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钱学森当选科协主席的“曲折经历” 钱学森当选科协主席的“曲折经历”

导语:钱学森当选科协主席时的“曲折经历”。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看!1986年6月,在中国科协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钱学森当选为中国科协主席。1991年5月,他辞去中国科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职务,当选为名誉主席,任期五年。2007年,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了10卷《钱学森家书》。《书信》第二卷,看到钱老1984年9月28日写给当时的中国科协秘书处秘书鲍一山同志的信,提醒我钱老担

钱学森当选科协主席时的“曲折经历”。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看!

1986年6月,在中国科协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钱学森当选为中国科协主席。1991年5月,他辞去中国科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职务,当选为名誉主席,任期五年。

2007年,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了10卷《钱学森家书》。《书信》第二卷,看到钱老1984年9月28日写给当时的中国科协秘书处秘书鲍一山同志的信,提醒我钱老担任科协主席并不是那么“顺利”,让人肃然起敬。

科协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0年召开。当时钱学森是科协下属的中国理论与应用力学学会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当选为中国科协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并出席会议。会议结束时,他当选为副主席,周培源当选为主席。严济慈、茅以升、钱三强为第二副主席。

根据科协章程规定,每五年举行一次。所以从第二届第四年,也就是1984年初开始酝酿科协的变革。作为钱老的秘书,我经常和他一起去科技馆参加科协的会议,经历了变革的主要酝酿过程。

“这老头真的不想当主席。他在会上发了脾气。”

1984年初,中国科协召开了由周老主持的主席会议和常务委员会。这些会议都谈到了术语的变化。大家一致推荐钱学森为下任总裁候选人,钱老本坚决不同意。他甚至在会上和别人争得面红耳赤,从不让步。让周老等副主席很为难。作为钱老的秘书,我参加了这些会议,在讨论人事安排的时候,我“自觉”的退出会场,坐在走廊的长椅上休息。但是会议室里激烈的争论还是听得见的。理科馆的服务员进去喝茶,出来后对我说:“这老头真的不想当主席。他在会上生气了。我在这里当了这么多年服务员,从来没见过这种阵型。”

1984年底,在周老的主持下,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召开了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会议在京丰酒店举行。会议主要日程为:钱三强副主席致开幕词;周培源董事长作了工作报告;钱学森副主席致闭幕词。会议前夕,主持科协日常工作的书记处书记裴带领科协工作人员到钱老办公室,向他出示了闭幕词的发言稿,征求他的意见,我则坐在一旁做记录。

稿子不长,钱老看了很快说:“这个稿子我没意见,但是我建议在最后加一段,说明钱学森不适合做下一任科协主席。如果你同意补充,我就看这个稿子。你不同意,那我就不看了,你去问高明。”谈话的气氛有点尴尬。但是像裴老这种长期领导的老革命,还是很善于协调这个难题的。裴老稍微思考了一下,说:“薛森同志,你觉得这样做可能吗:不要把你想说的话正式写在文件上。看完闭幕词,就可以在会上说一些自己想说的话了。”钱老点头答应了,事情就这么定了。

闭幕式上,钱学森致闭幕词。当他读完闭幕词时,他说,“我想补充一点,我不适合担任下一届科协主席……”他一说出下面的话,全场掌声雷动。当他再次开口时,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几轮“放荡”使他无法继续下去。就在他又要说话的时候,突然一个人举手要求说话。主持会议的周培源董事长表示同意。演讲者说:“钱老,不要在会上谈论你的私事。”他的演讲得到了更持久的热烈掌声。钱学森说不下去了,周老马上宣布会议结束。

钱学森决定不再担任科协主席,使得换届工作继续进行。结果科协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不得不延期,80多岁的周培源先生在章程期满后不能退休,又当了一年主席。

