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酒过三巡是什么意思 古代的酒礼 酒过三巡的意思是什么

导语:如果追问酒的本质的话,其实酒不过是一种饮料,其作用就是「解渴」。《水浒传》中黄泥岗上的挑夫又累又热,就盼着喝一瓢酒消暑解渴,多么简单。可是,如果从文化角度谈酒,它就变成一个复杂问题。酒是饮料,但其中含有的芳香物质使它具备不同於水的三个特点:一是鼻子可以闻到的挥发性的芳香;二是味觉器官可以感觉到的令人舒适的刺激性;三是刺激血液循环、

如果追问酒的本质的话,其实酒不过是一种饮料,其作用就是「解渴」。《水浒传》中黄泥岗上的挑夫又累又热,就盼着喝一瓢酒消暑解渴,多么简单。可是,如果从文化角度谈酒,它就变成一个复杂问题。酒是饮料,但其中含有的芳香物质使它具备不同於水的三个特点:一是鼻子可以闻到的挥发性的芳香;二是味觉器官可以感觉到的令人舒适的刺激性;三是刺激血液循环、加快心跳,使人变得热情。因为具备了这种性质,人们才用它祀神、祭祖、敬老、侍上、待客、养身。古人相信气味通天,芳香扑鼻的美酒供奉在神灵之前,他们一定会开心享用。年老百体僵滞,饮酒令血脉流动、通体皆暖,点燃活力。人际之间有些隔阂、心存芥蒂,当喝下一杯酒,血脉偾涌,心防解体,彼此的关系便拉近了。总的来说,通过祭祀,酒可以成礼,养成生活规范;酒上了筵席,可以联欢,消除人们的差距;饮用适量的酒,可以颐养情志,使人们在精神上和生理上获得健康和愉悦。

什么是「礼」?在儒家看来,「礼」是包罗万象的,举凡物质、精神、制度、心态、风俗等无不是「礼」,或者说,都要受到「礼」的严格规范。我们这里说的「礼」主要是指仪文。大体而言,儒家所认定的名目众多的「礼」无不需要有仪文来表现,虽然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礼的本质不在於「玉帛」,但是如果完全没有了「玉帛」,「礼」也就不成为「礼」。平常说的「无酒不成礼」指的就是这个仪文。世间万事万物,只要涉及到「礼」,哪样能离得开酒呢?儒家按照「礼」的内容,把「礼」分为五类:吉、凶、军、宾、嘉,五礼都需要酒来完成。吉礼,主要指祭祀之礼。中国人飨祭鬼神与西方不一样,西方人有一束鲜花就可以了,而中国则是人需要什么,他们心目中的鬼神也就需要什么。那么酒在祭祀中是首先需要的。凶礼,指的是丧、荒、吊、恤等礼仪。无论是出丧、吊唁、安恤受难的人们,都需要酒。军礼,指的是军队的训练检阅、行军打仗、凯旋庆功的礼仪。打仗是个令人热血沸腾的活动,而酒能够把这个热度推到最高点,没有酒,军队仿佛没有了动力。宾礼,指招待宾客之礼;嘉礼,指的是饮食、婚姻、冠礼、宾射、飨燕、贺庆等礼。这些礼仪上都需要饮食,从而也就需要酒。

中国古代礼仪的本质在於「尊尊」、「亲亲」。因为古代是宗法社会,特别是周代,国家与社会同构,人与人之间既有血缘关系,所以要「亲亲」——爱自己的亲属;也由於血缘的远近亲疏构成了尊卑有等,所以要「尊尊」——尊敬兄长与宗子。「尊尊」、「亲亲」既是行礼的目的,也是制定礼仪的原则。所有的「礼」及礼的仪文中无不贯彻了这种精神。「尊尊」是统治者维持社会秩序及其统治的根本,但在具体的仪文当中「亲亲」无疑是基础,因为没有「亲亲」,就不能把统治对象招拢在一起。因此周代的各种礼仪在表面上都要弄得「其乐也融融」的。酒的性质最适合制造这种「其乐也融融」的气氛。然而,酒的长处在此,其短处也在此。参与礼仪者只顾「亲亲」,忘了「尊尊」,在行礼场合中,没上没下、没大没小,乱了等级,甚至喝得口吐白沫,喧嚣叫嚷,酒的「联欢」作用过了头,往往弄得不欢而散。这也是统治者特别警惕的,所以礼仪上的「礼」更有节制作用,不许「亲亲」越过限度,及时把「亲亲」引导到「尊尊」的轨道上来。

