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为什么是秦国消灭巴国、蜀国 为什么是秦国消灭巴国、蜀国 而不是楚国呢

导语:秦国为什么不灭楚国而灭巴蜀?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众所周知,今四川省、重庆市一带,在历史上被称之为「 ”巴蜀之地”,这是因为该地区曾存在巴国和蜀国这两个诸侯国。巴国,周朝时期位处今西南、长江上游地区的一个姬姓国家,子爵,国都为江州,即今重庆市江北区。商周春秋时期,古蜀王国的疆域北达汉中,南至南中,东至鄂西清江,并定都今成都市一带。根据《战国策》、《左传》等史料的记载

秦国为什么不灭楚国而灭巴蜀?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众所周知,今四川省、重庆市一带,在历史上被称之为「 ”巴蜀之地”,这是因为该地区曾存在巴国和蜀国这两个诸侯国。巴国,周朝时期位处今西南、长江上游地区的一个姬姓国家,子爵,国都为江州,即今重庆市江北区。商周春秋时期,古蜀王国的疆域北达汉中,南至南中,东至鄂西清江,并定都今成都市一带。根据《战国策》、《左传》等史料的记载,周慎靓王五年,秦国张仪、司马错等率军攻灭巴国、蜀国。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灭亡巴国、蜀国的是秦国,而不是同样邻近的楚国? 一 首先,从地理角度来看,秦国位于黄河流域,而巴国、蜀国则和楚国一样,主要位于长江流域。对于秦国来说,如果从关中地区出兵进攻巴国、蜀国,需要翻过秦岭地区,也即道路险阻,增加了秦国进攻巴国和蜀国的难度。不过,最后的结果则是秦国消灭巴国和蜀国,而不是地理位置同样邻近的楚国。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就秦国来说,实际上在进攻巴国、蜀国上,也存在着争议。就秦惠文王重用的纵横家张仪,就主张攻打韩国等战国七雄,而不是进攻巴国、蜀国。在张仪看来,进攻韩国后可以劫持周天子,挟天子以令天下。 二 与此相对应的是,秦国名将司马错主张借机灭蜀,认为「 ”得其地足以广国”,「 ”取其财足以富民缮兵”;而且巴蜀可从水道通楚,「 ”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在两种观点的交锋下,秦惠文王经过一番取舍之后,采纳了司马错的意见,而且让张仪和司马错一起率军进攻巴国和蜀国。由此,相对于楚国,秦国君主秦惠文王的目光更加长远,其手下司马错也看到了巴蜀之地的长远价值。也即攻占巴国和蜀国地区后,不仅可以趁势攻打楚国,也能够为秦国一统天下提供充足的粮草支持。 三 至于楚国来说,根据《战国策》、《左传》等史料的记载,楚威王一至十一年,楚国把兵锋指向巴国最后一道盐泉,很快攻占今重庆巫溪县、巫山、重庆奉节县一带,设为巫郡。至此,巴国三大盐泉已尽失于楚。也即在秦灭巴蜀之前,楚国也攻打了巴国。不过,就楚国来说,攻打巴国主要是为了夺取巴国的盐泉,而不是占据巴国、蜀国的疆域。换而言之,楚国主要是希望从巴国、蜀国身上获取直接的利益,而不是借助于巴国、蜀国来一统天下。因此,楚国本来有机会在秦国之前夺取巴蜀之地,不过,其最终还是注意力放在了中原和东南地区。 四 最后,就楚国来说,在战国中期一方面和韩国、魏国、赵国争夺中原地区。另一方面,在秦国消灭巴国、蜀国之际,楚国选择对越国用兵,从而将楚国的疆域扩展到今江苏、浙江一带。并且,楚国还和齐国争夺淮北之地。由此,非常明显的是,相对于秦国,楚国在对外扩张上拥有更多的选择,这也是其没有优先消灭巴国、蜀国的重要原因。而就秦国来说,秦惠文王在位时的扩张方向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特别是韩国、魏国、赵国这三晋诸侯的联合,给秦国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在此背景下,秦国因为东进中原地区的受限,所以优先解决了相对弱小的巴国、蜀国,这无疑为秦国之后击败山东六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文/情怀历史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初心·故事丨杨匏安: 初心·故事丨杨匏安:"死可以 变节不行 "下一篇:历史的的名人名言有哪些 历史的的名人名言有哪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