这也是为什么钱学森在1984年9月28日致信第二科协书记处书记包义山,说他不能做科协“三巨头”的代表。一般读者看了这封信都不明白:科协三大代表有什么大事,值得钱老亲笔信辞职?我不知道,如果他同意做“三巨头”的代表,那就选他三届常委,三届主席。然后他将取代周培源,成为CPPCC全国委员会副主席,这是他不愿意做的。他经常说自己只是个科技人员,不是“官方”材料。如果不是工作需要,他不会同意担任力学所所长,也不会同意担任国防部第五研究所所长、第七机械部副部长、国防科委副主任。这些职位是在他的主动和坚决要求下辞职的。即使他能以CPPCC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的身份享受“四副两高”的待遇,他也不在乎。

科协的变革终于提上了中共中央书记处的议事日程

科协的变化成了大问题。这个问题最后提到了中共中央书记处的会议日程。根据广大科技人员的意见,中央书记处“建议”钱学森担任中国科协第三任主席。中央书记处的“建议”是什么意思?其实就是告诉中共党员钱学森,这是中央的决定。但钱学森是受人尊敬的科学家,中央书记处不会简单搞。于是决定由主管科技工作的方毅同志找钱学森谈话,同时让钱学森在部队的上司、中央军委副主席兼秘书长杨找他谈话。这说明中央对这项工作考虑周到,一丝不苟。

当然,我的小秘书不可能参加中央书记处的会议。我是在钱老办公室听了方毅和钱学森的对话才知道这个情况的。和杨在中央军委杨办公室与钱学森进行了交谈。谈完,钱老回到国防科工委,给我简单介绍了一下情况。

据我记忆所及,两位中央领导人方、杨与钱学森谈话的主要精神是:“钱老,你有望成为科协的下一任主席,不是中央政府逼出来的,我们中央书记处不能违背广大科技人员的意愿!我知道你的态度。秘书处派我来做你的思想工作。我认为这是一项困难的工作。如果我今天不能完成任务,我就不能回秘书处。”虽然方毅的话语重心长,语气坚定,但钱老还是重申了自己不是科协主席的原因:“我在国防部工作了很长时间,习惯了军队。科协是个“群众组织”,不好管理,当主席麻烦太多。我不太年轻。我刚从国防科研一线退休。我想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到余生,从事学术研究。这是我的强项。我不是官员,推我上去也完成不了组织布置的任务。与其这样,不如考虑其他候选人。”他向方毅推荐了另外两位科学家的名字,说“他们比我更合适”。

根据钱老的意见,方毅说:“你想专心搞学术研究,这是好事,我支持。你可以这样做。科协下一届秘书处组成名单由你提出,成立一个有实力的办公室。日常事务由他们处理。不要让他们用各种事情干扰你。你只需要把握方向。你觉得这是个好工作吗?”

钱老还想说话,方毅没让他接话头。然后用一个中央领导的口吻说:“薛森同志,你有什么困难,尽管提。我们会为你解决所有的困难,但只有一个。你必须挂上科协主席的名字。就算是名字,也得挂。”

说到这里,钱老似乎什么也说不出来。在犹豫的一瞬间,方毅起身道:“我的任务完成了。”钱学森还没来得及点下头,方毅就握手告辞了。

连邓姐姐鹰巢都亲自来做思想工作

明知钱学森的思想行不通。杨又请到三门口谈。谈话回来,钱老很干脆地对我说:“是一回事。似乎无法拒绝。杨问我要什么,我提到一件事,我不是《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委会副主任。杨说:“这是我军的事,好办。他拿起一号电话,给军事科学院院长宋打了电话。从杨的电话里,宋不同意。杨说你别说了,就这么定了。让薛森同志给你推荐合适的人选。”虽然和杨做了交易,宋还是不想放弃。军事百科会议,还要通知钱学森参加。这就是为什么钱老在1986年3月15日亲笔给军事科学院院长宋写信,推荐朱光亚接替他的位置,拒绝出席军事会议的原因。

