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泰国军队 泰国军队到底听谁的 为什么经常政变呢

导语:泰国军方的幕后大BOSS,其实就是泰国国王。这种国王和军队的默契关系,得从拉玛八世之死说起。注意,拉玛八世和在位执政长达70年,“人民的国王”拉玛九世普密蓬,二者之间,不是爷俩,而是兄弟关系。上世纪三十年代,泰国国王的权力几乎被军阀们“架空”,拉玛八世的叔叔,弱弱的反抗了一下,结果激怒了军方,在军队强大势力的胁迫下,以身体欠佳为由

泰国军方的幕后大BOSS,其实就是泰国国王。这种国王和军队的默契关系,得从拉玛八世之死说起。

注意,拉玛八世和在位执政长达70年,“人民的国王”拉玛九世普密蓬,二者之间,不是爷俩,而是兄弟关系。

上世纪三十年代,泰国国王的权力几乎被军阀们“架空”,拉玛八世的叔叔,弱弱的反抗了一下,结果激怒了军方,在军队强大势力的胁迫下,以身体欠佳为由,“被退位“。拉玛七世没膝下无子,于是,按继承顺序,大侄子拉玛八世当了国王。军方考虑,这新国王才十三岁,可以任由自己摆布,很是理想。

此时的泰国,跟军方看着不顺眼的,是议会的文官势力。整个拉玛八世的青春期,一直充斥着两股势力的激烈斗争。

1946年,年仅21岁的拉玛八世在寝宫中弹身亡,当时他正打算前往瑞士完成学业。关于他的死因,到现在还众说纷纭,好几个版本都指向了“阴谋论”。

长期以来,泰国官方解释是,拉玛八世在清洗他的手枪时,没戴眼镜,结果手枪走火发生了意外。毕竟,由于世代近亲结婚的缘故,拉玛八世和九世都高度近视。

然而,这理由糊弄一下局外人还行,稍微懂点行的,都能判断出是非常拙劣的借口。

那把所谓“走火”的手枪属于重手枪,像拉玛八世那样单薄的小身板,很难使用这类手枪;而且因为高度近视,离开眼镜的话,几乎就是睁眼瞎,他怎么会在擦拭枪械这种精密活动中,不戴眼镜呢?

最终,疑点指向了担任过泰国总理的军方大佬——銮披汶·颂堪元帅。

毕竟,一个已经成人,逐渐强大起来的国王,就是他们一伙通往权力道路上的绊脚石。

结果,作为八世的亲弟弟,本身远离权利斗争,一心在欧洲读工科学位的普密蓬被扶上了王位。

不过,普密蓬吸取了前车之鉴,并没有在泰国多停留,而是继续返回瑞士读书,只是把他原本攻读的工程学,换成了政治类学科。期间,还收获了一生的挚爱。

拉玛九世的政治学没白读。学成回国后,竟然成了唯一能平衡文官政府和军队力量的中心人物,和最终裁判+老好人。

普密蓬即位后,发生了大小近20次事政变,颁布过17部宪法,政府总理走马灯似的轮换,军人文官互相拆台。但变来变去,拉玛一家人始终享有神佛一般的地位,父子二人稳坐龙庭。

(2006年,发动政变的三军领导人膝行拜见国王普密蓬国王夫妇)

这很大程度上,跟普密蓬国王即位后,与军方达成的默契有关。

泰国的政变,几乎全属于“军事政变”——军人头目搞事情来推翻民选政府,把文官总理赶下台。很显然,这么明目张胆的“夺权”,非常需要权威认证来“洗白”一下。

而国王这边,正是利用了军方的心理。于是,上世纪50年代,沙立·他那叻政变上台后,军政府赶紧修改了宪法,认证了国王为三军最高统帅;还规定,在一定情形下,国王有权否议会的决议等一般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不可能享有的“实权”。

甚至,为了取得王室的认可,他抓住一切机会表忠心,政府口号都换成了大搞个人崇拜的“民族、宗教、君主”,并且自己带头,领着诸多政府高层,在各种公开场合对普密蓬国王大行匍匐跪拜礼,很卖力气的把尊崇王室、敬拜国王纳入泰国的文化教育中,宣传不尊重王室,不采用传统礼节,就是不爱国。

普密蓬国王也默认了这种“复古”的风气,加上他自己也很给力,勤政爱民,关心百姓疾苦,经常领着妻子女儿深入民间推广高产农作物、兴修水利、捐资助学等。于是,从中央到地方,很快就刮起了狂热的“跪拜风”,王室神明一般的地位就此奠定,还非常牢固。

自此,每回政变后,军队首领和政变上台的政府领导们都会首先宣布效忠国王。之后,赶紧以“膝行”的方式觐见泰王,跪伏在他老人家脚下,期盼得到他的认可,只要国王说“行”,政变基本就是成功了。

每当政局动荡,普密蓬国王都会以自己的崇高的威望发出号召并亲自做工作,能很快使局势转危为安,成了那个无数次力挽狂澜的的神一般的角色。

再说说说泰国政变的根源,其实就是阶级对立和利益分配的问题的激化。

比如,他信与英拉担任泰国总理期间,出台了大量惠民政策,让占据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底层民众,尤其是农民和打工者得到了实惠。因此他们成了兄妹两人忠诚的支持者与追随者,即使他信、英拉相继被军方发动军事政变赶下台,他们也组成红衫军,力挺这对早已流亡海外的兄妹。

