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施利芬计划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施利芬计划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导语:计划形成施里芬在辅佐老毛奇和瓦德斯时,对法俄两大敌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经历过拿破仑战争的法国失去了铁矿丰富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但其军队在欧洲处于领先地位,是欧洲大陆统一德意志帝国的最大敌人。相比之下,俄罗

计划形成

施里芬在辅佐老毛奇和瓦德斯时,对法俄两大敌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经历过拿破仑战争的法国失去了铁矿丰富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但其军队在欧洲处于领先地位,是欧洲大陆统一德意志帝国的最大敌人。

相比之下,俄罗斯虽然拥有600万常规兵力,但装备落后,战略思维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当德国的克虏伯炮和火枪在国际上声名鹊起,德国总参谋部也在关注马克西姆机枪的价值时,很多俄罗斯士兵仍然把带尖刀的木棍作为唯一装备。同时,俄罗斯幅员辽阔,铁路网落后,战争动员机制老化,大大降低了俄罗斯的战争反应速度。但同时,落后的道路也不利于德国人在俄罗斯广袤的领土上进行征服。同时,东西长宽、补给线长、冬季环境恶劣和“蒸汽压路机”数量庞大所提供的战略纵深,将使俄罗斯战场成为一场持久战。

施里芬仔细研究了双方的实力对比后,想出了一个大胆的主意:利用德军的快速动员,先击败法国,再集中力量对抗俄国。施里芬判断,俄罗斯落后的军事动员体系,使得俄罗斯完成对德军事集结至少需要6至8周的时间。这一时期,在毛奇时代的主持下,凭借密集的铁路网和卓越的智慧,德国完全有能力迅速完成军事集结和动员,打败法国。这是“施里芬计划”的基本战略思想,可以用三个字概括,即“时差”。

1891年,也就是他成为德国参谋长的第一年,施里芬提出了一个“备忘录”,叫做一号备忘录..在这份备忘录中,施里芬运用了罕见的“剧情排练”方式,推演了未来欧洲战争的基本过程,提出了“时间差”的战略构想和实施模式。

此后,施里芬在1892年和1894年提出了第二号和第三号备忘录,这是施里芬计划的基本原型。之后,施里芬在任期间,领导了无数次关于未来战争的演习、沙盘演练和讨论,并多次修改备忘录。

1905年12月,施里芬完成了最后一份备忘录,并于1906年把它交给了他的继任者,毛奇的侄子小毛奇。至此,完整的施里芬计划终于成型。

基本内容

“施利芬项目”的主要对象自然是法国。普法战争失败后,法国从瑞士阿尔卑斯山出发,经过贝尔福、厄比纳尔、土耳其和凡尔登,建立了强大的防御堡垒,只留下厄比纳尔和土耳其之间的一个缺口与法德边境相连,并在缺口两翼部署密集的交叉火力。所以施里芬计划的中心和重点是如何绕过法国漫长而坚固的防御体系,直捣大陆。

“施里芬计划”的基本内容是将德军全部作战力量分为通往俄国的东线和通往法国的西线。其中西军有79个师,东军只有10个师混有一些地方部队。东西线兵力分配比例大致为1:8。西线分为左右两翼,右翼单元68个,左翼单元11个,比例1:8。部分左翼部队位于凡尔登中部,是巴黎的西北入口,也是法国对德防御体系的重心。其余的部署在240公里长的法德边境。西线右翼是德国的主力,是德国战争胜利的关键。

根据“施里芬计划”,一旦开战,东线德军以少量兵力呼应奥匈帝国军队牵制俄军,旨在将俄罗斯限制在东普鲁士边境。与此同时,集结在西线的右翼以凡尔登为轴心向西南旋转,由欧洲中立国比利时进入法国,越过比利时平原,横扫法国海岸后,从北、西、南三面包围巴黎,然后向东,从法军背后绕过其主力。西线左翼的任务是诱敌深入,抵御法军主力的进攻。

