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宋朝皇帝 宋朝十八帝关系图 宋朝皇帝血缘关系世系图 十八帝一览表

导语:宋朝的比较有意思。北宋的第1个皇帝是赵匡胤。可之后所有的皇帝都是赵光义那一脉的。南宋的第1个皇帝是赵光义那一脉的,可之后所有的皇帝又都是赵匡胤那一脉的。赵构最后居然能够把皇位还给了赵匡胤的后人,也算是了不起了。 造极之世:大宋十八帝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为北宋与南宋,合称两宋。

宋朝的比较有意思。北宋的第1个皇帝是赵匡胤。可之后所有的皇帝都是赵光义那一脉的。南宋的第1个皇帝是赵光义那一脉的,可之后所有的皇帝又都是赵匡胤那一脉的。赵构最后居然能够把皇位还给了赵匡胤的后人,也算是了不起了。

造极之世:大宋十八帝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为北宋与南宋,合称两宋。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宋初为了避免唐代末朝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现象,采取重文抑武的施政方针,一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另一方面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宋真宗、宋仁宗时期步入了盛世,1127年金兵大举南侵,造成了靖康之耻,北宋灭亡。赵构在江南建立了南宋。后期抗蒙战争连年,到1276年,元朝军队攻占临安,1279年,8岁的小皇帝赵昺被大臣陆秀夫背着跳海而死,厓山海战后,宋朝彻底灭亡。

相对而言,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据历史学者研究,北宋咸平三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

宋朝的文化亦得到了长足发展,唐宋八大家六位出自宋朝,儒学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道之风;科技发展亦突飞猛进;政治较开明,对忤旨或党政失势的刑罚极少;宋太祖的祖训更曾立誓要求其子孙永远不得杀害文人,文人在宋朝地位得到空前的提升。终宋一代更没有严重的宦官乱政和地方割据,兵变、民变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人口从太平兴国五年的3250万增至大观四年的11275万。史学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西方与日本史学界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时代。

1、太祖赵匡胤,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原为后周大将,掌管殿前禁军。960年元月,殿前禁军于京城汴梁东北的陈桥驿哗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史称“陈桥兵变”。后周恭帝柴宗训禅位,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宋。

赵匡胤在位期间,先后灭亡荆南、湖南、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致力于统一;于961年及969年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自唐朝中叶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976年11月14日,赵匡胤逝世,享年49岁,在位16年。由于北宋中期的笔记《续湘山野录》记载了“烛影斧声”事件,暗示赵匡胤之死是由赵光义所加害。加上帝位非由其子继承,而是由三弟赵光义登基垂统,违反宗法继承原则,使得史家认为赵匡胤的死因并不单纯,成为千古之谜。

【 太祖誓约】赵匡胤称帝后第三年,秘密遣人镌刻一通石碑,藏于太庙的夹室内,称为“誓碑”。赵匡胤下令此后四时祭祀及新皇帝即位时,待拜完太庙,便须恭读誓词。当朝皇帝于碑前跪拜并默诵誓词,再拜而出,群臣及近侍们皆不知誓词为何。北宋历任皇帝皆承袭故例,按时恭读,不敢泄漏。直到靖康之变爆发,皇宫大乱,太庙夹室门户洞开,人们才发现内里有一高约七、八尺,宽四尺余的石碑,上面有三行誓词:

第一、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第二、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第三、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上述三誓史称“太祖誓约”。南宋皇帝则是由曹勋自金国南归时,转达宋徽宗之语方才得知誓词。

宋朝的皇帝基本上都遵守了誓碑遗训,从柴家子孙与南宋共存亡,以及在新旧党争当中失势的官员并没有被杀,还可能会随着政局的演变由罢黜而回到中央这两点就可以证明。赵匡胤温厚的个性透过这个石碑遗训,表现在整个宋皇朝的政治上。

