二任皇帝耶律德改名“大辽”,史称辽。

从阿保基的建立到1125年辽国的灭亡,辽国只维持了209年。在这200年间,辽一直是北方的霸主。那么问题来了,辽国是靠实力称霸北方两百多年吗?

很多人认为在冷兵器时代,北方游牧民族的战斗力很强,辽人作为拥有统一政权的游牧民族的实力不言而喻。但夜读史书认为,辽之所以能长期称霸北方,主要不是实力太强,而是对手太弱。

辽国早期的对手是生活在草原上的其他游牧部落,如卫诗和Xi。这些部落虽然有很多勇敢坚韧的战士,但由于部落内部沙石分散,无法形成统一战线,所以在组织更加严密的契丹人面前自然会被打败。

在卢野阿博吉建立之前,契丹还没有建立正式的政权,但已经是一个有组织的庞大部落联盟。当时唐朝末年,曾经繁荣的大唐帝国已经到了藩镇割据解体的阶段。即便如此,唐朝北方的几个藩镇还是让契丹人吃了苦头,最典型的就是今天占据河北北部的卢龙镇。

当时,卢龙让刘仁恭成为强硬好战的统帅。在他的领导下,卢龙镇的士兵经常主动越境进入契丹人的领地,烧毁契丹人的牧场,掠夺契丹人的人口和牲畜。契丹可汗害怕刘仁恭的军事力量,不得不选择给刘仁恭大量马匹,要求他保留契丹牧场。后来,卢野·阿保基上台,与唐朝强大的河东省使李克用结为异母兄弟。只是在与卢龙镇的对抗中,契丹才逐渐扭转颓势。只有一个缓冲区能对契丹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你可以想象唐朝覆灭前契丹是多么的弱小。

辽太宗耶律德光年间,是辽国军事的巅峰时刻。当时唐朝已经灭亡,一个庞大的帝国分裂成多个割据政权,历史上称之为“五朝十国”。

五代十国后金皇帝石敬棠为了笼络契丹人,帮助他们夺取中原,主动投降辽太宗,自称子皇。石景堂死后,他的继任者石重贵不想活得这么懦弱。他主动发起挑衅,赶走后金威武的契丹商人,辽太宗以此为借口出兵南下攻打后金,意图统一中原。

战争拖了三年,双方互有胜负。这期间契丹军队大败,廖太宗骑着骆驼狼狈逃离战场。但是后金的综合国力远不如契丹,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削弱。公元946年底,后金武将杜仲伟投降,战争最终以契丹人的胜利而告终。之后,辽太宗率军进入后金都城开封,宣布将契丹改名为大辽。

然而没过多久,辽太宗一统天下的梦想就被唤醒了。原来中原百姓开始自发组织起义军伏击单身契丹人,辽太宗和他的军队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与此同时,太原的统治者刘知远,谁之前一直关注的情况,宣布他将与廖开战。考虑到他此时的危险处境,辽太宗不得不放弃现有的占领区,将全部军队撤回辽国。这时,距离他占领开封才三个月。

考虑到当时辽军战斗力最盛,却在花大价钱占领中原后轻易交出,你还好意思说很厉害吗?

959年,五代十国进入最后阶段,当时中原最强的势力是柴荣统治下的周朝。今年4月,柴荣亲征北辽。短短42天,柴荣收复十六州三关三州,共17县。在后周军队的强大攻势下,辽军节节败退,几乎无人应答。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柴荣突然全副武装,北伐被迫中止。辽国有幸躲过一劫。

同年6月19日,一代男主柴荣病逝。半年后,柴荣最信任的将军后周庙阻止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走了七岁的小皇帝柴宗训的皇位,建立了宋朝。

从此宋朝和辽国长期对峙。宋朝无力北伐辽国,收回中原故土。辽国没有入侵中原的实力。两个“菜鸡互啄”了100多年,最后都被徐金国这种突然崛起的新生力量消灭了。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行房事 古代嫔妃与皇帝行房事一定不能做什么? 否则遭杀头下一篇:叶赫那拉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为何他临死会留下一个诅咒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