实施要求

“施里芬计划”要求右翼势力在主力自动机下达后的第十二天之前打开列日通道,19日拿下布鲁塞尔,22日进入法国,31日到达蒂翁维尔-圣孔登线,39日攻克巴黎,取得决定性胜利。因为判断俄罗斯军队的全面动员需要6到8周,施里芬计划要求德国在这段时间内彻底击败法国,然后转向对付姗姗来迟的俄罗斯。

以凡尔登这一设防地区为支点,由79个师组成的右翼将经比利时进入法国,紧随其后的是战时预备役部队等第二预备役部队。由八个师组成的较小的左翼将留在法德边境。德国人就像一扇巨大的旋转门,会在这个举足轻重的运动中一路扫到法国海岸,从北、西、南包围巴黎,然后转向东方。

如果法国士兵离开他们的洛林要塞,把八个德国固定师赶到莱茵河就更好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东进的德军会从后面进攻法军。法国要塞炮只面对德国,不能转向西方对付从法国进攻的德国人。

施里芬的计划是为了避开战争期间直接进攻法国时遇到的四座坚固堡垒。西线全部兵力的72个师中,有53个师分布在迂回的右翼。需要避开比利时的列日要塞和纳穆尔要塞,直接进入法国境内进攻或包围巴黎,然后从法国四大要塞的薄弱后方进攻。整个右翼像镰刀一样在横扫法国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而左翼的10个师面对的是作为部署枢纽的凡尔登,这个枢纽的部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避免了规划过程中左右翼之间的空缺口,特别是利用10个师进行部署,填补凡尔登的空缺口。而左翼则以九个师的兵力部署在与法国的边境,在阻止法军入侵的同时,引诱法军进入德国领土,然后右翼的迂回部队被从后面包抄,在德国全军覆没。

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也在德国右翼军队的行军范围内。初步估计施利芬的计划包括吞并比利时。

1890年,毛奇预言下一场战争可能需要7年,因为一个现代国家的资源和统治强度太大,仅仅一场战斗的失败并不能迫使它失去战斗能力。萧在1906年说得更透彻:“这是一场民族战争,不能在决战中完成。一切国力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战斗才能耗尽,否则一个国家是不会屈服的,在这样的战争中,就算赢了,也是得不偿失。”皇冠说这场战争只有输家,没有赢家。

但遗憾的是,生活在叔公压力下的萧却缺乏必要的勇气。他既不能按照自己的理想重新起草一套策略,也对前任递过来的方案感到无奈。他内心不认同施里芬的思想,甚至对其缺乏信心。但他对德高望重的老元帅有一种自卑感,表面上无法明确表示反对,因为这无异于挑战整个总参谋部,而德军总参谋部则如云,性格软弱的小墨子几乎无法做出根本性的改变。

就连施里芬自己也觉得不知所措。他知道他的伟大计划不是一个成功的公式,这是一场极其冒险的赌博。他经常说,对于这样伟大的事业,我们太软弱了。在担任参谋长15年后,他未能将德国军队扩大到实现其计划所需的数量。他曾经认为至少要拼凑出八个“代用军团”,但是这个理想没有实现。如果连施里芬做不到的事都做不到,还希望齐能做到,那就太奢侈了。

计划失败的原因

真正的原因在于?从1905年到1914年的十年间,德国表面上是强盛的,实际上是外强中干的。

威廉二世一方面与英国进行海军造船竞争,另一方面没有对战力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动员。因此,1914年战争开始时,法国招募了80%的适龄青年,而德国只招募了50%。法国的军事人力总量只有德国的60%。法国可以调动62个师,德国只有87个师。当然,这个责任应该由及其政府来承担,但小也不是没有责任。

继任者小毛奇,可以说是活在过去10年的矛盾中。他知道世界形势在变化。即使施里芬计划在战略上没有缺点,也不能完全适应10年后的形势:一战中堑壕战的广泛应用足以大大减缓德军在西线的推进速度。步兵和炮兵在硬墙和机枪面前火力相当弱。在以坦克为代表的机械化部队推进之前,一战证明了防御是

另一方面,他没有能力做出根本性的改变,他对威廉二世的政策也没有影响力。因此,他只好得过且过。战争前夕,他66岁,患有严重的神经衰弱,体力早已疲惫不堪。遵照医生的建议,他打算向德国皇帝讨要尸骨,然后返回家乡。他知道战争是在这个时候爆发的,所以他决定扮演这个悲剧角色。