2、太宗赵光义,宋朝的第二位皇帝。在位21年,享年58岁。是太祖赵匡胤的胞弟。太宗治政有为,不善武功。在位期间,改变了唐末以来重武轻文陋习。但是两次伐辽,及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企图都失败了。980年更试图统一交趾,但惨败,使交趾最终得以保持独立地位。太宗好读书,“开卷有益”典故即来自他。

3、真宗赵恒,宋朝第三位皇帝,太宗第三子,在位25年,享年55。真宗也是着名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

万事弊利共存,现出来坏才更好的显出好,乃是对比。否则也不会显出好,好坏黑白明暗白天黑夜这边有坏人,那它的对面必将有好人。

耶稣12个门徒的结局

1、约翰,约翰在多米田皇帝逼迫期间,被放逐到拔摩海岛,并在那里看见异象,写成启示录。根据爱任纽、革利免、耶柔米等教父的记载,使徒约翰从拔摩海岛释放出来后,仍继续在以弗所传扬福音,建造召会。约翰晚年满了爱心,带给弟兄们许多安慰。他年老不能走动时,便由人抬到聚会之处,每次讲到均提及:「小子们哪!你们要彼此相爱!」最后一次的讲道,也是这两句话,讲完之后,就在讲台上安然离世。

2、雅各,西庇太的儿子,使徒约翰之兄,当时被称为「大雅各」。雅各是第一位殉道的使徒,行传记载了他的殉道:「希律王下手苦害教会中几个人,用刀杀了约翰的哥哥雅各。」。根据优西比乌的教会史,革利免曾于其Institution 的第七册中记载,雅各在殉道之前,喜乐盈溢,毫无畏惧。引他到审判台的人,因看到此景,深受感动而公开承认自己是基督徒。两人一同被带去赴死的路上,那人要求雅各赦免他,雅各考虑了一下,回答说,「平安归于您。」并亲吻他,然后他们同时被斩首。

3、彼得,西门巴约纳,后被耶稣改名矶法——即彼得。暴君尼罗大肆逼迫,并下手捉拿彼得。根据革利免与爱任纽的说法,保罗与彼得几乎同时在罗马殉道。据说彼得被处死前,曾对刑史作如此的要求:「请把我倒过来钉在十字架上,我的主曾为我竖在十字架上,我不配像他一样受死。」特土良是首位提到彼得钉十字架的教父,俄利根更进一步的提到,彼得乃是倒钉十架而死。

4、安得烈是彼得肉身的兄弟,也是十二使徒之一。当教会在耶路撒冷遭遇逼迫时,众门徒都分散到各处去,安得烈遂乘船出航,四处传扬福音。有些教会的传统认为安德烈是西古提的使徒,因此俄国教会视安德烈为护卫圣人。最终,安得烈回到了亚该亚省的帕特拉,在那里被钉死殉道。相传安得烈被钉的十字架为「X」形,从此此一形式的十字架就被称为「圣安得烈十字架」。

5、腓力也和其它使徒一样,四处传道。据传他在小亚细亚的希拉波立,带领许多信奉蛇神的人信主,毁坏蛇神的偶像,遂触怒官员与以迷信牟利的祭司,而将他下狱,施以酷刑,最后被倒钉十字架而死。

6、巴多罗买可能就是拿但业,因为在十二使徒的名单中他常与腓力排列一起,又是腓力领他信主的。虽然圣经并未记载他的言行,但耶稣复活后在加利利海滨向七个门徒显现时,拿但业也在内。巴多罗买是亚兰文名字,而拿但业是希伯来文。教会传说他在犹太国外多处传道和行神迹,并将马太福音译成多国语言。印度有传说称当保罗在西亚传教时,使徒多马和巴多罗买开始向东方传教。前者在印度,巴多罗买则进而到了中国。巴多罗买最后在亚美尼亚被异教徒棍打、钉十字架、再用刀杀死。

7、多马又名低土马,人们称他为「多疑的多马」。多马的行踪甚至超过帕提亚而远达印度,在那里传扬福音,建立教会,并至终于异乡殉道。目前在印度不但有一些以多马为名的教会,而且还可找到他不少遗迹。