他信、英拉兄妹的流亡,很大程度是因为,其惠民政策动了特权阶层——传统权贵和军方代表的强悍势力的奶酪,其中甚至包括曼谷的贵族世家和泰国王室某些利益。

像2012年的英拉大米案事件,虽然从英拉下台到流亡再到缺席审判,王室啥也没说,但也与泰国王室对政界发难英拉的默许不无关系。

不过,对于政变,泰国老百姓们早都以为常了。国王也不怎么放心里去的,反正变来变去,军队或者文官政府都得听自己的,国家经济也没受到太大影响。而且,政变中,也没怎么发生过大开杀戒的流血惨案。

比如下图,2006年的政变现场,一副军民融合的场景,周边市民们还带孩子来参观坦克,在各种装甲武器旁边跟军人合照。

还有装扮的花红柳绿的坦克。

这可能跟泰国属于佛教国家,整体心态好有关吧。毕竟,大家一想到,无论怎么折腾,大BOSS——崇高的国王一直引领者我们,于是,一下子就安心了。

泰国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国度,是发生军事政变最多的国家。如果要比赛军事政变成绩的话,泰国绝对可以毫无悬念地拿下“”冠军。

泰国是由君主专制国家转变为君主立宪制国家的。

泰国原来是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家,1932年,随着世界民主浪潮的风起云涌,削弱王室权力的呼声日益高涨,泰国王室虽然贪恋权力,而又不得不放弃权力,但是泰国王室又不想退出历史舞台,经过一番激烈的博弈,于是便使泰国王室保留下来,逐步演变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君主立宪制国家的显着特点是,有国王,有议会,有宪法,由选举,还有政党。按照常理来讲,泰国国王只是名义上的武装部队总司令,实际上并不掌管军队,这样才能确保最大限度的民主。

但是泰国这个国家与其它君主立宪制国家不一样。泰国的宪法规定,军队要效忠国王和人民,但是又规定,军队只能协助民选政府去保障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抢险救灾等工作。这就意味着民选政府不能掌控军队。这也是泰国民权政府接二连三被推翻的主要原因。

泰国政坛逐渐形成三股势力,王室和军方相互依存,民权政府自成一派。

随着形势的发展,泰国逐渐形成了三股势力。一股是泰国王室,又一股是军方,还有一股是民选政府。泰国王室和军方代表权贵阶层利益,而民选政府代表基层民众的利益。但是王室和军方又不属于同一阵营,而王室并没有多少实际权力,军方的势力逐渐壮大,他们之间只能相互依存、相互依赖,构成利益共同体。虽然宪法规定军队效忠国王,但是军方实力非常强大,也具有高度的自治权。

泰国的军队由高级军官领导,这些军官既是军队的领导者,又是王室的守护者。泰国民选政府如果要顺利治理国家,必然要听王室和军方的话。如果不听话,就要触犯泰国王室和军方的利益,他们必然不答应。在王室的默许纵容下,由军方充当马前卒去推翻民选政府,也就是军事政变。

拉玛九世本无实权,由于军方和民选政府经常争斗不休,普密蓬国王经常扮演调停者的角色,成为泰国民众心目中的神。

拉玛九世普密蓬国王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在位长达60多年时间里,泰国军方经常和民选政府争权夺利。当时的情况是,军方掌握着军权,实力非常强大。而民选政府不掌握军权,根本斗不过军方,但是基层民众却与民选政府站在一起,对军方根本不认同。双方斗得头破血流,互不相让,使局面一时难以掌控。

他们无奈之下便搬出了国王,让国王出面调解。久而久之,国王的身价被抬高了,地位就凸显出来了。在普密蓬国王在位的60多年期间,泰国发生了22次军事政变,每次在关键时刻,都是由普密蓬国网出面调停,使危机得以化解。这是普密蓬国王在泰国民众中威望极高的重要原因。

从泰国的国情看,由于王室和军方代表贵族阶级的利益,而民选政府代表基层民众的利益,他们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很难化解,非常容易发生利益纠纷。而泰国王室考虑到自己的身份和尊严,又不便于直接干涉民选政府,只能授意默许军方出面摆平,而后成立军政府执政一段时间,然后再由王室出来充当好人,用所谓的“爱心”去安抚民众,成为泰国一道独有的景观。

由此看出,泰国的国王和军队,是相互依靠、相互利用、相互依存的关系。泰国国王不敢把军方怎么样,泰国军方也要给泰国国王面子,支持王室。这就形成了泰国军方虽然喜欢发动军事政变,但是从来都是推翻民选政府,而不是推翻国王的主要原因。

泰国政坛造成现在的局面,既有历史形成的原因,还有现实利益争夺的原因,于是就构成了泰国军方既要和王室保持密切联系,又有自己独立的权力。要说泰国是民主国家,其实根本就谈不上。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宽永通宝是哪个朝代的 宽永通宝是哪个朝代的钱币 价值如何下一篇:刘彻简介 汉武帝刘彻生平简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