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唐朝使团竟在日本发生了一件丑闻 唐朝使团竟在日本发生了一件丑闻 此次事件被日本记载了一千多年

导语:唐朝出使日本发生了一件丑闻。这件事在日本记录了1000多年。书面材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看!四世纪中叶,大和朝廷大体上统一了日本列岛,日本国王曾多次向中国南朝政权遣使朝贡,并请求授予封号。公元589年,隋朝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中国近四个世纪的分裂动乱,社会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当时的日本,正是圣德太子摄政时期,他励精图治,锐意改革。 所以,圣德太子为了直接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

唐朝出使日本发生了一件丑闻。这件事在日本记录了1000多年。书面材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看!

四世纪中叶,大和朝廷大体上统一了日本列岛,日本国王曾多次向中国南朝政权遣使朝贡,并请求授予封号。公元589年,隋朝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中国近四个世纪的分裂动乱,社会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当时的日本,正是圣德太子摄政时期,他励精图治,锐意改革。 所以,圣德太子为了直接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而向中国派出了遣隋使。一直到了盛唐时期,日本派人前往中原学习先进的政治及文化,前后就有十九次遣使记录,但是,这期间能够完成的只有十六次。这其中,尤以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随行的第八次遣唐使最为着名。 当时,唐朝可谓是世界范围内的最强国,确实值得那些小国家们去学习。在这些日本使臣启程回国之时,唐朝政府都会派人跟他们结伴而行,送他们一程。有时候,唐朝也会派使者前往日本,向日本学习一些好的东西。这其中,就发生过很多有趣的事情。 第一个:公元630年,日本天皇正式派出使臣前往唐朝领土,谋取与唐朝的合作,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第二年,日本的使臣到达首都长安,见到了繁华的都市,也算大开眼界。使臣受到唐太宗的亲切接见,跟他们谈起了地域差异。 到了公元632年,日本使臣要回国,唐朝皇帝考虑到此去路途遥远,特意嘱咐说:以后不用每年都来朝见。同时,还让新州刺史高表仁去访问日本。这一年的十月,高表仁率队乘船前往日本,他们在大阪附近登岸。日本天皇知道是中原唐朝派人前来十分高兴,于是,立即组织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大量日本人乘船到江口迎接他们,船上张灯结彩、鼓乐齐鸣,热热闹闹地迎接这些贵宾。可是,从迎接仪式开始,高表仁的队伍就跟迎接他们的日本王子,因为礼节的问题吵了起来。原来,高表仁要求日本天皇亲自来接受唐朝的国书,还得面朝唐朝国土的方向,以表示对唐朝的尊敬。 可是,日本王子觉得这个有点过分,不同意以这样的方式完成迎接仪式,认为双方是平等的,唐朝不能显得高人一等。最后,双方争执没有结果,高表仁转头直接回到了中原,并没有去面见日本天皇。倒是日本还挺客气的,仍然派人护送唐朝使臣团到对马岛附近。 因为这个事,日本和唐朝关系破裂,二十年不曾往来。高表仁历经千辛万苦才抵达日本本土,却因为这么一件小事打道回府。可见,他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他只顾及自己的情绪,却忘记了此行的目的。而高表仁回到长安,不仅没有得到唐太宗的体谅还直接被革职查办,甚至,两年的俸禄银子都被罚没了。 第二个:公元663年,唐朝和日本因为朝鲜问题,在白村江打了一仗,结果,日本惨败。这下,日本开始慌乱了,他们害怕唐朝大军会继续进攻,甚至,攻入日本本土。