8、雅各的儿子犹大或称达太,达太又名利拜乌或犹大,是亚勒腓的儿子。教会传统相信,达太曾多次乘船远行传道。教父耶柔米也曾提及达太曾到今日土耳其境内,因治愈国王押迦的重病,而将土耳其人民带领归主。至终因在波斯传福音,致使当局不满,遂遭钉十字架处决。

9、奋锐党的西门,主要的传道区域在美索不达美亚。后来亦在波斯为异教徒所杀,有种说法是钉十字架而死,也有人说西门是被锯成两段而死。

10、亚勒腓的儿子雅各,亚勒腓的儿子,可能身裁矮小或年纪比亚庇太的儿子雅各布为小,故被称为「小雅各」。将福音传到埃及的即是这位雅各。关于小雅各的下落,遗传说他在基督徒受逼迫期间,被处锯刑,身首分离。另也有人说他曾到波斯传道,在当地殉道。因圣经上仅记载了他的名字,并未记载他的事迹,因此人将其称为「未被歌颂的使徒」,是许多寂寂无名的殉道者之一。

11、税吏马太,马太又名利未,本是一个罗马政府的税吏,受犹太同胞恨恶和鄙视。后着有马太福音,向犹太同胞传扬福音。晚年曾到中东各地、走遍非洲埃塞俄比亚,建立教会,并在波斯殉道。

12、马提亚,耶稣升天后,众使徒摇签选出马提亚,取代了犹大的使徒职分。马提亚原是七十门徒中的一位,相传他在耶路撒冷,书中自有颜如玉”的作者,意在于鼓励读书人读书科举,参政治国。真宗时与辽定澶渊之盟,这是宋朝以岁币换取和平的开始。此后,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另外,真宗也是着名戏曲《狸猫换太子》第三主角。

4、仁宗赵祯,宋朝第四位皇帝。在位41年,享年54岁。民间流传的“狸猫换太子”中的太子就是指仁宗,自古以来在包公剧中,亦以明君形象树立。仁宗知人善用,因而在位时期名臣辈出,国家安定太平,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被称为“仁宗盛治”。仁宗论能力,不如太祖雄才大略,论学问,他不如徽宗多才多艺;但论生前死后的名声,他却是宋朝十八帝中最好的一位皇帝。

5、英宗赵曙,是仁宗的堂兄濮王赵允让之子,过继给仁宗为嗣,是宋朝第五位皇帝。在位5年,享年36岁。英宗多病,但也是一个很勤勉的皇帝。

6、神宗赵顼,是宋朝第六位皇帝。在位17年,享年37岁。即位后即命王安石推行变法,以期振兴宋王朝,史称“王安石变法”。均输、青苗、农田水利、免役、市易、保甲、方田均税、保马等新法相继出笼,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诸多领域。社会经济得到极大发展,尤其是宋廷财政有了很大的改善。神宗初时,苏轼受重用,但不久就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黜出京,此即“乌台诗案”。

7、哲宗赵煦,宋朝第七位皇帝。在位15年,得年24岁。哲宗是北宋较有作为的皇帝。不过在新党与旧党之间的党争始终未能获得解决,反而在哲宗当政期间激化,多少造成朝廷的动荡。

8、徽宗赵佶,神宗十一子,是宋朝第八位皇帝,具有相当高的艺术造诣。他兄长哲宗无子,死后传位于他,在位25年。他自创的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另外,他在书画上的花押是一个类似拉长了的“天”字,象征“天下一人”。靖康之变时和儿子钦宗一道被金国掳去,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元朝的脱脱撰写《宋史》的《徽宗记》时,掷笔感叹道:“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9、钦宗赵桓,徽宗赵佶长子,宋朝第九位皇帝,也是北宋最后一位皇帝。宣和七年十二月金人大举南下时,徽宗禅位于他,在位1年零2个月。为人优柔寡断、反复无常,对政治问题缺乏判断力和敏锐力。他是历史上懦弱无能的昏君,听信奸臣谗言,罢免了李纲。金兵围攻汴京,却无力抵抗。靖康之变时和徽宗一起被金人虏北,南宋绍兴二十六年死于燕京,终年57岁,至死也没能南回。