「乡饮酒礼」是乡州邻里之间定期的聚会宴饮。周代的「乡」相当於五个州,是个高层的地方行政单位。「乡饮酒礼」分许多层次,其中最高级的是乡大夫宴请贡於朝廷的贤良之士;较低层次的是乡人邻里之间的欢聚。欢聚前,他们一起祭祀鬼神,祭祀后便按照一定的仪式饮宴。仪式庄重,不仅有仪文,还有音乐伴奏。其精神是「让」和「敬」,通过行「乡饮酒礼」养成谦让和庄敬的人生态度。秦汉以后,「乡饮酒礼」曾长期为士大夫所沿用,直到清代道光年间,朝廷为了把行礼经费拨充粮饷,才下令废止。

参与饮宴,「乾杯」之声每每不绝於耳,其实近代中国人饮酒不习惯一饮而尽,特别是一个人独饮之时。周作人《生活之艺术》一文中提到,俄国小说家契诃夫在中国黑龙江一带旅行时请一个中国人到酒馆里喝烧酒,契诃夫说这个中国人喝酒,不像他们那样一饮而尽,而是一口一口的吸,每吸一口,吃一点东西。为什么要一口一口吸呢?因为北方人喝的都是度数很高的白酒,这样的酒一饮而尽,胃里受不了。另外,更重要的是中国人对进口的食物和饮料都注重品「味」,不慢慢地一口一口地吸,怎么能品出酒的美味呢?所以周作人说:「乾杯者不能知酒味;泥醉者不能知微醺之味。」当然不是说先民饮酒没有「乾杯」之风。古代的酒,度数很低,为了表示豪爽,一饮而尽也是常见的。杜甫《饮中八仙歌》中,李适之饮酒的风貌是「饮如长鲸吸百川」,这何止是一饮而尽?因此关键是酒的度数。现在的宴席上常以「乾杯」劝酒,实际上喝高度数的酒是很难做到「乾杯」的。为了增加宴会的欢乐气氛、增加热闹程度,也为了拉近彼此的关系,与宴者还编造出许多顺口溜劝人多喝,有的还想出带有强迫性的手段使人多饮,「罚酒」就是其中的一种。古代宴席上的惩罚是把受罚者驱逐出宴席,而不是让他喝酒。「罚酒」本是文人搞的一种「韵事」。晋人石崇的《金谷诗序》中说他与一些文士在金谷园游乐,人们有所感触,「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在评书与旧戏中经常可以听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的话。这句套话表明宴饮已经到了一定的深度,有什么实质性的问题可以开始谈了,或者说宴饮已经到了尾声。所谓「三巡」,就是三遍。主人给每位客人斟一次酒,如巡城一圈,斟过三次,客人都喝光了,这就叫「酒过三巡」。「酒过三巡」这种说法大概起源於人们围桌进食以后。唐代以前,人们进食方式是席地而坐,各有一套食具,分餐而食。与宴者各有一席,分散而坐,为之斟酒也不会有「巡」的感觉。随着胡床传入中原,人们有了高凳,为此逐渐发明了桌子。到了唐代人们围着桌子吃饭的图画出现了,像《宫乐图》中,宫女围着案子而坐,一位宫女执长柄杓为其他宫女轮流斟酒,这才有「巡」的意味。古人倡导饮酒有节,饮不过三爵,过则违礼。因此「酒过三巡」的深层含义应是:酒已经喝得不少了,有正事谈正事,没有正事的话,也就应该散了。

