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四渡赤水过程简介 四渡赤水的结果是什么

导语:战斗通行证四渡赤水战役是中央红军在川、黔、滇交界地区进行的一次出色的机动作战。在这场战斗中,毛泽东充分利用了敌人的矛盾,灵活地改变了作战方向,指挥红军驰骋川黔滇边区,巧妙地穿插在敌人的重兵集团之间,调

战斗通行证

四渡赤水战役是中央红军在川、黔、滇交界地区进行的一次出色的机动作战。在这场战斗中,毛泽东充分利用了敌人的矛盾,灵活地改变了作战方向,指挥红军驰骋川黔滇边区,巧妙地穿插在敌人的重兵集团之间,调动和迷惑敌人。当敌人的弱点被发现时,他们立即夺取有利的战斗机,集中兵力,歼灭一个敌人,牢牢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从而在战略转移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已经成为战争史上一个光辉的榜样。

宜都赤水

遵义会议后,中国革命委员会中央军委向各团团长下达了渡江作战计划,提出中央红军各部门进入赤水、土城附近地区后,由宜宾、泸州之间的蓝田坝、大渡口、江安三路纵队向北渡江。

1935年1月初,中央红军长征到达贵州遵义。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纠正了王明在军事上的“左”倾冒险主义,切实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时,蒋介石为了防止中央红军进入北面的四川潼红四方面军集结地或东面的湖南潼红二、六兵团集结地,在乌江西北的川黔边区包围了中央红军,并动员了自己的全部薛岳兵团和贵州军,云南主力部队和川、湘、桂三兵团各向遵义地区推进。1月中旬,薛岳兵团2个纵队的8个师追击红军进入贵州,集结在贵阳、西丰、清镇等地。他们已经进入了乌江南岸;钱军以两个师担任黔北各县城守备,以三个师进攻湄潭、遵义以南的刀靶水;川军十四个旅集中在川南,其中两个已经进入松坎以北的川黔边界;湘军四个师位于湘川黔交界的襄阳至铜仁一线,修筑碉堡阻止红军东进;滇军三个旅正在从云南宣威向贵州毕节转移;桂军的两个师已经进入贵州独山、都匀一线。

根据上述情况,中共中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中央红军从遵义地区北上,在四川泸州以西的蓝田坝、大渡口、江岸渡江,在川西北建立新的苏区。1月19日起,红1、红3、红5、红9团先后从遵义、桐梓、松坎出发,向土城、赤水进发。钱的军队立即占领遵义和湄潭;川军一军守宜宾、泸州,八旅挺进松坎、文水、赤水、许永。24日,红1军战胜国民党军和贵州军的抵抗,攻占土城。28日,红3军、红5军、军委纵队、干部兵团、红1军向土城、青岗坡地区追尾川军两个旅发起猛攻,重创。这时,川军后续部队四个旅迅速增援。毛泽东等人决定立即退出战斗,向西渡赤水河,向谷林南部推进,并寻求向北渡长江的机会。

1月29日,红军从猿场及土城南北向西渡赤水河,向四川古力、沭阳地区进发。川军立即以12个旅追击,部署在长江沿岸;薛岳军、钱军从贵州支部向川南追击;滇军三个旅赶赴贵州毕节、云南镇雄,企图拦截红军。2月2日,右路纵队红1兵团第2师进攻徐永步克并继续西进,在毛坝、大坝被川军拦截。7日,鉴于川军已加强沿江防御,并以优势兵力向红军推进,毛泽东等人决定暂停北渡长江,以川滇黔边界为开发区,争取从贵州向东有利发展的计划。然后,红军印在川滇边境的扎西地区。

红军进入川滇边境后,蒋介石重新调整部署,将湘军改为一路军,何键为总指挥,以主力在湘西“围剿”红二、红六团;薛岳兵团和云贵两军组成第二路军,龙云为总指挥,薛岳为前线总指挥,统辖四个纵队:薛岳兵团八个师组成第一、二纵队,云南军四个旅为第三纵队,贵州军五个师为第四纵队。在川军和八路军的配合下,他们试图在长江以南、横江以东、沭阳以西的地区包围中央红军。

杜尔赤水

当红军进入扎西地区时,敌人仍然判断红军将在北部渡过长江。除了向宜宾段的主要渡口增派兵力外,还抽调云南军和川军潘文华部逼近扎西地区,企图将红军分割成合击。

2月9日,中央红军在扎西地区集结。这时,二路军各纵队逼近扎西。为了迅速摆脱川滇部队的侧击,毛泽东等人决定东渡赤水河,向国民党军队薄弱的黔北发动进攻。11日,中央红军从扎西东进,18日至21日在太平渡、二郎滩渡过赤水河,迅速向桐庐地区推进;与此同时,红5军一个团向温水方向行进,以吸引追来的川军。