10、高宗赵构,宋朝第十位皇帝。宋朝南迁第一任皇帝,在位35年,得年81岁。徽宗第九子,钦宗之弟。赵构在位初期因为动乱,为了保持江山,起用主战派李纲、岳飞等等。但他中期眼见女真的强势,又为了强化皇权,因此采用了求和政策,大部分时间都是重用主和派的黄潜善、汪伯彦、王伦、秦桧等人,并处死岳飞,罢免李纲、张浚、韩世忠等主战派大臣。他还精于书法,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颇得晋人神韵。

关于赵构,史家多倾向于定位为昏庸之主。不过,宋朝庭是在仓促之间被金人攻陷了都城汴梁,二帝“北狩”。当赵构南渡时,身边亲兵仅一千余人,然而他通过各种方法,迅速调集兵马防守住了淮河、长江,同时建立了南宋的根基。我们可以把赵构和明末的崇祯皇帝做个对比,为什么南宋可以偏安,而南明不行?如果崇祯皇帝能够学习宋高宗的做法,中国历史的走向会是另外的一个样子。说赵构是“投降派”甚或是卖国贼,更是一种用现代“**史观”解读历史的片面言论。

11、孝宗赵昚,宋朝第十一位皇帝。他是太祖的后裔,高宗养子,绍兴三十二年,高宗让位于赵昚,是为孝宗,宋朝的皇位真正了回到太祖的长房后裔。孝宗在位27年,淳熙十六年孝宗逊位,让位与儿子光宗赵惇。基本上,孝宗是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在位期间,平反了岳飞冤**案,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在内政上,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重视农业生产,百姓生活安康,史称“乾淳之治”。

12、光宗赵惇,宋朝第十二位皇帝,在位5年,享年53岁。光宗是宋朝皇帝中比较平庸的一位。他受父亲孝宗禅位而登基做皇帝以后,已经42岁。光宗体弱多病,患有精神障碍,没有安邦治国之才,听取奸臣谗言,罢免辛弃疾等主战派大臣,又让当时着名的妒妇、心狠手辣的皇后李凤娘干政,光宗自己对朝政的掌握力不断下降。另外,光宗历来就与父亲孝宗不和,对朝政影响很大。

13、宁宗赵扩是宋朝的第十三位皇帝。光宗被逼退位,由赵扩继位。宁宗在位30年,享年55岁。其统治期间内,宋朝比较安定,百姓比较富裕,还恢复了理学地位。

14、理宗赵昀,是宋朝的第十四位皇帝,在位40年,享年59岁。理宗本名赵与莒,本不是皇子,而只是宁宗的远房堂侄。他是太祖赵匡胤的十世孙,是赵匡胤次子赵德昭的后人,机缘巧合得以上位。纵观南宋一代,平庸无能的皇帝好几个,尤其是南宋王朝后期的几代帝王。但南宋走向灭亡之路是从理宗开始的,由于他的无能、昏庸不辨忠奸,任用奸相佞臣,排斥打击忠臣良将。生活上荒淫奢侈,致使南宋统治日益衰退,朝纲不济,终于被蒙古所灭。

【骷髅碗】宋亡后,元朝西藏藏传佛教僧人杨琏真伽盗掘南宋六陵,见宋理宗尸身保存完好,将尸体倒挂在树上三天,结果流出水银,又以理宗头盖骨奉给帝师八思巴为饮器,是为骷髅碗。明初,明太祖得知此事,“叹息久之”。派人找回理宗的头颅,洪武二年以帝王礼葬于应天府,次年又将理宗的头骨归葬到绍兴永穆陵旧址。

