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真的一直处于被动吗 这个小人物出来打脸了……

导语: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真的被动了吗?这个小家伙出来打他的脸...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大家快看看吧!唐太宗玄武门之变成功的关键点,在于信息采集。采集自哪里呢?自然是老爹的后宫和敌方阵营的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团队。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史书虽多次强化了时任秦王的李世民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的印象,连决定发动玄武门之变都是被逼无奈之举,但事实显然并非如此。 其实,玄武门之变前,太子李建成和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真的被动了吗?这个小家伙出来打他的脸...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大家快看看吧!

唐太宗玄武门之变成功的关键点,在于信息采集。采集自哪里呢?自然是老爹的后宫和敌方阵营的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团队。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史书虽多次强化了时任秦王的李世民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的印象,连决定发动玄武门之变都是被逼无奈之举,但事实显然并非如此。 其实,玄武门之变前,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已与秦王李世民多次交锋,是交锋,而不是一方出击,一方只能接受。值得一提的首先是杨文干事件。那一年,李渊带老二李世民和老四李元吉去仁智宫避暑,身为太子的老大李建成则留在京师监国。 李建成认为这是天赐良机,暗自调盔甲给老队友庆州刺史杨文干,一是为了防范,二也是为将来打起来做准备。结果,两个送盔甲的士兵放着庆州不去,直接调转马头跑到仁智宫举报去了。史书上俩人的说辞是,事情太大,他们胆子小,怕兜不住,又不敢知法犯法。其实,这显然是秦王集团间谍工作干得好,李建成在京城的一举一动都被监视中。李世民太子主动「 ”作死”,将计就计,收买了运送盔甲的士兵,让他们亲自告发太子私运甲胄。这一招不得不说干得漂亮,由太子的人举报太子,秦王系完全置身事外。 等李渊派司农卿宇文颖召杨文干时,杨文干却真的谋反了,坐实了李建成的罪名。 ▲魏征分析 ▲报告反了 《新唐书》中说是李元吉对宇文颖说了什么,宇文颖于是又不知道对杨文干说了什么,导致杨文干当即起兵。其实,按常理推断,这极有可能也是李世民暗结了宇文颖。毕竟,即便元吉也有把两个哥哥干掉的野心,此时坐实太子谋反对他却是百害无一利,他这会儿跟太子的关系正打得火热,要一起先搞掉二哥呢。事后元吉百般为建成开脱,和前面这一举动也是全然相反,只要元吉不是精神障碍,就绝对不会有这样互相矛盾的举动。而坐实太子伙同杨文干谋反,最得益的无疑是秦王李世民。随后李世民前去平叛,果然也没给杨文干留有辩解的机会,而是「 ”为其下所杀”,李世民自身毫不粘锅。 ▲齐王元吉分析杨文干反是李世民搞的鬼 ▲元吉分析宇文颖和杨文干会被杀灭口 这一招,无疑是秦王府对太子和齐王集团的一次大反击。 随后,吃了暗亏的李建成曾想在夜宴上毒杀李世民,史书说李世民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喝了少许,「 ”吐血数升”,又被一起喝酒的叔叔救走。于是很多人怀疑这场「 ”鸿门宴”的真实性,太子和齐王既然打算以这种方法结果老二,又怎么可能只是让他吐点血,又安全地被堂叔救走? ▲齐王和齐王妃杨氏各怀心思地劝酒,李世民喝完昏迷 怀疑有道理,其实这件事也只要把李世民间谍集团的成功套进去,一切就合理了——在太子和齐王请喝酒时,在李世民决定去赴宴时,他就已经知道今晚将面临的是什么局面了。所以,李世民显然是再次将计就计,小喝一点,吐吐血然后全身撤退,最终换得了李渊对太子和齐王的警告——以后不要找秦王喝酒。李世民借此就可以少跟太子、齐王接触啦,如此受冷箭的几率自然随之降低。 ▲被李神通救走 另外,还有一个小人物,证明了秦王集团对兄弟斗争早有应对或谋划。 此人叫王晊,是太子东宫的官吏,任率更丞。这是个从七品的小官,在东宫主管礼乐秩序和漏刻,也就是一天的时辰什么的,太子出行的时候再负责带头敲敲鼓吹吹号,日常生活里,可能太子完全注意不到这个小职位上的小人物。比如,太子和齐王想分割秦王府势力的时候,看上的都是尉迟敬德、段志玄之类赳赳武夫,秦王府一个管报时的,他们才没兴趣了解。 ▲拉拢尉迟敬德 可李世民完全不这么想,他就结交了太子府这个闹钟王晊。 这类在太子东宫毫不起眼的角色,和他申请好友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就是这样日常无声,不受重视的人,更能轻巧地探秘。因为管报时,他可以一直待在太子宫里,那么太子商量机密的时候,他就可以一览无遗。而作为这样一个无关大局的人物,他什么时候悄然离开了一会儿,也不会有人刻意关注到,更不容易发现他已「 ”投敌”。只要演技不是太差。 事实证明,李世民的做法比太子集团奏效得多。 请看决战时刻。 玄武门之变前夕,突厥入侵,太子集团当即合谋出一则妙计:由李元吉主动请战拿到了兵权,再借秦王府武将跟突厥正面对刚过为由,要求秦王府军士随军出征,由此抽空李世民的武装力量,再以饯别为由,请李世民赴宴,现场让武士把他暴力解决。领头狼一死,到时候尉迟敬德这些人再勇猛也无用武之地,出征路上随便找个地方坑杀了就是。 ▲玄武门前夜和玄武门当天 计划可谓天衣无缝,李渊同意秦王府武将出征,秦王也不好拒绝饯别之宴,真是万事俱备,只欠天亮。 结果,天衣中还是被人撕开了一条缝隙,这个计划被率更丞王晊听到了。 王晊一刻也没赶耽误,连夜溜走「 ”密告太宗”,秦王府于是完全获知了敌方策略,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做完备筹谋,从而在第二天清晨的玄武门里,率先了结了大哥和四弟,这场兄弟相争,李世民可谓早就胜出了。真是细节决定成败! 而关于李世民的那些暗线,除了王晊,前文我们也谈及过,李渊的后宫里,必然也有和秦王组队的人,参见《玄武门之变时,李渊的小老婆们居然纷纷站队,这位后妃帮李世民窃取消息》。另外,在兄弟三人斗争白热化期,李建成曾忧心忡忡地对李元吉说过一句话:「 ”秦王且遍见诸妃,彼金宝多,有以赂遗之也。吾安得箕踞受祸?安危之计决今日。”这是二人私底下对话,不存在故意作假说给旁人听来嫁祸李世民,由此可见,李世民确实给李渊的妃子们献过宝进行贿赂,还给太子造成了巨大压力…… 总之,李世民之所以能成唐太宗,绝不是凭借他多次被陷害后的绝地反击,也不是因为他战功卓绝,对大哥和老四,他早就在算计了。而造成这种局面的,李渊有责,政治制度有责,齐王有责,秦王府底下那些拱事的人有责,太子和李世民本人,也完全脱不开关系。 下次如果有机会,再从法藏《敦煌遗书》中的《常何墓碑》来说说,李世民是怎么收服曾和太子李建成有过战斗情谊的玄武门守将常何的~ 大梁如姬/文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河豚鱼计划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河豚鱼计划简介下一篇:三次数学危机 数学史上的三次危机,差点影响数学发展进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