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御史房丨5分钟解密宦官和外戚专权乱政是如何影响东汉国运的 御史房丨5分钟解密宦官和外戚专权乱政是如何影响东汉国运的

导语:于是方5分钟解密宦官外戚专权乱如何影响东汉时期的国运?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御史房。东汉统一战争后,王朝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恢复和中兴。因这段时期的君主先后是光武帝刘秀、明帝刘庄、章帝刘炟,故后世称其为「 ”光武中兴”,和「 ”明章之治”。至公元88年章帝驾崩,国民经济和对外活动逐渐恢复到鼎盛时期。但短暂的辉煌没能延续,从汉和帝刘肇在位期间开始,帝国持

于是方5分钟解密宦官外戚专权乱如何影响东汉时期的国运?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御史房。东汉统一战争后,王朝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恢复和中兴。因这段时期的君主先后是光武帝刘秀、明帝刘庄、章帝刘炟,故后世称其为「 ”光武中兴”,和「 ”明章之治”。至公元88年章帝驾崩,国民经济和对外活动逐渐恢复到鼎盛时期。但短暂的辉煌没能延续,从汉和帝刘肇在位期间开始,帝国持续动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 光武帝刘秀、明帝刘庄、章帝刘炟 刘肇继位时,年仅九岁。其生母梁氏已遭皇后窦氏诬陷而死,后者摇身一变成为皇太后,临朝称制。其兄窦宪任侍中,窦笃任中郎将,窦景、窦瑰为中常侍,可谓权倾朝堂。永远三年,窦宪因在金微山大破北匈奴有功,威名大盛,他的弟弟们又纷纷加官进爵,把持朝政。其中窦景尤为骄纵,纵容手下人强夺财货,抢掠妇女。导致京城商贾,百姓瑟瑟发抖,唯恐避之不及。 窦宪 各级官吏又惮于窦家权势不敢上报。和帝刘肇一直隐忍不发,直到窦宪班师回朝时,才开始行动。他先是下诏赏赐,安抚士兵。待窦宪和将领入城后,和帝命令戍卫关城门,隔绝他们和士兵的联系,趁势一举逮捕窦宪手下的诸多将领,下狱处死。然后免去窦氏兄弟的官职,改封无实权的侯爵,命其回到封国。至永元十年,窦氏一门先后被逼自杀。 安抚士兵 这一系列操作,我们称之为「 ”翦除叛逆”也好,「 ”卸磨杀驴”也罢,都无碍于原本深居宫闱的年轻皇帝,一朝重新掌权的事实。而他翻身把歌唱以后,因对外廷缺乏了解和信任,所以用身边靠得住的宦官来填补权力真空。比如在「 ”祛窦”事件中立有殊勋的宦官郑众,就被封大长秋,参与高层决策。据《后汉书》记载,郑众「 ”一心王室,不事豪党”,「 ”每有封赏,辞多受少”,是个比较可靠、正直的宦官。但宦官影响朝堂,乃至于代表皇帝与外戚争夺权力的模式,由此开启。而这种模式几乎贯穿了此后的东汉政局—— 「 ”祛窦” 公元107年,安帝刘祜即位。因邓太后主政,其兄邓骘任大将军,邓悝、邓弘、邓阊封列侯。与那些得势后嚣张奢侈的外戚不同,当时饥荒频发,邓氏兄弟崇尚节俭,罢除劳役,又招募闻名朝野的贤士,为治理国家做贡献。但他们做得越多,做得越好,就是把皇帝架空得越严重。所以建光元年,邓太后辞世,安帝就和乳母王圣,宦官李闰、江京谋划夺权。他们以邓氏兄弟谋反为由,将之贬为庶人,没收资产,遣返原籍。 饥荒频发 五月,邓骘绝食而死。如果说窦家人被杀是自身跋扈所致,那么邓氏兄弟「 ”忠劳王室,而终莫之免”,只能归因为权力争夺了。范晔在《后汉书·邓寇列传》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外戚难得善终,说到底,是当他们秉政时,「 ”恩非己结,而权已先之”——这恰恰是皇帝所忌讳的。 《后汉书·邓寇列传》 历代外戚并非蠢材,大都知道这种原罪。但当我们看到此后历代皇帝继位时的岁数,会发现「 ”原罪”避无可避:顺帝刘保十一岁,冲帝刘炳两岁,质帝刘缵八岁,桓帝刘志十五岁,灵帝刘宏十二岁,少帝刘辩十四岁,献帝刘协九岁。天子即位时多未束发,甚至冲龄践祚,自然由太后垂帘。可太后靠自己主政谈何容易,为求实权,往往信用外戚。皇帝逐渐长大,会慢慢意识到自己才是权力核心,哪会容忍自身被架空?但他们与外廷大臣几无瓜葛,当然只能靠从小朝夕相处的宦官来行动。一场场「 ”保姆”和「 ”娘舅”之间的撕逼大战就此展开,两边你方唱罢我登场,且手段越来越残忍。 各位短命的小皇帝 东汉永嘉元年,质帝刘缵继位。当时梁太后和哥哥大将军梁冀掌权。后者在朝会上颐指气使,年幼的刘缵都看不下去,说了句「 ”此跋扈将军也”。梁冀大怒,担心皇帝长大后,自己难得善终,遂派人在给刘缵吃的饼里下毒。可怜质帝吃完后,气闷肚痛,死于宫中。后来桓帝继位,表面上听之任之,私下里和单超、徐璜等宦官合谋,誓灭梁氏。延熹二年,桓帝突然召见朝臣,公布梁冀罪行,并派亲信宦官手持符节,率领亲卫军千余人包围梁冀住宅,迫其自杀。再到东汉末年,读过《三国志》的朋友都知道,「 ”十常侍”与外戚何进更是杀得你死我活。 药死刘缵 回顾这段争斗史,可以发现外戚依托皇帝的名义生存,当它逐渐坐大,就会压缩皇权,不为之所容。皇帝借宦官之手,来夺回权力。外戚也好,宦官也罢,都是皇权的外延,双方互掐的本质,是皇权之争。更关键的问题在于,传统王朝结构中,皇权之争会辐射各级官场,乃至全国。在政潮中,只要不站错队,那么哪怕揽权、渎职、贪腐都不会被严惩。如此循环往复,宦官和外戚都不是赢家,只有东汉王朝的黎民百姓,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大家如果喜欢可以关注御史房头条号:每周一、周五更新历史科普视频,我们讲述的是中国正史而非野史。 出处: 范晔:《后汉书》卷十六《邓寇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范晔:《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钱穆:《国史大纲》,上海:商务印书馆,2013年。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受命于危难之际 慈禧为何选择载沣摄政:载沣性格软弱好驾驭?下一篇:奠边府战役简介 奠边府战役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