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从「 ”我们都一样”到「 ”我们不一样”——从老照片回望北京「 ”东七环”的百年变迁和生活百态

导语:从“我们都一样”到“我们不一样”——回眸百年北京“东七环”,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从百年屈辱阶段的都「 ”一样穷”、「 ”一样落后”,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之后人民生活的千姿百态,气象万千,《平谷老照片》用丰富翔

从“我们都一样”到“我们不一样”——回眸百年北京“东七环”,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

从百年屈辱阶段的都「 ”一样穷”、「 ”一样落后”,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之后人民生活的千姿百态,气象万千,《平谷老照片》用丰富翔实的老照片为我们展现了从清末到现在,作为北京「 ”东七环”的平谷地区的百年变迁和「 ”东七环”人民一百年喜怒哀乐的一个个凝固的历史瞬间。读来仿佛百年民族奋斗史即在眼前,历史风云就在指尖。 1961年周友林全家福 着名收藏家李润波先生新着《平谷老照片——一个时代的记忆》一书独具特色,该书用 800 张老照片,形象地再现了平谷的一段历史。这些照片,是从他多年搜集的上万张照片中精选出来的,颇有时代感,即时间范围从 20 世纪初的 1921 年至今近百年,是平谷人定格在历史瞬间的历史镜头。作为历代以耕织为主业的北方苲尔小邑平谷,虽然自汉代建县以来已有两千多年,但正是在这一百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社会大变动。从新老军阀混战、大王旗的变幻,到平谷桃棚点燃抗日烽火、铲除封建制度,翻身农民送子参军支援前线,站起来的平谷人又走上了保家卫国的第一线。1949 年后平谷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道路上的探索和实践,为 1978 年以后改革开放新时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夏各庄梁泊兄弟三人1982年10月合影 1977年科协照片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这些定格在相机镁光灯闪亮瞬间的老照片,成了平谷人经历和参与创造历史的真实记录和岁月的痕迹。因此,这部厚厚的《平谷老照片——一个时代的记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影像集,而是形象生动地把逝去的历史片段追回并再现出来,从而一下子拉近了人与历史的距离。《平谷老照片——一个时代的记忆》的出版对存史、育人、资政有重大意义。李润波的这一全新探索是成功的。 李广顺1985年1月,出席北京特级劳模展览照 1983年10月9日王宇信在陕西周源齐家庄考古发掘现场 1974年李怀忠常务总指挥在海子水库工地工棚外 现代科学技术和摄影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影像资料。而作为传统正史的补充和丰富,新兴学科的影像史学着作,愈益引起史学界的重视和追求,不少着名学府还设立了专门机构,进行影像史学研究的探索和资料的积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就专设影像史学研究室,并不断召开研讨会,以推动这一史学新门类的发展。李润波先生这部《平谷老照片——一个时代的记忆》,堪称是他对地区历史影像史学研究的成功之作。我们相信,在此书的带动和示范下,今后将有更多的区县历史影像史学着作出版,从而把老照片上的瞬间历史,汇成滔滔不绝的时间长河,把北京人创造历史的过往,形象地再现出来。 1977年5月1日岳各庄大队暖房里的黄瓜 1974年刘店公社胡店大队拖拉机手招呼群众上车 影像史学新着《平谷老照片——一个时代的记忆》收入的一张张朴实无华的老照片,虽然没有现代彩照和数码照相那样绚丽的画面,也不像专业摄影家那样讲究拍摄的角度和用光,大都是没有复杂构思的普通家庭生活照、个人工作照、劳动场面照和机关学校的会议合影。虽然如此,这些照片却都非常珍贵。