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郑州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方面有什么特色 郑州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方面有什么特色

导语:郑州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有什么特点?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一、地理环境: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呈阶梯状下降;郑州共有6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名传承人;郑州方言有一些差异,大致可以分为新派和老派。郑州市位于东秦岭残存脉与中国二、三级地貌台阶的过渡地带。总体地形西南高东北低,呈阶梯状下降。从西部和西南部,构造侵蚀中低山,逐渐下降为构造剥蚀丘陵、黄土丘陵、倾斜

郑州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有什么特点?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

一、地理环境:

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呈阶梯状下降;郑州共有6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名传承人;郑州方言有一些差异,大致可以分为新派和老派。

郑州市位于东秦岭残存脉与中国二、三级地貌台阶的过渡地带。

总体地形西南高东北低,呈阶梯状下降。从西部和西南部,构造侵蚀中低山,逐渐下降为构造剥蚀丘陵、黄土丘陵、倾斜平原和冲积平原,形成较为完整的地貌序列。

二、历史文化:

郑州共有6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名传承人;省级非遗项目59项,传承人26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85项,传承人149人。

已公布5批市级项目和3批市级传承人。

其中,少林功夫、黄帝故里新郑祭祖仪式、超吹歌、巩义潇湘舞狮是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三.风土人情:

郑州方言属于中原官话郑恺段,是大多数城市居民流行的地方方言。

郑州方言有一些差异,大致可以分为新派和老派。

老派分成了鲜明的群体。口语中二花音和乌花音较多,而新校不划分尖组。二花音更接近北京音,乌花音明显减少。

扩展数据

郑州市位于黄河中下游与伏牛山东北翼至黄淮平原的过渡地带,西高东低中高东北低或东南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截至2018年,郑州辖6个市辖区、1个县,辖5个县级市,总面积7446平方公里,建成区830.97平方公里,总人口1013.6万人,总产值10143.3亿元。

郑州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中国六大遗址之一。

郑州在历史上曾五次成为首都。是中华人文之祖轩辕黄帝的故乡。拥有不可移动文物近万件,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4处,80项。

2016年12月,国家发改委批准郑州为国家中心城市。

2017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把郑州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指出郑州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建设交通物流中心,突出人文特色,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城市。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郑州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短史记丨三则谣言 短史记丨三则谣言 深度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下一篇:2017广东高中历史考纲 2017广东高中历史考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