15、度宗赵禥,是宋朝第十五位皇帝。太祖十一世孙,理宗的侄儿。在位10年,得年35。《宋史》记载赵禥七岁始会说话,智商低于正常人水平,是历史荒淫无道、昏庸无能的皇帝。他即位时,金国已经灭亡多年,而北方蒙元的军队大举南下,国难当头之际,他却把军国大权交给贾似道执掌,使南宋偏安江南的锦绣江山处于暗无天日之中。当时朝廷政治十分腐***败,百姓生活十分困苦,而赵禥自己却依旧穷途奢侈,荒淫无道,长期沉湎于酒色之中。南宋王朝病入膏肓,只有等着走向覆亡。

16、恭帝赵?,宋朝第十六位皇帝,在位2年,得年53岁。咸淳十年十月,度宗驾崩,四岁的赵?在奸相贾似道的扶持下登基做皇帝。1276年1月18日伯颜率领的元军兵临临安。南宋朝廷遣陆秀夫求和称侄不成,只好向元军投降。正月十八日,谢太皇太后抱着五岁的小皇帝赵?出城向元军献上玉玺投降。宋亡后,恭帝被元朝封为瀛国公。到了元至元二十六年,元世祖忽必烈突然赏给19岁的宋恭帝许多钱财,叫他去西藏当僧人。于是当年的小皇帝成了高僧,为佛教界做出了许多贡献,翻译了不少佛教经文。后来恭帝写了一首表达对宋皇朝思念之情的诗,被元英宗赐死。

17、端宗赵昰,宋朝第十七位皇帝,在位2年。他是度宗的庶长子, 恭帝的长兄。1278年3月,端宗为躲避元将刘深的追逐,上船避入广州对开海面,不到10岁的小皇帝屡受颠簸,又惊病交加,于两个月后去世。

18、赵昺,又称宋帝昺,宋朝末代皇帝,在位十个月。他是度宗赵禥的少子。1279年3月19日宋、元在崖山海上开展决战,宋军全军覆灭,元军随后包围崖山,左丞相陆秀夫眼看靖康之耻又要重演,在广州崖山背着8岁的赵昺跳海而死,在崖山的十万军民也相继投海殉国,宋皇朝彻底覆亡。

网友态度:

@木须天下: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国寿超过300年的朝代。

@年轻需要志向:是皇帝的都是两个字,不是皇帝的是三个字,所以起名字很重要啊。

@发为美409:汉朝也一样。汉武帝的太子刘据的孙子不是就夺了刘弗陵一脉的皇位吗。

@骑白马的根鸟:宋这个王朝不管北宋还是南宋我都觉得是无比软弱。

@v69805151213:赵宋抢了郭周天下。天道轮回,赵匡胤天下还是被兄弟抢走。

@青334108611:可惜对狄青却没有显示出什么仁慈。

@雨泪346616009:宋仁宗名声虽好,但是有一缺点,沉迷女色。

殉道,先被人丢掷石头,后斩首而死。

网友评论:

@俯首艳阳天:这些历史人物确实都是在当时同谋杀害了耶稣。但从救赎的意义上说,是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罪人把耶稣推上了十字架,因为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耶稣如果不死,就不会有数不清的人信而得救,得到永生。

@诚诚144260398:努力向前,别做犹大,因他为钱财而来,死于非命,要做,约瀚,因主对约瀚说,约瀚,母亲,母亲,约瀚,做个主信爱的人。

@用户59245067587:启示录里那十二位长老,神会替他们审冤的。他们在末世又来在中国。

@U205312828:耶稣一个有原罪的坏人,通过蛊惑人心终于被古罗马钉在十字刑具上,但也成功逆袭让欧洲的宙斯家族只利破砖烂瓦。

@U172726412:耶稣有可能是个黑人,但没可能是个白人,所以看到摩根弗里曼演的上帝,其实还是很有可能的,毕竟是耶稣他爹。

宋朝的比较有意思。北宋的第1个皇帝是赵匡胤。可之后所有的皇帝都是赵光义那一脉的。南宋的第1个皇帝是赵光义那一脉的,可之后所有的皇帝又都是赵匡胤那一脉的。赵构最后居然能够把皇位还给了赵匡胤的后人,也算是了不起了。