红军两次渡过赤水,回到黔北,完全出乎蒋介石意料。川军三个旅急匆匆地从扎西向东追击,贵州军三个团从遵义增援到娄山关、桐梓,一纵两个师从黔西、贵阳赶到遵义,企图在娄山关或遵义以北的红军中打住,制造恐慌。24日,红1军先头部队1团进军桐梓,桐梓守军撤至娄山关。25日红5、红9军在霸梓以北地区阻击川军,红1、红3军在娄山关及其以南地区进攻贵州军,并相机攻占遵义。当晚红3军攻占了芦山关,在红1军的密切配合下,连续击败了贵州军的多次反攻。然后红1、红3团把胜利推给了追击遵义。二十七日,黔军三个团在遵义以北的东湛寺和飞来石地区被击溃。28日上午,遵义城再次被占领,城西南的老鸦山和红花岗线高地被控制。这时前来增援的国民党军第一纵队第五十九师进入遵义以南的中庄地区,第九十三师已经进入新站,正在向中庄铺开。毛泽东等人立即决定利用援军单独前进,集中兵力,争取在遵义以南地区歼灭他们。为此,红军以~兵力堵截了老鸦山和红花岗线第59师的进攻,主力从左翼向中庄堡突袭,直捣第1纵队总部。第一纵队司令部突然遭到红军袭击,丢下部队,慌忙逃离鲁南。红军把胜利推向进攻,迅速歼灭了遵义西南、乌江北岸的中庄浦两所师范大学。遵义战役从24日持续到28日,历时5天。红军下到桐梓、娄山关、遵义,击溃并歼灭国民党军2个师8个团,俘敌约3000人。这是中央红军长征后最大的胜利。在这场战斗中,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牺牲了。

三都和四都赤水

红军三次渡赤水,从遵义到川南遵义后,蒋介石从汉口飞到重庆指挥,改变战术,以堡垒主义和重点进攻相结合,企图由北向南进攻,包围遵义和亚西地区的中央红军。其部署:川军三个旅从桐庐进攻遵义地区;九军两个师从重庆挺进松坎、新站地区,支援川军进攻遵义;第二纵队主力三个师挺进仁怀、鲁班昌地区,进攻遵义及其西北地区。第三纵队四个旅前进到大定、黔西,防止堵塞;第四纵队集结在金沙、土城等地,阻止红军西进;第一纵队的4个师位于乌江南岸,协调其他纵队的行动。另外,一路军53师从镇远推进到石阡,湘军三个师在乌江东岸修筑城堡,阻止红军东进。

3月5日以后,中央红军在桐梓、遵义地区以红9兵团吸引川军东进,主力从遵义地区向西至白腊甘斯和昌赣山,但未能找到战斗的机会。15日,红军主力进攻鲁班昌第二纵队,因为其三个师密集在一起,进攻失败,而第一纵队增援部队已经进入凤翔坝地区。红军随后转向北方,于16日至17日在茅台及其附近渡过赤水河,向四川南部的谷林和叙永进发。19日,红军攻占龙山镇,随后前往大村、铁厂、两河口地区。当红军再次进入川南时,蒋介石判断中央红军不得不再次向北渡过长江,并命令所有部队赶赴川南,企图在谷林地区包围红军。

当国民党军队再次集中在川南时,毛泽东等人决定趁敌不备,折兵东进,寻找机会歼灭赤水河东岸的敌人。红一军团一个团为了迷惑国民党军,大张旗鼓地向谷林进军,诱敌西进;3月21日晚,主力突然从龙山镇以东地区转向东北。3月21日晚,越过二郎滩、九溪口、太平,向东渡赤水河,从敌重团右翼分支南下。26日,他去了仁怀大道北侧的遵义、赣西、马宗岭。27日,红克军团从马鬃地区向昌赣山方向佯攻,率领国民党军北上;主力继续向南推进,28日突破国民党对雅西与白腊甘斯间的封锁,进入乌江北岸的沙土和安堤。31日,经江口、大唐、梯子岩南渡乌江。4月2日,中央红军以兵力佯攻西丰,主力进入养狗场和扎佐地区,前锋逼近贵阳。这时国民党军在贵阳及周边地区只有九九师四个团。负责贵阳战争的蒋介石非常害怕。他令各纵队急赴贵阳增援,并令守城部队保卫机场,并准备轿子、马匹和向导,随时准备逃跑。4月4日,红9军在大沽新场以东的老木宫地区击败贵州军5个团,歼灭2000余人。至此,中央红军巧妙地跳出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圈,把蒋介石的几十万军队留在乌江以北。第四次渡赤水后,中央红军主力利用滇军东调增援贵阳,进军云南。5月9日,在角平渡、洪门渡过金沙江。与此同时,活跃在乌江以北地区的红九军团,也从舒洁、盐井坪渡江到会泽以西。

四渡赤水河是中央红军建立川黔边区根据地和川滇黔边区根据地时赤水河流域的一次运动战战役。遵义会议进入党中央领导核心后,毛泽东协助周恩来、朱德指挥;沟坝会议进入党中央最高军事领导指挥核心后,亲自指挥。一次渡赤水河、两次渡赤水河的过程,是毛泽东“出滇军”战略计划的基础;沟坝会议成立了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团,全权代表政治局指挥军队,为毛泽东实施“出滇军”战略计划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萧华将军的《长征组歌·四渡赤水》和本人都说,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笔”,泛指一渡、二渡、三渡、四渡,特指狭义的三渡、四渡。

战斗结果

在四渡赤水战役中,毛泽东等人指挥中央红军根据形势的变化,巧妙地穿插在国民党军队的重兵集团中,灵活地改变了作战方向,调动和迷惑了敌人,策划了战斗机,歼灭了运动中的大量国民党军队,牢牢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战略转移的决定性胜利。这是中国工农红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历史上的十四阿哥 你了解历史上真实的十四阿哥吗?十四阿哥之谜下一篇:中国有个地名 中国有个地名 听起来太让人毛骨悚然 冯玉祥说:改名吧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