这是因为其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平谷老百姓很少照相。那年月的平谷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混得连饭都吃不上,哪有钱和心情去照「 ”奢侈”的像?!直到大集体时期,挣的工分勉强够分口粮,分的「 ”红”连打油买盐都算计着花,又哪有闲钱去照相?!不像现在举起手机就拍,还可以玩「 ”自拍”,人们照相这么容易。因而由于经济上的原因,在相当的长时间内,平谷很少有人照相。此外,由于平谷当时较为闭塞,不少人竟然相信照相会「 ”吸人的血”,误把暗室修底片时在亮底上涂的红色,当成被吸出的 「 ”血”,为保证健康,不少老少爷们从心理上就抵制照相了。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时候,如升学考试报名要求交照片,或重大纪念活动要照集体相时,才不得不「 ”上镜”。但真的要照相了,就要像模像样地打扮一番,穿上当年平谷最时兴的衣服,冬天闪亮的「 ”平谷缎”对襟黑棉袄,夏天白粗布疙瘩鼻褂子。这些「 ”上相”人们的不同发式、衣着、体貌气质,反映出他们当时崇高的心态。 1972年,刘家店北吉山大队社员在收获棉花 1977年夏,北京服务局领导来南岔劳动 其二,就是这些当年平谷人所照不多的相片,经过了时代的沧桑和时间长河的涤荡,也犹如沧海一粟,难于寻觅了。还有一些老照片,在「 ”文化大革命”中,被当成为封、资、修「 ”黑货”而付之一炬。或持有者担心照片成为与某人、某事有牵连的「 ”证据”,而悄悄自行销毁,以免惹火烧身。更可惜的是,最近几十年来,人们在改建住屋或乔迁新居时,一些保存多年的泛黄老照片,与那些不时兴的老物件一起被淘汰……如此等等,能有幸保存到现在的老照片,可谓凤毛麟角了,但它们本身还面临着材质老化的自然毁损,是到了对其加以大力抢救和保护的时候了!不宁唯是,收藏家李润波先生,还认真调查了每一幅照片上出现的人物及其时代背景,因而照片又承载着一段发生在平谷的厚重历史。而每一幅照片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和被妥善地收藏,其经历本身就又有一个生动曲折的故事。如此等等,李润波先生发掘出这些老照片里孕育的深厚文化底蕴,更进一步提升了这些老照片的史料价值。当前,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正大力加强对逐渐老化、损毁和濒于消失的珍贵文献进行大力抢救和保护,并启动了「 ”珍稀文献古籍”遗产的调查和评估工作,合格者列入「 ”珍稀古籍文献名录”,得到国家层级的保护和传承。我们的中华国宝甲骨文,就是通过入选「 ”珍稀古籍文献名录”以后,经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运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世界记忆名录”,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得到了国家和世界层级的传承和保护。而收藏家李润波先生收集的平谷老照片,也是亟须抢救、保护和传承的珍稀文献和记忆文化遗产,希望能一步步地得到国家相应层级的文化管理部门的重视。首先,就是呼吁平谷区档案局等职能部门,启动这些老照片的「 ”申遗”程序。我们相信,这些平谷老照片,以其蕴涵历史信息的丰富厚重性和历史影像的形象真实性,将会震撼不同层级文化部门的领导并得到相应层级的关切、保护和传承、弘扬,使其为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光添彩。 1973年东海舰队航空部副司令田作成一家 影像史学着作《平谷老照片——一个时代的记忆》,不仅为世人再现了平谷人曾经历的历史和创造历史的风采,而且还使我们这些当今的平谷人,都为定格在这些斑驳的老照片中的人物和事件所感动并引起共鸣。因为你的亲人或听你的亲人述说过这些事、这些人,或这些人就曾在你的身边,或与你见过面或是相熟悉,或者这些人中就有你自己或有你的朋友……而平谷的山山水水,就留有你亲人或你自己走过的足迹,也是走遍天涯海角,岁月和距离也抹不掉的浓浓的乡愁。而我作为一个离乡 60 多年的平谷老人,见到这些老照片十分亲切,这里面有我儿时主政家乡的老革命家、老领导,也有我少年时期掌校平谷中学的韩牧平校长和我的恩师们,以及我同学们的面影……如今,他们中的一些人已陆续离我们而去,但他们用青春扮靓的平谷大地永存。