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我国会计准则制度变迁历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我国会计准则制度变迁历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导语: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变迁的过程分为几个阶段。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你好,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变革的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向国际会计惯例学习、向国际会计准则学习、统一和完善会计制度、全面趋同国际会计准则。国际会计惯例介绍了学习阶段这一阶段的起点是1979年颁布的《中外合资工业企业财务会计若干规定》,终点是1992年11月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以及13

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变迁的过程分为几个阶段。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你好,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变革的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向国际会计惯例学习、向国际会计准则学习、统一和完善会计制度、全面趋同国际会计准则。

国际会计惯例介绍了学习阶段

这一阶段的起点是1979年颁布的《中外合资工业企业财务会计若干规定》,终点是1992年11月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以及13个行业会计制度和10个行业财务制度。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1979年颁布的《中外合资工业企业财务会计若干规定》和1985年的《中外合资企业会计制度》首次参照国际惯例设计了会计制度。其中规定的一般会计要求、会计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都借鉴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般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

国际会计准则的学习与学习阶段

这个阶段的起点是1993年7月1日正式实施1992年颁布的“两个条例”、“两个制度”,终点是财政部根据《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要求于2000年12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开始采用会计准则,并结合国情,采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存的方法,实行“两个原则”、“两种制度”。

针对“琼民源”等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件,我国于1997年颁布了第一部具体的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交易的披露》。截至2001年底,中国已发布16项具体准则,标志着中国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会计准则体系逐步建立。

会计制度的统一和完善阶段

这一阶段的起点是2001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终点是2006年2月财政部正式发布的39项新的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企业会计制度》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充分协调,实现了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企业会计制度的统一。

2001年颁布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会计制度。

国际会计准则全面趋同阶段

这一阶段的起点是从200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39项新的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

在这一阶段,会计制度完全被会计准则所取代,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全面趋同,进一步缩小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这是我国会计国际化趋同的显著标志。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不容易 孙颖莎顶住压力 不容易 孙颖莎顶住压力 艰难逆转石川佳纯晋级下一篇:美国历史上总统的先后顺序 美国历史上总统的先后顺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