经过这两轮会谈,中央领导同志还是不放心,所以邀请了邓鹰巢同志。邓大姐不仅德高望重,还是钱学森在北师大附小读书时的老师。邓大姐让钱学森去中南海谈话,钱学森只好给这个面子。说起当全国政协副主席,邓大姐说:“这个好办。我告诉CPPCC器官,他们通常不会打扰你。”——这是钱老回来对我说的话。

第三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于1991年更名。因为钱学森坚持不连任,大会选举朱光亚为中国科协第四任主席。朱光亚只担任过一届。1996年,周当选为第五届董事长。2002年,科协又要换届了,中组部的工作人员去钱的老家找这位91岁的科学家请教。中央组织部的同志说:“钱老,我听说你当中国科协主席的时候,有个规定,科协主席只任职一次。是这样吗?”

91岁的钱学森依然头脑清醒,思维敏捷。他幽默地说:“没有这回事。我从不参与‘地球政策’。我当时就说我自己。”总之,系里的年轻同志都被逗乐了。

这是我对钱学森当选中国科协主席的了解。

我这辈子没跟组织提过什么待遇问题,但是主动要求降低待遇

钱学森的《来信》中,有很多辞去各种职务,拒绝担任某些职务的来信,比如主动辞去国防科委副主任,坚持辞去国防科委副主任。还有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辞职的委员,国家发明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各种学术顾问,名誉校长,名誉教授等等。就连自己创建的中国理论与应用力学学会也想选举他为名誉董事长,但他也写了一封信拒绝,并提出“打破终身学术地位制度”。

读者会从《快报》上看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的职位在晚年多次要求后也被解除。

一般来说,和地位有关的是“待遇”的问题,人之所以“爱一个职位”,是怕降低待遇。可以说,钱老一生从未提过对组织有过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处理,但也不总是这样。他不止一次主动要求组织降低待遇。刚回国的时候,领导给家里分配了一个一级厨师。他觉得家里有一个一流的厨师是浪费人才。于是他要求组织调一级厨师,军队派了一个士兵当厨师。部队的做法是选一个政治思想合格的新兵,在京西宾馆训练三个月,然后回家工作。有人出于好奇,经常问我钱学森这样的大科学家整天吃什么好东西。我的回答是:经过三个月的训练,你能做出什么好吃的?

在我国,住房标准也是一个人享受什么待遇的重要标志。钱老自从60年代初搬进航天大院后就没动过。我用“窝”这个词来形容,因为它真的是一个老旧的公寓,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墙上留下了裂缝和加强筋。在他成为CPPCC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后,他不止一次想为他建一座小楼。我们的工作人员也希望钱老的住宿条件得到改善。如果有小楼小院,他可以在院子里晒太阳,对身体有益。当我劝他同意盖房子时,钱先生说:“我现在的住房条件比和我同船回国的人要好。这个已经脱离群众了。对此我经常感到不安。我离一般科技人员不能太远。”后来我劝他说:“钱老,现在是90年代,一般科技人员的住房条件都有很大改善。很多和你一起回国的人都被评为院士,住在新建的院士楼里。你说的是旧帝王历。”钱老摇摇头说:“别再问这个问题了。我在这里住了几十年了,习惯了,感觉很好。别把我扔进新房子。我很不安,心情也不好。能对身体好吗?”从此我明白了他老人家的思想境界,再也不问他家里的事。然而,有些去过钱家乡的人觉得他住的房子太旧了,房间太小了。甚至有人抱怨钱老,说“大科学家住小房子不合理。”而钱老本心态平和,把一些世俗人追求的金钱、荣誉、地位看得比一滩清水还轻。

这是一个人民科学家的思想作风!

钱老刚刚去世。作为一个陪伴了他20多年的老书记,我怀着无比的悲痛和崇敬写下这段不为人知的经历,安慰钱老,留给后人。愿钱老的丰碑永远屹立在我们心中!

主席科协中国科协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四句古诗10首 四句古诗10首下一篇:安西节度使 安西节度使 唐朝安西节度使历代任职将领是哪些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