本书介绍的平谷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照相馆,也引起我对第一次照相的回忆,当年就是为了报考平谷中学而照「 ”小一寸”光头相的,也不由得想起了在我上小学时,男女学生们不像现在这样融洽,由于较为「 ”封建”,都保持着相当的「 ”距离”。那些留分头追求时尚的同学,被大家追着嘲讽:「 ”小分头,流油光。留分头,搞对象。”人言可畏,这个同学只得剃去小分头,与大家一样成了光头小和尚…… 虽然这家照相馆无名号,但以它的唯一性,在平谷却很有名,即当年平谷人的相片,多是出自这家照相馆的镁灯之下。我现在还记得,这家照相馆坐落在平安街与和平街之间的一个狭窄小胡同内,坐东朝西,门对着和平街开。一进门的大房间实为西厢房,是「 ”大厅”,墙上挂着大大小小的相片镜框。正对着街门处又开一进入院子的小门,院子里的藤萝架正好成为小院的「 ”绿篷”。靠南的墙上是照相的背景,其前面是一架蒙着黑布的箱式相机架在三脚架上……这个相馆的主人姓郝名式利,论起来与我家还有点亲戚关系,我称他为表舅,也正因为此,照的「 ”小一寸”光头相没收我的钱。多年以后见面时,我还向他提起过此事。这些照片上再现的大事小情,可以从不同方面引起每个人的美好回忆,而且也可感受到平谷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 1985年熊耳营卢殿全、张玉香 《平谷老照片——一个时代的记忆》的编纂者李润波先生,是我多年的朋友。他谦虚谨慎,敏思好学,勇于开拓进取,是我学习的榜样。几十年来,他不断开拓自己的收藏和研究领域,成为中国有影响的文物专家。不仅他的古代货币和老报刊的收藏,成就了他在收藏界的翘楚地位,而且他把收藏文物,作为收藏历史的过程中,研究、阐述和弘扬、传承这些文化遗产的文化底蕴,讲好这些文化遗产承载的历史故事,从而让珍藏在收藏柜中的古代货币、印在老报刊上的文字和老照片上的影像等全部「 ”活”起来,这就比通常的只识收宝而不屑研究的收藏家们技高了一筹。除此之外,李润波先生还有不断开拓自己的收藏和研究领域的驱动创新精神。他对平谷老照片的收藏和保护,抢救了一批濒于被历史长河涤尽的珍稀地方人文档案史料。在收藏的基础上,他进一步对这些老照片的阐幽发微,为这些老照片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焕发了更为珍贵的时代价值,从而提升了这些珍稀文献的历史档案价值。 鉴于上述种种,我们向成功编纂影像史学着作《平谷老照片——一个时代的记忆》的李润波先生致敬和祝贺!我们也要学习李润波先生不断开拓和创新的精神!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特聘教授 王宇信 2018 年 4 月 10 日 北京方庄芳古园入帘青小庐寓所 本文摘编自汪明浩为李润波着《平谷老照片——一个时代的记忆》一书所作序,标题为编者所加。 《平谷老照片——一个时代的记忆》 李润波 着 ISBN 978-7-03-060103-2 责任编辑:李春伶 李秉干 作者简介 李润波,1957年11月生于京郊平谷,少年时代即酷爱历史,1976年4月起从事开始收藏活动,1988年起在报刊发表鉴赏藏品文章,2003年以来出版有《故纸遗音》《晚清画报收藏》《中国体育百年图录》《老报刊说党史》《长征记忆》《故纸如金》等收藏和史学类专着12部。现为中国制品收藏联盟副主席、中国新闻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社科联社会大讲堂教授、平谷文联副主席等。 内容简介 《平谷老照片——一个时代的记忆》是平谷区的一部影像志书。全书共精选近800幅老照片,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平谷从1921年以来至今近百年的历史变迁。全书共分镁光初闪、岁月留痕、怀旧经典、风采当年和校园记忆五个部分,从不同侧面重构了平谷社会各界参与创造历史的真实记录和岁月痕迹,是难得的珍贵影像资料。本书适合对平谷、北京乃至华北地区历史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更多好素材,期待你的来稿 与科学相约 | 科学出版社征稿启事 点击「 ”阅读原文”可购买本书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你知道司马光砸缸救出的小孩儿是谁吗 他真了不起而老师从没提起下一篇:虐鱼 天涯曝光虐鱼女图片 女子直播烧烤金鱼给男友吃

文章评论