造极之世:大宋十八帝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为北宋与南宋,合称两宋。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宋初为了避免唐代末朝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现象,采取重文抑武的施政方针,一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另一方面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宋真宗、宋仁宗时期步入了盛世,1127年金兵大举南侵,造成了靖康之耻,北宋灭亡。赵构在江南建立了南宋。后期抗蒙战争连年,到1276年,元朝军队攻占临安,1279年,8岁的小皇帝赵昺被大臣陆秀夫背着跳海而死,厓山海战后,宋朝彻底灭亡。

相对而言,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据历史学者研究,北宋咸平三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

宋朝的文化亦得到了长足发展,唐宋八大家六位出自宋朝,儒学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道之风;科技发展亦突飞猛进;政治较开明,对忤旨或党政失势的刑罚极少;宋太祖的祖训更曾立誓要求其子孙永远不得杀害文人,文人在宋朝地位得到空前的提升。终宋一代更没有严重的宦官乱政和地方割据,兵变、民变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人口从太平兴国五年的3250万增至大观四年的11275万。史学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西方与日本史学界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时代。

1、太祖赵匡胤,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原为后周大将,掌管殿前禁军。960年元月,殿前禁军于京城汴梁东北的陈桥驿哗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史称“陈桥兵变”。后周恭帝柴宗训禅位,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宋。

赵匡胤在位期间,先后灭亡荆南、湖南、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致力于统一;于961年及969年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自唐朝中叶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976年11月14日,赵匡胤逝世,享年49岁,在位16年。由于北宋中期的笔记《续湘山野录》记载了“烛影斧声”事件,暗示赵匡胤之死是由赵光义所加害。加上帝位非由其子继承,而是由三弟赵光义登基垂统,违反宗法继承原则,使得史家认为赵匡胤的死因并不单纯,成为千古之谜。

【 太祖誓约】赵匡胤称帝后第三年,秘密遣人镌刻一通石碑,藏于太庙的夹室内,称为“誓碑”。赵匡胤下令此后四时祭祀及新皇帝即位时,待拜完太庙,便须恭读誓词。当朝皇帝于碑前跪拜并默诵誓词,再拜而出,群臣及近侍们皆不知誓词为何。北宋历任皇帝皆承袭故例,按时恭读,不敢泄漏。直到靖康之变爆发,皇宫大乱,太庙夹室门户洞开,人们才发现内里有一高约七、八尺,宽四尺余的石碑,上面有三行誓词:

第一、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第二、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第三、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上述三誓史称“太祖誓约”。南宋皇帝则是由曹勋自金国南归时,转达宋徽宗之语方才得知誓词。

宋朝的皇帝基本上都遵守了誓碑遗训,从柴家子孙与南宋共存亡,以及在新旧党争当中失势的官员并没有被杀,还可能会随着政局的演变由罢黜而回到中央这两点就可以证明。赵匡胤温厚的个性透过这个石碑遗训,表现在整个宋皇朝的政治上。

2、太宗赵光义,宋朝的第二位皇帝。在位21年,享年58岁。是太祖赵匡胤的胞弟。太宗治政有为,不善武功。在位期间,改变了唐末以来重武轻文陋习。但是两次伐辽,及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企图都失败了。980年更试图统一交趾,但惨败,使交趾最终得以保持独立地位。太宗好读书,“开卷有益”典故即来自他。

3、真宗赵恒,宋朝第三位皇帝,太宗第三子,在位25年,享年55。真宗也是着名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胡济邦 传奇女记者胡济邦:二战中国唯一驻苏战地记者下一篇:承乾太子 李世民最宠爱李泰 李承乾被废为何不立他为太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