计划的修改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的继任者,谨慎的小毛奇将军改变了计划,以应对他认为是不同的情况。他没有加强右翼,而是将右翼力量减少了三分之一,并在左翼增加了八个师——这一举动对法国来说是幸运的。由于其他障碍和延误,毛奇缩短了以梅斯为支点的德军入侵战线,使他的部队在没有被包围的情况下向巴黎东部挺进。几周后,当德国人试图用正面进攻占领巴黎时,他们在马恩战役中被打败了。

首先要指出的是,接班人对前任移交的方案有绝对的修改权,尤其是10年是一段很长的时间。即使施里芬本人仍然是参谋长,他也可能修改自己的计划,所以萧的错不在于是否修改计划,而在于如何修改。

严格来说,萧几乎完全接受了施里芬的基本思想,没有任何修改,可以列举如下:

未来战争德国必须两面作战;

⑵采取守东攻西的原则;

西线进攻主力指向右翼;

④德国人必须离开比利时,即必须破坏国家的中立性。

上述四点在1914年根本没有改变,所以七实际上是在执行施里芬10年前制定的计划。

然而,籍对施里芬计划做了哪些改变?只有一点,可以说是致命的,就是兵力的分配。施里芬计划最大的特点是其兵力分布极不均衡:东西部兵力比例为1:8;在西线,右翼占总兵力的7/8,只剩下1/8的兵力部署在左翼。计划西线共72个师:53个在旋转右翼,10个师面向凡尔登,构成整个部署的支点,洛林省要塞线沿线只有9个师。

根据b. h .利德尔哈特的分析,这是一个精明的计算,将左翼力量削弱到最小,使右翼达到空之前的实力。即使法军入侵洛林,压迫德军左翼撤退,也依然无法阻挡德军右翼攻势,而且越深入越危险。它就像一扇旋转门。法军如果把这边往前推,后面就会反过来打它的背。压迫越重,反击越重。

富勒还指出,施利芬计划的要点是:

①右翼在有利于进攻的地区作战,兵力足以包围安特卫普、纳穆尔和巴黎。

⑵左翼部队的兵力,在有利于防御的地区作战,只限于诱敌深入的能力。

这种兵力分配是施里芬计划成败的关键。如果不以这种方式分配,就不可能有效地执行施里芬计划。一方面,萧改变了军队分配的比例,另一方面,他又按原案进行,结果当然是双方吃力不讨好。平心而论,萧改变兵力分配并非没有道理,但如果他想改变,计划也会改变。总之,两者不能兼而有之。

到1914年,俄国在日俄战争中所受的创伤已经恢复,其兵力和动员速度都超过了施里芬的估计。这时由于德国人口增加,可用兵力也略有增加,用小磨子加强东线。结果西线兵力相对减少。按照原计划,西线兵力约180万,现在减为140万。也许有人会为小毛奇辩护,认为如果他没有在东线加强兵力,不仅坦嫩堡的胜利是不可能的,就连普鲁士王室的诞生地也可能得不到保证。但这显然违背了施里芬的初衷,因为他曾引用腓特烈大帝的名言作为解释:“不如牺牲一省,但千万不要在求胜时分散兵力。”

虽然加强东线是情有可原的,但是改变西线的兵力分配,无异于直接破坏施里芬计划。小毛其在西线的兵力分布,左约三十万,中约四十万,右约七十万。本来计划的左右比例是1:7,现在大概是1:3。当然,这些数字的计算可能并不准确,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右翼并没有按照施里芬遗风的要求得到加强,而是相对削弱了。

小毛奇为什么会这样配兵,有很多不同的解释,但都是后知后觉,这里不需要细说。有人指出,即使右翼势力不削弱,施里芬计划也不一定生效,但这是另一回事,与小毛奇的功过无关。严格来说,小毛奇最大的错误可能不是削弱右翼而是加强左翼。施里芬的计划是右路进攻,左路防守,试图引诱法军进一步向左翼靠拢,间接帮助右翼取得成功。小墨子不仅壮大了左翼势力,还允许左翼发动攻势。结果他把法军从左向右逼,反而增强了他们对抗德国右翼的能力。