于是,日本在本土的岛屿上修建了大量的防御城墙,足足有三道防线。但是,未曾想到的是,唐朝这个时候却向他们提出和平解决争端。 第二年五月,驻守在朝鲜的唐军主帅刘仁愿,派出郭将军访问日本,并表达愿意重修于好。第二年,唐朝政府又派出上柱国刘德高访问日本,带来了唐朝统治者的善意,希望双方能够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公元667年,唐朝再次派出上柱国司马法聪访问日本,同样表达了来自唐朝的善意。 接见几次访问之后,还是没能消除日本的猜疑。因为这几次访问,使臣都没有见到日本天皇,而日本人总是找各种借口,将唐使臣挡在京都之外。使臣只能到达九州岛,然后,就回去了。公元671年,唐朝再次派出郭将军访问日本,这一次的规模比较大,总人数有近两千人。 他们乘坐47膄船,在这一年的十一月,到达了日本的比知岛。这么庞大的访问使团,让日本都震惊了,就像唐军前来攻打他们一样。虽然,日本知道他们的来意,但是,唐使臣还是没能见到天皇,因为他们的天皇在这一年过世了。 第三个:公元八世纪的时候,日本内部经历了一场文化改革,他们开始虚心向中国学习,经常派人前来唐朝,所以,两国进入到了一个友好交往时期。唐玄宗时期,日本曾三次派人前来拜访,每次都是四只船,且人数都在五百人以上。 这一段时间,日本和新罗的关系十分紧张,他们不能经过朝鲜半岛,只能从南边入海驶向中国。这条海上路线虽然缩短了,但是,海上情况复杂,风险很大,一不小心就回不来了。公元753年,日本第十一次前往唐朝的使团,在回国的途中就出意外了。 当时,使团乘坐的船只遇到风暴,大使乘坐的船只被风吹到了东南亚越南附近,使臣只能先到达大唐,再想办法回国。日本方面为了迎接使臣回国,他们派出了高元度去大唐迎接,并打算将他接回国。但是,高元度也不敢去冒险,这次选择从渤海国进入大唐。 当时,唐朝正经历「 ”安史之乱”国内动荡,唐朝统治者因为国内不够安全,暂时不同意这个日本使臣回国。同时,唐朝统治者让高元度从南边先回去,并跟他们的天皇汇报这一情况。公元761年,唐朝派出了宦官负责护送高元度回国。他们在苏州打造了一膄大船,再抽调了越州九名压领官和三十名水手。 这膄船直到八月份才到达日本九州岛,随军护送的唐朝士兵,受到了九州岛官员的热烈欢迎。第二年,日本天皇派出了高官前往九州岛,给这些唐朝护送人员带来了俸禄银子。没想到,在这些银子的发放过程中,唐朝使臣沈惟岳却爆出了一个丑闻,让日本人十分尴尬。 这些日本赏赐的俸禄银子的发放是有标准的,但是,身为大使的沈惟岳,竟然侵占了绝大部分财富,让其他的三十八个人很是不满。于是,这三十八人联合起来反抗沈惟岳,反对他的大使身份,让副使担任主事,重新分配这些财富。唐朝使团内部出现的情况,确实让日本友人大跌眼镜。 使团内部出现俸禄分配不公平而内讧,成员要求重新选举大使,这在外交史上是很少见的。日本当地政府赶紧向朝廷汇报此事,请求朝廷给一个处置结果。而日本朝廷则回复到:使团的大使和副使都是唐朝任命的,不可以随意更改,至于那些俸禄银子,还是要按照原定的标准进行发放。 就这样,唐朝使团内部的纠纷虽然平息了,但是,丑闻却没有因此而消失,它被写到了日本的历史书籍是中。 从公元630年——公元895年,这二百六十多年间,日本政府不断派人到中国学习,每次派出的遣唐使团多达百人以上,有时多至五百余人。这期间,中国的许多律令制度、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以及风俗习惯等,通过他们传入日本,对日本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直到894年由菅原道真建议废止后再没有继续,中间时间长达200多年,使唐文化及佛教文化在日本的广泛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 参考资料: 【《旧唐书·太宗本纪》、《资治通鉴·唐纪》、《旧唐书·本纪第九》、《日本书纪》】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日军战马被流弹打死 逼老百姓下跪掩埋 砍下九人头颅做祭品 日军战马被流弹打死 逼老百姓下跪掩埋 砍下九人头颅做祭品下一篇:江西南昌共几所希望小学 江西南昌共几所希望小学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