战国时淳于髡给齐威王讲了一个故事:有个农民祭祀求福,他拿了一杯酒、一只猪蹄,祷告说:「希望五谷丰登,收获的粮食满仓满囤。」淳于髡见这个农民向上天供奉得少而要求得太多,所以嘲笑他。我们从这个故事中不仅知道祭祀需要供奉饮食,还可见到中国人关於祭祀的观念。人们把祭祀看成是对神鬼的贿赂,「贿赂」的结果是要回报的,但两者要相称。

向鬼神要求高,祭祀的食品就要丰盛,食品中当然包括在当时看来最为珍美的食品之一──酒。商代是重鬼神、重祭祀的时代。统治者为鬼神和自己奉献了太多美酒,浪费大量粮食,最后不得不付出亡国的代价。周统治集团总结商纣王灭亡的教训,其中重要的一条是饮食上的奢侈,具体说就是饮酒无度。因此周初统治者发布《酒诰》严厉禁酒,唯有祭祀中方可用酒。可见祭祀用酒是必不可免的,禁平民百姓,不能禁鬼神。用酒祭祀还深入到许多民族的日常生活中。《礼记》中记载周代的礼俗时就说,在用餐之前要用少量的酒祭天奠地。直到如今蒙古族人在吃饭前,往往要用中指在酒杯里蘸一下,然后弹向天空,感谢上天赐予一餐。「岁时节日」指的是一年四季中的民俗节日。人们趁这些节日聚会欢乐,以消解疲劳,这就不能没有酒来助兴。不同的节日各有其独特性,有时也从所用的助兴酒上反映出来。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时值初夏,夏天多发流行病,所以端午节时,人们要大扫除、插艾蒿、喝雄黄酒。雄黄是一种有毒的矿物,但对某些真菌、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而且古人认为端午这天双阳相逢,是决定人们寿命长短的一天,因此饮雄黄酒可以驱邪避恶。在《白蛇传》中,女主人公白素贞在端午节这天喝了雄黄酒,现了原形,吓坏了许仙。

元旦那天喝的是屠苏酒。王安石的《元日》有「春风送暖入屠苏」的句子,可见饮屠苏酒已经成为过年的风俗。传说「屠苏」本是草庵之名,古代有个神秘的人住在其中,每年除夕之夜,他都送给邻里们一包草药,嘱咐大家把这包药泡在井中,到了元旦这天用井水混合酒让全家饮用。饮了这种酒的人们,全家一年都不受瘟疫的侵袭。饮屠苏酒的风俗久而成习。饮用这种酒有特殊的规矩,它要求从年龄小的饮起。据说,这是因为年轻人每过一年增长一岁,日渐成人,所以要庆贺;而年老的,每过一年,则失去一岁,所以带有处罚的性质。一个人从生到死有许多阶段,如诞生日、洗三、满月、笄冠、婚姻、丧、葬等。人们要纪念这些不同阶段,於是设定了一些礼俗仪文,这是人类走向文明的标志。当然礼俗仪文也非一成不变,经过数千年时光的冲刷,有的遗留下来了,有的消失了,有的演化了。唯有婚姻礼俗保留的仪节最多,特别是其中的交杯酒,这个极富象徵意义的风俗保存得较为完好。「交杯」是古代婚礼中的一种仪式,古礼把它称作「合卺」。「卺」是婚礼上饮酒用的匏爵,古人把匏一分为二,用红线系在两瓢之柄,这就是饮酒时用的「合卺」。《礼记‧昏义》中说新婚之夜,把两个半匏注满了酒,夫妻各执半匏,一起喝下去,表明两人已经合为一体。由於酒具的发展,后世「卺」成为了「杯」。北宋的《东京梦华录》中谈到东京汴梁的婚俗,说新婚之夜,夫妻饮酒,是「用两盏以彩线连之,互饮一盏,谓之『交杯酒』。」直到今天新婚之夜仍然要饮交杯酒,甚至要当着闹洞房的亲朋好友,而且还增添了一些更为亲昵的动作,如夫妻交臂等。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酒过三巡 古代的酒礼 酒过三巡的意思是什么下一篇:美国总统华盛顿的简介 美国总统华盛顿的酿酒故事简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