虽然毛奇接受了施里芬计划,但他完全改变了它的性质。然而,在1906年至1914年间,德国新增了几支军队。在俄方,他还保留了四个部队,一个预备役师,一个骑兵师和一些国家单位,共约20万人,大致按照施里芬的老计划。

然而在西线,他不仅对两翼的兵力比例进行了彻底的调整,而且在加强右翼后,将思想转变为“尼堪”式而不是“吕岑”式。

德国运营总监Tappen上校曾表示,毛奇才是因为铁路等技术原因被迫做出这一改变的。这种解释是有问题的,因为真正的原因似乎是王子们为了加强他们的军团而压迫毛奇。

1910年,他取消了从左翼抽调两支军队增援右翼的设想,将6个辅助师集中在梅斯附近。最后,当他被新组织成九个师时,他增加了一个师和一个从东线抽调到右翼的师,而另外八个师被增加到左翼。所以最初部署的七个德国军团如下:

第一军团,指挥官是克鲁克将军,总部设在格雷文博伊奇。有七个军,三个骑兵师,三个国旅。你应该先去艾克斯拉查佩尔,然后去布鲁塞尔。一共32万人。

第二军团,由冯·布洛将军任司令,蒙乔伊任司令部。有六个军,两个骑兵师,两个国旅。列日应该被俘虏,然后它的右翼进入瓦夫尔,左翼进入拉莫尔。一共26万人。

以冯·豪森将军为司令,普拉姆为司令部的第三军团,有四个军和一个国兵旅。我们应该向西推进,这样右翼才能到达拉穆尔,左翼才能到达吉维特。一共18万人。

第四军军团,指挥官为伍尔特姆堡的杜尔克,总部设在里夫。五军一国兵旅。我们应该向西前进,以便右翼到达火焰,左翼到达阿伦以北的阿特特。一共18万人。

第五军团,指挥官为德国王储,总部设在萨尔布吕肯,由五个军、一个师、两个骑兵师和五个国旅组成。它的左翼留在了亚索维尔,而它的右翼进入了佛伦维尔。一共20万人。

第六军团,指挥官为巴伐利亚公主,总部设在圣艾佛里;有五个军,三个骑兵师和四个辅助师。应该进入莫索勒河,攻击法军牵制他们。一共22万人。

第七军团,由冯·赫林根将军任司令,斯塔斯堡为司令部。有三个军,一个师,两个辅助师,四个国旅。应该进入梅尔特,或者反攻洛林。合计:12.5万人。

施里芬的计划虽然外观不变,但本质完全变了,因为左右翼的比例与过去完全不同。原计划中,右边五十九个师,左边九个师。在目前的计划中,右翼有55个师,左翼有23个师。用百分比表示:施里芬计划中的比例是100比15;毛奇计划中的比例是100比42。而且施里芬的初衷是,当法军在阿尔萨斯和洛林纠缠不清的时候,两支军队转移到右翼,于是比例从100比15降到100比9。因此,左翼必须被迫后退。

现在我们在新计划中看到的是两翼进攻。南方的左翼应该已经把敌人引诱到了东方,这样北方的右翼就更容易旋转,打中敌人的后背;但是现在我们在向西推进,完全违背初衷。这既不是狡黠,也不是鲁岑。无论你叫它什么,都足以让汉尼拔或腓特烈大帝踏足地下。

结果

施里芬的战略包括一支10万人的英国远征军“与法国人并肩作战”。考虑到俄国原有的铁路系统会导致以蜗牛般的速度进行动员,施里芬只在东线布置了十个师来延迟沙皇军队的推进,直到法国被压垮。

1913年,80岁的史仍然在临终前反复说:“你必须战斗,只要你保证右翼是强大的。”虽然随着德国悲剧的结束,这个垂死的命令成为了军事史上的一句名言。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佩饰 清朝服饰之:清代佩饰下一篇:明朝皇帝名字读音 明朝皇帝名字读音 明朝皇帝的名字都怎么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